农村治理法治化与农民法律意识培育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 您的年龄是?
A.在18-25岁之间
B.在26-35岁之间
C.在36-45岁之间
D.在46-55岁之间
E.在56-65岁之间
F.在65岁以上之间
3. 您的文化程度是?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中专
D.大专
E.本科及以上
4. 您目前的主要职业是?
A.纯务农
B.兼业(务农+其他工作)
C.外出打工
D.本地个体经营
E.村干部
F.其他(请注明)
5. 您在本村居住的年限是?
A.约5年以下
B.约6-10年
C.约11-20年
D.约21-30年
E.约30年以上
6. 您是否了解与农村土地相关的法律,如《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些
C.不太了解
D.完全不了解
7. 您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了解法律知识?(可多选)
A.电视、广播中的法治节目
B.互联网(网站、社交媒体等)
C.村里组织的法律宣传活动
D.法律书籍、报刊
E.向法律工作者(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等)咨询
F.学校教育(如果接受过相关教育)
G.亲朋好友的讲述
H.其他(请注明)
8. 您所在的村是否开展过法律宣传活动?
A.经常开展(一年多次)
B.偶尔开展(几年一次)
C.从未开展
9. 村里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一般以哪种形式进行?(可多选)
A.法律讲座会议
B.发放宣传资料
C.展板展示
D.法律咨询服务
E.法律文艺表演
F.其他(请注明)
10. 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您首先会考虑采取以下哪种方式解决?
A.找村干部协调
B.找家族长辈或德高望重的人调解
C.找亲朋好友帮忙
D.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等)解决
E.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11. 您选择上述方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方便快捷
B.成本低
C.信任调解人的权威
D.对法律途径不了解或不信任
E.担心得罪人
F.其他(请注明)
12. 如果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您知道具体的流程吗?
A.非常清楚
B.知道一些
C.不太清楚
D.完全不知道
13. 您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法律方面的难题?
A.经常遇到
B.偶尔遇到
C.很少遇到
D.从未遇到
14. 当您遇到法律难题时,您会向谁寻求帮助?(可多选)
A.村干部
B.法律工作者
C.亲朋好友
D.自行查阅资料
E.其他(请注明)
15. 您认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可多选)
A.程序复杂,不了解流程
B.费用高
C.耗时太长
D.担心司法不公
E.找不到合适的法律帮助
F.其他(请注明)
16. 您认为法律在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大吗?
非常大,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比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权益
作用不大,很多时候用不上
没有作用,靠人情和关系更管用
17. 您认为村里的事务应该主要依靠什么来管理?
A.国家法律法规
B.村规民约
C.村干部的个人权威
D.家族长辈的意见
E.其他(请注明)
18. 您所在的村在处理重大事务(如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处置等)时,是否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A.总是依据
B.有时依据
C.很少依据
D.从不依据
19. 您对村里的村务公开情况(如财务、决策等方面的公开)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20. 您认为村务公开与农村治理法治化的关系是?
A.关系密切,公开是法治化的重要体现
B.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关键因素
C.关系不大
D.不清楚
21. 您所在的村是否有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监督组织?
A.有,且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B.有,但监督作用有限
C.没有
22. 您是否希望接受更多的法律培训?
非常希望
希望
不希望
无所谓
23. 您认为目前农村治理法治化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
A.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不遵守法律规定
B.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不足
C.法律宣传不到位,农民获取法律知识困难
D.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
E.村规民约与法律存在冲突
F.司法资源在农村不足,维权成本高
G.其他(请注明)
24. 如果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您希望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可多选)
A.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法律(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
B.与农村土地相关的法律
C.与婚姻家庭相关的法律
D.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
E.与劳动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
F.其他(请注明)
25. 您认为谁应该在农村法律意识培育中发挥主要作用?(可多选)
A.政府部门
B.村委会
C.学校
D.法律工作者
E.社会组织
F.其他(请注明)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