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国家质量监测考试模拟卷 (八)

基本信息:
班别:
学号:

第一部分:语言基础

1 . 下 列 括 号 前 的 字 ,  读 音 有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

2 . 下 面 的 生 字 全 是 形 声 字 的 一 组 是 ( )
3 . 下 列 书 写 没 有 错 误 的 是 ( ) 。
4 . 选 字 填 空 。( ) 念( ) 录清 ( )分 ( )
5 . 选 词 填 空 。
伟 大 的 ( )
灿 烂 的 ( )
悠 久 的 ( )
广 阔 的 ( )
6 . 选 词 填 空 。
( 1 ) 刚 刚 朵 朵 还 好 好 的 , ( ) 就 哭 了 。
( 2 ) 只 有 把 这 件 事 告 诉 他 , 他 心 里 才 会 ( ) 。
( 3 ) 老 麻 雀 受 伤 了 , 却 ( ) 坚 持 保 护 小 麻 雀 。
7 . 下 面 词 语 全 是 褒 义 词 的 一 项 是 ( ) 。
8 . “ 这 个 地 方 气 候 温 润 , 山 清 水 秀 , 适 合 旅 游 和 度 假 。” 对 这 句 话 中 “ 温 润 ” 的 意 思 理 解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9 . 下 列 句 子 中 没 有 语 病 的 一 项 是 ( ) 。
1 0 . 袁 隆 平 一 生 致 力 于 研 究 杂 交 水 稻 , 为 我 国 的 粮 食 安 全 保 驾 护 航 ; 程 开 甲 隐 姓 埋 名 数 十 年 , 以 赤 子 之 心 为 国 防 事 业呕 心 沥 血 。 他 们 都 是 ( ) 的 时 代 楷 模 。
1 1 . 下 面 的 句 子 不 是 比 喻 句 的 一 项 是 ( ) 。
1 2 . 有 位 同 学 说 :“ 无 论 是 谁 , 不 学 习 就 不 会 有 所 成 就 , 不 求 教 就 不 会 获 得 知 识 。 可 见 , 学 习 和 求 教 是增 长 智 慧 的 必 由 之 路 。” 这 番 话 让 你 想 到 的 名 句 是 哪 一项 ? ( )
1 3 . 判 断 正 误 :《 王 戎 不 取 道 旁 李 》 选 自 《 世 说 新 语 · 雅 量 》。王 戎 , 晋 朝 人 , 是 “ 竹 林 七 贤 ” 之 一 。 ( )
14 . 根 据 语 境 , 选 择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 )壮 壮 咬 了 一 口 馒 头 , 觉 得 不 好 吃 , 随 手 就 把 它 扔 进 了 垃 圾 桶 里 。 看 到 这 一 幕 , 你 会 对 他 说 :“ ( ) ”。
1 5 . 判 断 正 误 :《 黔 之 驴 》 这 个 故 事 告 诉 我 们 没 有 真 才 实 学 的 人 早 晚 会 露 出 马 脚 。 ( )
1 6 . 在 《 中 国 神 话 传 说 》 中 , 钻 木 取 火 , 给 人 间 带 来 光 明 和温 暖 的 是 ( )。
1 7 . 在 《 世 界 经 典 神 话 与 传 说 故 事 》 一 书 的 北 欧 神 话 中 , 青春 女 神 是 ( ) 。
1 8 . 选 词 填 空 。
( 1 ) 泥 融 飞 ( ) , 沙 暖 睡 ( ) 。
( 2 ) 两 个 ( ) 鸣 翠 柳 , 一 行 ( ) 上 青 天 。
( 3 ) 蒌 蒿 满 地 ( ) 短 , 正 是 ( ) 欲 上 时 。
1 9 . 《 出 塞 》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
这 首 诗 的 作 者 是 ( ) 代 的 ( ) 。
2 0 .《 出 塞 》 是 一 首 ( ) , 诗 人 通 过 “ ( ) ” 一 句 , 写 出 了 边塞 战 争 时 间 的 久 远 , 通 过 “ ( ) ” 句 , 写 出 了 边 塞 与 中 原 的 距离 远 。
2 1 . 关 于 《 出 塞 》 一 诗 的 说 法 , 下 列 哪 项 不 正 确 ? (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阅读题)

一、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炎帝。提起神农氏,大家都知道,他是远古时伟大的农业之神,发明了许田的农具,还教百姓学会了种圧稼。

其实,神农不仅是农业之神,同时也是医药之神。传说,神农有一条神鞭,叫作“赭(zhě)鞭”。世 间的各种植物,   一经赭鞭抽打,无论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各种性质都会呈现出来。他就依据药的不同药性,给病人治病。

为了进一步辨识药物的性味和功能,更好地救死扶伤,神农又亲自尝百草。他的身体透明,从外 面即可看清五脏六腑,因此他以身试药,看着药草在身体里如何发挥作用.

他准备妥当后,就开始尝百草。首先,他尝了一片鲜嫩的小绿叶。小绿叶一落进肚子里,就上下 来回清洗肠胃,把各部分都清洗得清清爽爽,让人感觉十分舒畅!因为小绿叶在肚子里上上就像来回巡查一样,神农称之为“查”。后来,人们就把它叫作“茶”。,他尝了一朵蝴蝶 样的淡红小花,叶子像羽毛,香味扑鼻,吃在嘴丝丝的,这就是“甘草”。

神农就这样一种草一种草地去尝,几乎每天都会吃下去一些毒草,平均一天之内,中毒十多次

最多的时候,一天之内中毒竟达七十次。幸亏他能够马上知道中毒部位,找到解毒的方法。神农 尝试完了百草的药性,将温、凉、寒、热的药物各置一处,撰写成医书药方,以造福人类。

后世传说中,有的人说神农氏在战争中被黄帝打败,退居南方;也有人说神农氏在尝“断肠草”时 因来不及解毒而身亡。直到现在,他的功绩都一直被世人传颂,南方至今也还建有“药王庙”来祭 祀他。

1.神农能够分辨百草是有原因的,下面说法不符合的一项是(),

2.下列对神农这一人物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判断正误:
炎黄二帝是中华始祖,炎帝是神农氏,黄帝是轩辕氏,炎黄二帝是中华始祖,因此我们 中华民族的后代被称为“炎黄子孙”。( )
4. 下列不属于神农的主要事迹的一项是 ( )。

二、大鱼奔大江

旱季来了,河床就要干涸(hé)了。

这是在非洲,曾经湍急的河流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小水洼,烈日下,龟(jūn)裂的河床在急速扩展,  远处,却隐隐传来了大江的涛声,鱼儿们从一个水洼跳到另一个水洼,奔涛声而去。

“还有多远呢?”一个不大的水洼里,   一条大鱼喘着粗气,问躺着歇息的一

尾小鱼。

“远着呢!别费劲了,到不了大江的。”小鱼悠然地在水洼里游了一圈说,“做什么大江的梦啊,现 实点儿,就在这儿待着吧!”

“可用不了多久,这水洼里的水就会干的。 ”

“那又怎样?长路漫漫,你又能走多远?离大江 50 步和离大江 100 步有什么区别?结局都是一样的,要 看结局,懂吗?”

“即便真的到不了大江,只要我已经尽力了,也不后悔。 ”

“你已经遍体鳞伤了,老兄!”小鱼自如地扭动着自己保养得很好的身 体,嘲弄着在小水洼里已经 转不开身的大鱼,“像你这样笨重的身材, 不老老实实在原处待着,还奔什么大江啊?你以为自己 还年轻啊?就算真的有鱼能到达大江 , 也轮不到你!”

小鱼戳到了大鱼的痛处,它望着小鱼说:“真的很羡慕你们有如此娇小的身材,在越来越浅的水洼 里,只有你们才能自如地呼吸,可是,再苦再难,我们大鱼也得朝前奔啊,我们得把握自己的命  运。”大鱼说完,一个纵身,跳入了下一个水洼,它听见了小鱼抑制不住的笑声。它知道,

自己的 动作很笨拙,它看见自己的鱼鳞又脱落了几片,而肚皮已渗出斑 斑血迹,但它对自己说:“此时此 刻,除了向前,已别无选择。 ”

水洼的面积越来越小,大鱼知道,前面的路将越发艰难,它已很难再喝到水了,偶尔滋润干唇的 是自己的泪。沿途,它看见大片大片的鱼 变成了鱼干,其中,有许多是比它灵活得多的小鱼。

每一个水洼里都躺着懒得再动的伙伴,它们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对大鱼说:“别跳了,省点力气 吧!没用的。”而大鱼却分明听见了越来越近的涛声。“坚持!”它对自己说,“唯有坚持,才有希

望 。  ”

不知道跳了多久,大鱼终于看见了大江的波涛,可是,它的体力已经在长途跋涉中消耗殆尽,通 向大江的路上,最后的一个水洼也干涸了。虽然只有一步之遥,可大鱼想,它是到不了大江了。  就在这时, 它听见了水声,接着,便看见一股小小的水流缓缓流来,这是即将干涸的河床在这个 夏季最后的一股水流吧?大鱼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水流的帮助下,   一鼓作气奔向大江。而那些留 在水洼里的鱼儿,却只 是让这股水流稍稍往前带出了一小步而已,大江离它们依旧遥不可及。而 干旱却以无法阻挡的步伐占领了这片土地。

面对已然干涸的河床,只有跳入大江的鱼儿知道:机遇,曾经来过。  

 (摘自《一个哲理点醒孩子一生》)

1.根据文章主要内容,以下哪项是文章的起因?()

2.“小鱼戳到了大鱼的痛处……”这一段写出了()。

3.作者把大鱼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请连一连

  • A.想到的
  • B.看到的
  • .听到的
1.大片大片的鱼变成了鱼干
2.远处,却隐隐传来了大江的涛声
3.可大鱼想,它是到不了大江了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 )。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