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2201-2358

您的姓名:
2201、“刀子嘴豆腐心”“笑里藏刀”,这些俗语说明()
2202、 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注意() ① 全面地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② 现象是无关紧要的   ③ 学会正确区分真象和假象   ④ 对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
220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说明 ()
2204、 “真理是实践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话是指()
2205、 做人的基本条件是()
2206、 下面关于现象和本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2207、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2208、 中职生要做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② 轻信别人的言论  ③ 急于下结论  ④ 战胜自己,抵制诱惑
2209、 学技能要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这说明()
2210、“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这句名言揭示的是()
2211、 对人的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的认识,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2212、 爱迪生说:“我发现世界需要什么,然后我就前进,谋求发明它。”爱迪生把工作和为人类造福作为自己最大的乐趣,经不懈努力,一生取得诸多成就。这表明() ① 社会需要是造就人才的摇篮,个人努力要着眼于社会需要  ② 人生价值是通过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的  ③ 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总是一致的  ④ 自我设计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才能得以实现
2213、做一名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要()。
2214、 理想源于现实,指的是()
2215、“人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后人造福。我一生为此努力,但贡献不大”。这句话表明()
2216、 “我和我的祖国,像海和浪花一朵。”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2217、有的人看到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假恶丑和不合理的现象,就对社会主义理想发生动摇、怀疑。这种认识()
2218、 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 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③ 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矛盾  ④ 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矛盾
221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深化。这是因为()
2220、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种做法是()
2221、 在边疆的40年里,救死扶伤是吴登云一直坚持的理想。他曾为抢救烧伤的婴儿,在自己腿上割取了26块皮肤。他的足迹踏遍全县9个乡的30多个自然村,成了农牧民心中的“圣人”。吴登云这样做是因为()
2222、“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已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这句话说明()
2223、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名优秀医护人员被授予“最美逆行者”等荣誉称号。这表明()
2224、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句话说明了()
2225、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人们学习、工作都想找个好学校、好单位。这是因为()
2226、 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说:“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这句对话体现的人生哲理是() ① 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   ② 物质贡献是暂时的,精神贡献是永恒的   ③ 轰轰烈烈的壮举能作出贡献,默默工作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 人生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物质贡献的多少
2227、闻一多先生在《红烛》一文中写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222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指的是青少年要承担()
2229、 意志坚强主要表现在() ① 富有主见  ② 处事果断  ③ 坚持不懈  ④ 善于自制
2230、 下面关于实现人的个性自由的说法正确的是()
2231、 个人理想要与社会理想相融合的原因,不包括()
2232、其美多吉,2019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三十年忠诚风和雪,万里邮路云和月,他被誉为“云端上的忠诚信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这说明了()
2233、 关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223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有利于() 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 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③ 促进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变化  ④ 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2235、 我们要像模范人物一样,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就必须() ① 反对谋取个人利益  ② 具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④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2236、 理想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各种关系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这是因为()
2237、“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你出海远行。”这首诗告诉我们()
2238、 人的根本价值是()
2239、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表明()
2240、 在“中国梦”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应该()
2241、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作用的基本规律是()
2242、 有人说:“理想不能当饭吃。”你认为这种观点()
2243、“太阳是自由的,但这个自由来自它顺从自己的运行轨道;飞鸟也是自由的,因为它只想展翅于蓝天,而从不奢望遨游大海;一个人要宣称自己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这段话说明了()
2244、 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坚定信念和()
2245、 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是()
224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说:“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这说明()
2247、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2248、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是()
2249、 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其中人的社会价值是指()
2250、 人只有在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的前提下,提出科学合理的行动目标,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2251、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医生护士不顾生命危险奋斗在抗病毒前线。这告诉我们() ①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② 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 人生追求是实现自我价值  ④ 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252、 理想是人生的()
2253、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2254、杭州司机吴斌驾车行驶途中被异物击中身负重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大巴车靠边停稳,拉住手刹,亮起双闪,打开车门,还叮嘱乘客“别乱跑”。吴斌的壮举主要源自他()
2255、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下列对理想表述错误的是()
2256、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2257、 关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2258、“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是劳动,再劳动。”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样强调的原因是()
2259、 下列符合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关系的情景是()
2260、 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创造的历史活动,最终会形成合力,从而实现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人类可以()
2261、 “饮长江水”是北方几代人的梦想。经过几十年的科学论证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兴建。南水北调工程从设想到开工说明了()
2262、 人的本质是()
2263、 下列关于对意志的说法,正确的是()
2264、 每个人只有处理好()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生的健康发展。
2265、 个人理想主要包括()
2266、 在义与利的关系面前,不正确的态度是()
2267、“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句话说明()
2268、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2269、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2270、“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2271、“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句话告诉我们()
2272、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2273、一艘轮船如果没有舵,就会随波逐流;射箭不知箭靶的位置,就永远无法射中箭靶。一个人如果整天生活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说明这个人没有明确的()
227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275、 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特别重要的是()
2276、 下列关于理想和信念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2277、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要正确处理好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下列属于个性自由的正确做法是()
2278、在《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中,有句歌词:“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2279、 关于人的本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2280、有人认为,世界上任何人,上至英雄豪杰,下至黎民百姓,都有个人利益问题,而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就是“自私”。这种观点()
2281、“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为自己、为家庭活着,那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真正闪光的人生。”这句话启示我们()
2282、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同志这句话启示我们()
2283、中职生小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次与志愿者向人们宣传勤洗手戴口罩,远离人多的地方。作为中职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为了()
2284、 理想是人生的(),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285、“为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这句名言正确的理解是()
2286、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下列对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2287、“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廪实(仓廪,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2288、“如果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2289、 下列选项中,正确体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是() 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290、 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这表明()
2291、 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
2292、 下列关于理想与信念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2293、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① 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② 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  ③ 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④ 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2294、 人的本质属性是()
2295、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在()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
2296、 历史的创造者是()
2297、 邓小平同志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这句话说明()
2298、 在第21届冬奥会上,我国花样滑冰老将申雪、赵宏博夺得金牌,20多年的执着追求终于如愿以偿。这启示我们()
2299、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人生不也就是一棵青松吗?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2300、 人的目标和历史规律的实现都是通过人的自觉()完成的。
2301、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下面不属于社会意识的是()
2302、 理想要转化为现实,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理想就不能变成现实。这些条件包括() ① 理想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  ② 理想必须是最进步、最崇高的  ③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艰苦奋斗,为实现理想去拼搏奋斗  ④ 要有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条件
2303、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照亮前进之路。”这首诗告诉我们()
2304、 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305、 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确定的崇高理想依然激励着亿万人民去改造世界,争取自己的美好生活。”这里的“崇高理想”是指()
2306、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3月国务院进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这表明() 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 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 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
2307、 下列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把人与其他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②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③ 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④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
2308、 下列对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2309、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准是()
2310、下列关于人生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311、 个性自由就是()
2312、小王是一名职业中专学生,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取得了MCSE认证。在职校毕业时以自己超群的技术和能力被某市最大的网络公司录用,成功应聘为总经理。小王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
2313、 下列关于人生价值说法,不正确的是()
2314、陈景润、张海迪、杨利伟、中国女排、姚明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① 以偶像作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② 以偶像作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③ 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④ 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315、 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正确的办法是()
23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话告诉我们()
2317、 “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务实苦干,奋勇争先”的新时期的精神风貌,说明()
2318、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句话说明()
2319、 蒙泰尔的洞穴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
2320、 下列关于个人理想,说法错误的是()
232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属于理想中()的内容。
2322、 当代管理界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知识更重要,品德比素质更重要。”这种人才标准告诉我们()
2323、“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2324、 在利己和利他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做法是()
2325、“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这句话体现了()
2326、 理想之所以能激发人们去追求、奋斗,能指导现实的发展,能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这是因为()
2327、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三峡大坝的建成使几代人梦牵魂绕的愿望实现了。从人生观的角度,它告诉我们() ① 所有的理想通过努力都是可以实现的   ② 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③ 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④ 人们的理想越远大越好
2328、 没有望远镜,伽利略不能发现银河系;没有显微镜,就不会有后来的细胞学说。这说明()
2329、两位民警为抢救违规穿越铁路遇险的人不幸牺牲,而被救者却逃之夭夭。在这一事例中,被救者的行为说明了()
2330、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恩格斯的著名论断。这个重要命题表明()
2331、 “理想好比是泥土中长出来的花,它虽然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① 现实是理想得以产生的基础   ②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③ 理想和现实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   ④ 理想产生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
2332、 下列对于人生目标,理解错误的是()
2333、 人生目标对人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① 可以规划人生发展  ② 可以推动人的进步  ③ 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④ 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2334、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2335、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社会历史的总趋势。这个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其过程是()的。
2336、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与社会,要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下列行为中错误的是()
2337、 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说明()
2338、 成功者与平庸者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有无明确的人生目标。这因为() ① 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② 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发展的动力  ③ 明确人生目标,就有了人生成功的保障  ④ 明确人生目标,就一定能赢得人生的成功
2339、下列做法中,不是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关系的观念的是()。
2340、 牛玉儒,生前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书记,200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一生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被称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榜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这说明了()
2341、 实现人生目标,必须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社会潮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342、2000年,英国BBC广播公司通过新闻网页公开举行投票,由公众推选过去最伟大的思想家。投票结果的前三名依次是:马克思、爱因斯坦、达尔文。你觉得这个推选的依据是()
234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44、 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有其特殊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345、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二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346、 偶然事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2347、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想张扬个性、追求自我、无拘无束地做在麦田里奔跑的孩子。但切身经历使他懂得没有限制、没有约束就会冲下悬崖,从而梦想成为一名守望者。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2348、 关于社会与人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349、 我们之所以尊重个性、承认物质利益是因为()
2350、 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
2351、 个人理想包括() ① 生活理想   ② 职业理想   ③ 政治理想  ④ 道德理想
2352、 处理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353、 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多次与志愿者一起走进农村,在清理垃圾的同时,向村民宣传环保理念。作为中职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是为了()
2354、从人生的实践来看,要把理想转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 要有坚定的信念   ② 要有坚强的意志  ③ 要有良好的主客观条件  ④ 要有自觉的责任
2355、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到了真经。这说明()
2356、 某校学生自发成立了帮助困难学生的爱心社。他们提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①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条件   ② 人生价值必须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   ③ 人生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④ 个人不应该考虑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357、“国兴我荣,国衰我耻”,每个公民都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和民族兴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下列关于公民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2358、钱七虎,我国防护工程学家,2022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倾心竭力六十余年,为祖国“铸盾”,还资助了584位困难学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这说明了()。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