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于AI技术采纳调研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本次调研。本问卷由法国里昂商学院-人工智能管理学院发起,旨在研究企业如何通过AI技术整合,提升产品链与供应链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绩效所有问题均无对错之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为帮助您理解,我们已对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并标注每部分的调研目的。您的经验、见解和协助,对我们的研究至关重要!非常感谢!

    我们郑重承诺,您在本问卷中提供的所有信息(包括企业和个人信息)将仅用于学术研究,并将受到严格保密。所有数据将以匿名方式处理,研究结果中不会包含任何可识别您个人或贵公司身份的信息。


法国里昂商学院

王睿

工商管理博士

 

一、产品链整合(PCI:Product Chain Integration

名词解释:企业从产品开发到退市全流程的协作能力,通过跨部门合作提升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

一)产品开发整合(PDI:Product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


名词解释: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通过跨部门协作、并行任务管理等方式缩短开发周期并提升效率的能力。

调研目的:了解贵司是否采用高效协作模式(如并行工作、跨职能团队)加速产品开发
举例说明:研发与市场部门是否同时参与早期设计?任务是否“边设计边测试”而非按部就班?

填写要求:自上一个阶段以来,在这个新产品开发项目中,各项任务在多大程度上:(1 =完全不符合,7 =完全符合)

1. 通过重叠和并行的工作流程完成
2. 在前一个任务完成后才开始执行
反向题提示:若实际流程为“并行推进”,请选高分。
3. 使用跨职能团队进行新产品的整合和协调
4. 强调组织单位(研发部门之外)在早期阶段参与
5. 在早期阶段考虑了项目未来的约束和限制
6. 将开发产品的责任赋予产品开发经理

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名词解释:指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退市的全流程管理能力,确保各阶段协作高效,通过系统化流程延长产品竞争力与财务表现    

调研目的:评估贵司是否通过客户反馈、数据管理等系统化流程管理产品全周期,以提升财务表现与市场竞争力

举例说明:是否有流程定期淘汰过时产品?能否快速根据客户需求调整设计方案

填写要求:以下问题涉及贵司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请指出以下各项的适用程度(1 = 完全不符合,7 = 完全符合)

1. 我们拥有结构清晰的产品管理流程
2. 最大化产品组合的财务绩效非常重要
3. 我们的团队能有效管理产品从创新到退市的完整生命周期
4. 我们与设计、供应链伙伴及客户的协作流程非常高效
5. 我们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活动具有充分的控制能力
6. 我们的产品信息(如技术参数、财务数据)能安全存储并保持完整
7. 我们可以收集并分析客户、市场及工程师的反馈以改进产品
8. 我们清楚掌握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技术及财务特征

二、AI采纳(AI Adoption


名词解释: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数据分析、自动化决策)提升业务效率与决策质量的意愿与能力

调研目的:分析AI对贵司生产、客户服务、战略决策的实际帮助及未来潜力
举例说明:
AI能否帮助快速分析市场趋势?是否值得为AI技术投入资源?

填写要求:请指出以下各项的适用程度(1 = 完全不同意,7 = 完全同意)

1.使用AI是安全的和值得信赖的
2.AI可以兼容组织的大多数业务
3.使用AI符合组织的运作方式
4.AI的技术可以满足我的组织需求
5.AI有助于组织进行正确决策
6.通过AI可以审查大量替代方案
7.AI提供的策略对组织有帮助
8.为了AI带来的益处,投资AI是值得的
9.正确利用AI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
10.正确利用AI有助于提高员工生产力

三、吸收能力(ACAP:Absorptive Capacity

名词解释: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如市场趋势、技术动态)并转化为内部行动的能力

一)获取能力(Acquisition)


名词解释:企业主动从外部(客户、合作伙伴、行业活动)获取新知识与信息的效率。

举例说明:员工是否定期参加行业会议?是否与供应商交流技术动态?

填写要求:请指出以下各项的适用程度(1 = 完全不符合,7 = 完全符合)

1.我们经常与公司总部互动以获取新知识
2.我们的员工可以定期访问其他分支机构
3.我们通过非正式手段(例如与行业朋友共进午餐、与贸易伙伴交谈)收集行业信息
4.我们公司的其他部门很少被访问
反向题提示:若跨部门交流频繁,请选高分。
5.我们定期与客户或第三方组织会议以获取新知识
6.员工可以定期接触第三方,如会计师、顾问或税务顾问

二)同化能力(Assimilation

 

名词解释:企业快速理解并消化外部知识(如市场变化、竞争动态)的能力

举例说明:能否快速发现竞争对手的新产品?能否及时调整策略应对法规变化?

填写要求:请指出以下各项的适用程度(1 = 完全不符合,7 = 完全符合)

1.我们对市场变化(例如竞争、法规、人口统计)的识别速度较慢
反向题提示:若反应迅速,请选高分
2.我们能够迅速识别为客户服务的新机会
3.我们能够迅速分析和解读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转化能力(Transformation)

 

名词解释:企业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改进措施(如产品优化、流程创新)的能力

举例说明:是否根据客户反馈改进产品?员工是否定期分享实践经验?

填写要求:请指出以下各项的适用程度(1 = 完全不符合,7 = 完全符合)

1.我们经常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对新产品和服务的影响
2.员工可以记录并存储新获取的知识以备将来参考
3.我们能够迅速识别新外部知识对现有知识的有用性
4.员工很少分享实践经验
反向题提醒:若分享频繁,请选高分。
5.我们很难抓住新外部知识为我们部门带来的机会
反向题提示:若机会把握迅速,请选高分。
6.我们的部门定期开会讨论市场趋势和新产品开发的后果

四)利用能力(Exploitation)


名词解释:企业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如提升效率、推出新产品)的执行能力

举例说明:部门分工是否明确?客户投诉是否能快速解决?

填写要求:请指出以下各项的适用程度(1 = 完全不符合,7 = 完全符合)

1.我们部门内部非常清楚活动应该如何执行
2.客户投诉在我们部门无人理会
反向题提示:若投诉处理及时,请选高分。
3.我们的部门有明确的角色和职责分工
4.我们不断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
5.我们在实施新产品和服务方面有困难
反向题提示:若实施顺利,请选高分
6.员工对我们产品和服务方面意见一致
7. 下面一道题,请选择“完全不符合”。

四、供应链整合(SCI: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名词解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能力,以提升供应链效率。

一)内部整合(Internal Integration)


名词解释:企业不同部门(如生产、财务、物流)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作程度

举例说明:财务部能否实时查看库存数据?各部门是否定期同步生产计划?

填写要求:请指出各方面的整合程度(1 = 完全不符合,7 = 完全符合)

1.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可以互相参考利用
2.企业各个部门可以实时查询库存水平
3.企业各个部门可以实时查询物流相关运营数据
4.企业部门之间定期开展跨部门会议
5.在流程改进中使用跨职能团队
6.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使用跨职能团队

二)供应商整合(Supplier Integration)


名词解释:企业与供应商在信息共享、流程协作等方面的紧密程度

举例说明:是否与供应商共享生产计划?是否共同改进原材料采购流程?

填写要求:请指出您所在组织与其主要供应商在以下方面的整合或信息共享程度(1 = 非常低,7 = 非常高)

1.通过信息网络与主要供应商的信息交流程度
2.与主要供应商建立快速订购系统的程度
3.与主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程度
4.通过网络与主要供应商实现稳定采购的程度
5.主要供应商在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6.主要供应商在设计阶段的参与程度
7.主要供应商与我们共享生产计划的程度
8.主要供应商与我们共享生产能力的程度
9.主要供应商与我们共享可用库存的程度
10.我们与主要供应商共享生产计划的程度
11.我们与主要供应商共享需求预测的程度
12.我们与主要供应商共享库存水平的程度
13.我们帮助主要供应商改进其流程以更好地满足我们需求的程度

三)客户整合(Customer Integration)


名词解释:企业与客户在需求预测、订单响应等方面的协作能力

举例说明:是否与客户共享库存数据?能否根据客户需求快速调整生产?

填写要求:请指出您所在组织与其主要客户在以下方面的整合或信息共享程度(1 = 非常低,7 = 非常高)

1.通过信息网络与主要客户的连接程度
2.来自主要客户的市场信息共享程度
3.与主要客户的沟通程度
4.与主要客户建立快速订购系统的程度
5.对主要客户的反馈进行跟进的程度
6.与主要客户的定期联系频率
7.主要客户与我们共享销售点(POS)信息的程度
8.主要客户与我们共享需求预测的程度
9.我们与主要客户共享可用库存的程度
10.我们与主要客户共享生产计划的程度
11. 这道题,请选择“非常高”。

五、绩效(Performance


名词解释:企业过去3年在财务、市场、员工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调研目的:分析技术整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影响。
举例说明
客户满意度是否提升?市场占有率是否增长?

填写要求:请对贵企业在过去3年中的平均表现做出评价(未满3年请以创立年份至今为准)(1 = 非常差,7 = 非常好)


1.销售增长率
2.利润水平
3.投资收益率
4.市场占有率
5.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6.社会形象
7.客户的满意度
8.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9.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10.主要合作伙伴的稳定性
11.主要供应商的稳定性
12.主要分销商的稳定性

六、企业基本信息

1. 您的企业目前注册的类型是?
2. 您的企业成立于______年?
3. 您的企业有员工______人?
4. 您所在企业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可多选)?
  • 开业时
  • 2024年底
农林牧渔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煤气水
建筑业
批发零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餐饮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
金融
房地产
租赁与商业服务
科研技术、地质勘查
水利、环境、公共设施
居民服务
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
教育
国际组织
公共管理、社会组织
文化、体育、娱乐
93. 5. 您的企业如果有董事会,目前的董事会共有___人?如果有高管团队,高管团队共有___人?
6. 贵企业的董事长由谁担任?
7. 董事长是否同时兼任总裁或(总)经理?

七、个人偏好与背景行为


调研目的您的回答将帮助分析管理者背景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例如:“手机品牌”用于了解技术使用偏好,与AI采纳相关性。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学历?
3. 您目前使用的手机品牌是?
4. 您的职位?
5. 您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是?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