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考试--选择题
1.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D.安全第一、消防结合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方针和()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A.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B. 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
C. 三同时
D. 五同时
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就是()。
A.企业员工培训
B.安全体系建设
C.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D.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4.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为工伤。()
A.应当认定
B.应当视同
C.可以认定
D.可以视同
5.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权利不包括()。
A. 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
B. 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C. 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
D.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
6. 某建筑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
A. 人的不安全行为
B. 物的不安全状态
C. 管理上的缺陷
D. 环境的缺陷
7. 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企业员工劳动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前提是()。
A. 符合标准
B. 穿戴舒适
C. 外形美观
D. 便于更新
8. 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一般采取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形式。下列属于班组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内容的是()。
A.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
B.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C.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义务
9. 由于人们违背自然或客观规律,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行为造成的事故,是()事故。
A. 重大
B. 特别重大
C. 责任
D. 非责任
10.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A. 加强劳动保护
B. 防止职业危害
C. 搞好职业卫生
D. 减少环境污染
11.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本单位负责人
B.安全生产监管人员
C.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D.所在地人民政府
12. 节假日期间加班的,()必须带班。
A. 安全员
B. 单位领导
C. 班组长
D. 主管所领导
13.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1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 厂(所)
B. 总公司
C. 车间(处室)和班组(岗位)
D. 班组
14. 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
A.岗位安全教育
B.车间安全教育
C.厂级安全教育
15. 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中错误的是()
A. 履行“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间接负责
B. 识别所在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掌握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C.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D.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16. 车间线路维修保养时,其配电柜(箱)通常应悬挂()标识牌。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禁止靠近、当心触电
C.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D.注意安全
17. ()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B)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 岗位上人;班组长
B. 班组长;岗位工人
C. 班组长;班组长
D. 岗位上人;岗位工人
18. 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专门机关的原则
19.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并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A. 职业保险
B. 职业健康监护
C. 职业健康检查
D. 职业健康管理
20. 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了保护女职工的要求,并规定了成年妇女禁忌从事的作业。下列作业,成年妇女可以从事的是()。
A.金属矿山井下作业
B.负重质量超过25kg的间断搬运作业
C.高温工作环境下的作业
D.低温工作环境下的作业
21. 临时低压电气线路审批期限在()天内,超过时限的应办理延期审批手续。
A. A.5
B. B.1
C. C.15
D. D.10
22.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工伤保险实行()补偿的原则。
A. 无过错
B. 有过错
C. 按过错大小
D. 过错推定
23.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作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据有关()法律还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A. 行政
B. 安全
C. 民事
D. 刑事
24. 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不包括()。
A. 所级安全教育
B. 车间(研究室)安全教育
C. 班组安全教
D. 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培训
25. 试验台压力表的使用压力应在压力表全量程的()范围内。
A. A.0~1/2
B. B.0~1/3
C. C.1/2~3/4
D. D.1/3~2/3
26. 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国家应对单位和个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奖励,不包括下列()。
A.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B. 防止生产安全事故
C. 参加抢险救护
D. 临危不惧,坚持生产
27. 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A. 设备及线路的漏电
B. 防止供电中断
C. 减少线路损耗
D.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及漏电火灾事故
28. 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的安全措施。
A. 电磁场伤害
B. 间接接触电击
C. 直接接触电击
D. 静电电击
29.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和几何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分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四类安全标志其中()色标志表示警告、注意。
A. 红
B. 黄
C. 蓝
D. 绿
30. 电器设备发生火灾后,应该使用()。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酸碱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31. 扑救电器火灾,必须尽可能首先()。
A. 找寻适合的灭火器扑救
B. 将电源开关关掉
C. 迅速报告
D. 用水浇灭
32.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 上部
B. 中部
C. 根部
33. 火场中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
A. 跳楼或窗口逃生
B. 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低姿势贴地面疏散
C. 大声呼救
34. 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材的压力表针指在()区域则属于正常。
A. 红色区域
B. 绿色区域
C. 黄色区域
35. 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扑灭。
A.干粉灭火剂
B.泡沫灭火剂
C.二氧化碳灭火剂
36. 干粉灭火剂不适用于扑灭下列火灾()。
A.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B.带电设备
C.遇水燃烧物质
D.精密仪器
37. 遇空气易着火的商品必须装于()容器内,或用煤油浸润,或充入惰性气体。
A. 铅制
B. 敞口
C. 气密封口
38. 着火初期,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A.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
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39. 当被烧伤或烫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
A.以最快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B.迅速包扎
C.不用管
40. 身体被化学物污染后,应()。
A.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B.立即用布抹干
C.尽快完成工作,就医治疗
41. 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下面()做法是错误的。
A.报警
B.进行交通管制
C.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
42. 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的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监测仪器
C.手提消防器材
43. 钳工台上使用的照明以及手提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
A. A.36V
B. B.220V
C. C.110V
44. 在进入金属设备内使用的照明行灯必须符合安全电压,电压不得超过()v。
A. A.12
B. B.24
C. C.48
45. 下列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的是()。
A. 病毒
B. 真菌
C. 工业毒物
D. 辐射
46. 以下()不属于危险作业。
A. 高处作业
B.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C. 动火作业
D. 高温作业
47.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危险作业场所和危险设备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和明显的()。
A. 安全警示标志
B. 安全口号
C. 安全标语
D. 安全牌
48.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
A. 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
B.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C. 违规进行安全培训、违规发放劳动防护用品、违规消减安全技措经费
D. 违反规定建设、违反规定生产、违反规定销售
49. 触电急救时首先要尽快地()。
A. 通知医生治疗
B. 通知供电部门停电
C.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D. 通知生产调度
50. 起重作业时,当吊钩的取物装置触及最低作业面时,安全圈不少于()圈。
A. A.2
B. B.3
C. C.4
D. D.5
51. 起重机械吊钩危险断面的高度磨损量达原尺寸的()时,吊钩应报废。
A. A.10%
B. B.20%
C. C.30%
D. D.40%
52. 下列工种中应取得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的是()。
A. 电工
B. 焊工
C. 起重工
D. 车工
53. 单段梯高宜不大于()米,攀登高度大于(B)米时宜采用多段梯,梯段水平交错布置,并设梯间平台。
A. A.10;20
B. B.10;10
C. C.20;10
D. D.20;20
54. 气瓶本身的安全附件不包括()。
A. 瓶帽
B. 防震圈
C. 爆破片
D. 防倾倒装置
55. ()米以上作业属于高处作业。
A. A.1
B. B.4
C. C.2
D. D.3
56. 起重机械主滑线三项应设有指示灯,颜色为黄、绿、红色,但轨道超过()米时,滑线两端应设指示灯。
A. A.6
B. B.40
C. C.50
D. D.30
57. 气瓶内气体不得耗尽,应留有不小于()的余压。
A. A.0.05MPa
B. B.0.01MPa
C. C.0.02MPa50
D. D.0.03MPa
58. 氧气、氢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瓶各是什么颜色()
A. 氧气瓶天兰色,氢气瓶深绿色,氮气瓶黑色,二氧化碳气瓶铝白色
B. 氧气瓶深绿色,氢气瓶天兰色,氮气瓶黑色,二氧化碳气瓶铝白色
C. 氧气瓶天兰色,氢气瓶深绿色,氮气瓶黑色,二氧化碳气瓶亮红色
D. 氧气瓶天兰色,氢气瓶暗灰色,氮气瓶黑色,二氧化碳气瓶铝白色
59. 盛装易燃溶剂的容器应加盖,现场存放量应不超过()用量,不得用塑料容器盛装。
A. 当天
B. 当周
C. 当月
D. 当班
60.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A. 批评、检举、控告
B. 拒绝、报告、检查
C. 拒绝、检举、检查
D. 批评、报告、控告
61. 一深7m左右的电力井内有多台柴油抽水机在工作,3名工人下到井内巡检时,发生一起2人中毒死亡的事故。最有可能引起该事故的物质是()。
A. 放射性物质
B. 一氧化碳
C. 硫化氢
D. 二氧化碳
62.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制度。
A. 双人收发、单人保管
B. 单人收发、双人保管
C. 双人收发、双人保管
D. 单人收发、单人保管
63. 凡距操作者站立面()以下的设备外露旋转部件均应设置齐全、可靠的防护罩。
A. A.2m
B. B.3m
C. C.4m
D. D.5m
64. 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
A. 低挂高用
B. 高挂低用
C. 平挂平用
D. 不挂直用
65. 人如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 A.100分贝
B. B.120分贝
C. C.85分贝
66. 为防止高温场所人员中暑,多饮以下哪种水最好?()
A. 纯净水
B. 淡盐水
C. 汽水
67. 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场所,应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
A. Ⅱ类或Ⅲ类
B. Ⅰ类或Ⅱ类
C. 仅Ⅲ类
68. 起重作业中突然停电,司机应首先()。
A. 将所有控制器置零
B. 鸣铃或示警
C. 关闭总电源
69. 维修机器时,应先将开关关上,然后()
A. 断开电源,并在显眼处挂上“停机维修”标志牌
B. 将机器护罩拆除,方便维修
C. 即可进行维修
70. 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哪种标示牌?()
A. “在此工作”
B. “止步,高压危险”
C.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71. ()情况下,不可进行机器的维修工作。
A.没有安全员在场
B.机器开动中
C.没有现场指挥
72.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A. 下风
B. 上风
C. 顺风
73.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
A. 个体防护
B. 本质安全
C. 人机隔离
74. 进入易燃易爆作业场所时应着()工作服。
A. 防静电
B. 全棉
C. 耐酸碱
D. 耐辐射
75. 按照规范要求,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A. 零线
B. 火线
C. 地线
76. 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77. 下面哪种气体属于易燃气体?()。
A. 二氧化碳
B. 乙炔
C. 氧气
D. 氮气
78. 下列不属于“三违”的是()。
A. 拒绝操作未经相关方确认的设备
B. 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装置或警示标志
C. 未将长发置于工作帽内操作机械设备
79. 手工操作的各种工具不应放在工作台边缘是因为()。
A. 取用不方便
B. 造成工作台超负荷
C. 工具易坠落伤人
80. 下列关于消防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逃生时可以乘坐电梯
B. 不要为了穿衣服或寻找贵重物品而耽误时间,以免失去逃生机会
C. 如果门板发热或发现烟从门缝窜入,不要打开房门,应从其它出口逃脱
81. 下列关于起重吊装作业,错误的是()。
A. 吊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B. 起重机吊钩必须有保险装置,起重机臂下禁止人员穿行
C. 室外吊装作业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可进行
82. 根据起重作业()的规定,吊物下或吊物上站人不准吊。
A. 三不吊
B. 五不吊
C. 八不吊
D. 十不吊
83. 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不小于(),二者距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10m,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A. A.5
B. B.8
C. C.10
D. D.15
84.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主要措施()。
A. 治疗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设备控制/设备防护
B. 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C. 急救措施、防火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设备控制/设备防护
D. 治疗措施、防火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5. 高空作业的下列几项安全措施中,哪项是首先需要的?()
A. 安全带
B. 安全网
C. 合格的工作台
86. 车间内的明、暗插座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般不低于多少米?()
A. A.0.3米
B. B.0.2米
C. C.0.1米
87. 安全帽应保证人的头部和帽体顶部的空间至少有多少毫米才能使用?()
A. A.20
B. B.25
C. C.32
88. 下列三种毒气那种是无色无味的?()
A. 氯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89. 雷电放电具有什么的特点?()
A. 电流大,电压高
B. 电流小,电压高
C. 电流大,电压低
90. 禁止标志的含义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它的基本几何图形是()。
A. 带斜杠的圆环
B. 三角形
C. 圆形
D. 矩形
91. 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采取下列运送方法中,()是正确的。
A. 一人背负运送
B. 二人抬运,一个抱头,一个抬腿
C. 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
92. 工人打磨作业时,应使用()
A. 防毒口罩
B. 防尘口罩
C. 棉纱口罩
93. 安全告知的内容不包括()
A. 易对人员、产品、设备构成危险的有害因素
B. 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
C. 应急处置措施标识要求
D. 使用操作要求
94. 电离辐射防护的外防护三原则指()。
A. 空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B. 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C. 时间防护、个人防护和屏蔽防护
D. 空间防护、个人防护和时间防护
95. 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A. 红外线
B. x射线
C. 激光
D. 紫外线
96. 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多少米?()
A. A.10米
B. B.15米
C. C.20米
D. D.5米
97. 在扑灭带电体火灾时,如不能及时切断电源,人与带电体的距离必须大于()。
A. A.1m
B. B.1.5m
C. C.2m
D. D.3m
98. 配电所建筑物的门应采用()。
A. 推拉式
B. 向内开启式
C. 向外开启式
D. 方式不限
99. 引起电气火灾和爆炸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A. 电流
B. 电压
C. 电流的热量和电火花或电弧
D. 电阻
100. 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防止()。
A. 触电事故
B. 电压波动
C. 电荷超负荷
D. 电压过大
101. ()是造成静电事故最常见的原因。
A. 静电吸附
B. 静电电击
C. 静电吸附及静电电击
D. 静电放电
102. 扑灭电气火灾,不得使用()。
A. 泡沫灭火器
B. 干粉灭火器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D. 1211灭火器
103.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非阻燃性材料作屋顶的建筑物和()。
A. 爆炸性气体环境
B. 道路
C. 通航河流
D. 索道
104. 人体静电的危害包括电击及由此引起的二次事故、对静电敏感的电子产品的工作造成障碍,以及()等方面。
A.引起机械设备机械故障
B.引起爆炸和火灾
C.引起触电
D.引起电气装置能耗增大
105. 低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得超过()。
A. A.4Ω
B. B.10Ω
C. C.0.5MΩ
D. D.0.5Ω
106.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作用有: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二次爆炸和燃烧以及()。
A. 高温水汽烫伤
B. 介质伤害
C. 触电
D. 淹溺
107. 高频电炉或高频设备周围应保持场地干燥,对该设备周围地面铺设的地板的要求是()。
A. 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触电,铺设耐25kV高压的绝缘橡胶板
B. 为了防止操作人员不慎摔倒,铺设防滑瓷砖
C. 为了防止高温引起火灾,铺设耐高温地板
D. 为了防止电气火灾和高温火灾,铺设防火地板
108. 在潮湿等易触电危险场所,对移动电气设备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
A.远离潮湿等易触电危险场
B.采取应急避险
C.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D.应采取防潮和隔离措施
109. 酸碱作业场所应选用什么样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指令标志”()
A. A.“当心腐蚀”和“必须穿防护靴”
B. B.“禁止烟火”和“闲人止步”
C. C.“当心触电”和“小心烫伤”
D. D.“必须戴防毒口罩”和“危险区域”
110. 喷漆作业场所应选用什么样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指令标志”()
A. A.“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必须戴防尘口罩”
B. B.“当心触电”和“有人作业禁止合闸”
C. C.“当心腐蚀”和“必须穿防护靴”
D. D.“禁止烟火”和“必须戴防毒面具”
111. 根据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疏散走道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A. A.0.5m
B. B.0.8m
C. C.1.2m
D. D.1.4m
112. 有带电性粉尘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的危险作业场所,应采用什么配电设施?()
A. 开启式的配电设施和刀闸
B. 封闭式配电箱柜和空气开关
C. 密闭式配电设施和防爆型用电开关
D. 带漏电保护的隔离开关
113. 电气设备各种保护、()、信号装置等应可靠有效。
A. 线缆
B. 器件
C. 联锁
D. 仪表
114. 电气试验站(台、室)区域屏护栅栏高度应大于(),门应设有联锁装置或安全锁,并有明显的安全色标。
A. A.0.8m
B. B.1.2m
C. C.1.3m
D. D.1.5m
115. 电子仪器及航天专用测试设备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应定期检测。
A. A.0.9Ω
B. B.1Ω
C. C.4Ω
D. D.5Ω
116. 高低温试验箱应有()、过电流、缺水等保护及报警装置。
A. 超温
B. 超压
C. 耐腐蚀
D. 耐酸碱
117. 移动电气设备距操作者站立面()以下设备外露的旋转部件均应设置齐全、可靠的防护罩,其安全距离应符合GB23821的相关规定。
A. A.0.8m
B. B.1.0m
C. C.1.5m
D. D.2m
118. 属于()类移动式电气设备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119. 电焊设备二次回路应保持其()和(C)要求。
A. 交叉性;独立性
B. 独立性;防护
C. 独立性;隔离
D. 防护;隔离
120. 电气开关安装牢固,其高度离地面()m至(D)m。
A. A.0.5;0.7
B. B.0.7;0.9
C. C.0.9;1.1
D. D.1.2;1.5
121. 测量接地电阻应规范、准确,每年不得少于(),且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测量。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122. 临时低压电气线路期限宜为(),如需要延长应办理延期手续;当预期超过三个月的临时低压电气线路,应按固定线路方式进行设置。
A. A.7天
B. B.15天
C. C.20天
D. 一个月
123. 防止()触电,通常采用漏电保护、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等安全技术措施。
A. 间接接触
B. 直接接触
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没有
124. 电气线路和设备由于故障、本身存在缺陷、安装或使用不当、通风不良等原因,会产生过度发热、事故电火花和电弧,这是引发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
A. 首要原因
B. 次要原因
C. 间接原因
D. 直接原因
125. 手持电动每半年定期检测一次,()或工具有损坏时应及时检测,由专业电工进行检测。
A. 梅雨季节
B. 干燥季节
C. 寒冷季节
D. 高温季节
126. 场(厂)内机动车辆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向右各不得大于()度;转向应轻便灵活,行驶中不应轻飘、摆振、抖动、阻滞及跑偏等。
A. A.15
B. B.30
C. C.45
D. D.60
127. 气瓶压力表盘刻度极限限值应根据工作压力的大小选择,即有适当的余量又便于观察,压力表表盘刻度极限值为工作压力的1.5~3倍,最好选用()倍。
A. A.1.5
B. B.2
C. C.2.5
D. D.3
128. 压力管道运行期间,安装在安全阀、爆破片装置与压力管道之间的截止阀应保持()状态,并加铅封。
A. 常开
B. 常闭
C. 半开
D. 两种状态均可以
129. 氢气使用区域应通风良好,采用()的建筑物,进风口应设在建筑物下方,排风口设在上方。
A. 自然通风
B. 管道通风
C. 巷道通风
D. 机械通风
130. 乙炔和丙烷汇流排出口和用户岗位均应安装回火防止器,其管道和附件应使用含铜、银少于()的合金制作,且无渗漏。
A. A.50%
B. B.60%
C. C.65%
D. D.70%
131. 罐体及车体支座与底架之间缓冲垫木无腐蚀、变形,紧密贴合面积大于或等于()接触面积,局部间隙小于1mm,个别间隙小于2mm。
A. A.1/3
B. B.1/4
C. C.2/3
D. D.1/2
132. 吊钩表面应光洁,无剥落、锐角、毛刺等缺陷,断面磨损不超过原尺寸的()%,定期检查开口度、扭转变形并记录。
A. A.30
B. B.15
C. C.10
D. D.5
133. 载客电梯不准装载()。
A. 化学品
B. 危险化学品
C. 气瓶装置
D. 酸碱类物质
134. 场(厂)内机动车辆在()悬挂车辆号牌。
A. 车体前侧
B. 车体后侧
C. 车体前后
D. 车体前侧或后侧。
135. 压力容器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应接受检验检测机构的何种行为,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
A. 监督检验
B. 监督检查
C. 现场检验
D. 过程检查
136.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制度。
A. 双人收发、单人保管
B. 单人收发、双人保管
C. 双人收发、双人保管
D. 单人收发、单人保管
137. 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
A. A.10米
B. B.15米
C. C.20米
D. D.5米
138. 下列三种毒气,()是无色无味的。
A. 氯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139. 下面()气体属于易燃气体。
A. 二氧化碳
B. 乙炔
C. .氧气
D. 氮气
140. 涂装作业场所应设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当防静电接地与其他用途的接地装置共用时,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A. A.0.5Ω
B. B.1Ω
C. C.2Ω
D. D.4Ω
141. 进入易燃易爆作业场所时应着()工作服。
A. 防静电
B. 全棉
C. 耐酸碱
D. 耐辐射
142. 酸碱作业场所应选用()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指令标志”
A. A.“当心腐蚀”和“必须穿防护靴”
B. B.“禁止烟火”和“闲人止步”
C. C.“当心触电”和“小心烫伤”
D. D.“必须戴防毒口罩”和“危险区域”
143.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A. 下风
B. 上风
C. 顺风
144.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主要措施()。
A. 治疗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设备控制/设备防护
B. 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C. 急救措施、防火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设备控制/设备防护
D. 治疗措施、防火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145. 不符合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场所的条件是()。
A. 在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悬挂明显疏散标志牌
B. 危险物品的车间、仓库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C. 员工宿舍设有紧急疏散的出口
D. 为了保证安全,晚间锁住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
146. 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
A. A.5米
B. B.10米
C. C.15米
147.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净高度均不应小于()。
A. A.5米
B. B.4米
C. C.2米
148. 存物品堆垛之间,以及堆垛与墙、梁、柱之间均留有()m的安全距离。
A. A.0.75
B. B.1.00
C. C.1.2
149. 压力表应指示灵敏、刻度清晰、铅封完整,且在()内使用。
A. 检验周期
B. 保质期
C. 有效期
150. 安全阀应铅封完好,动作灵敏、可靠,定期();介质应排放至安全的地方。
A. 维修
B. 校验
C. 更换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