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语言研究中,应该向所有参与者说明研究的意义,目的,方法和潜在风险。
3. 儿童作为语言研究对象的前提是必须取得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口头知情同意
4. 在某些情况下,语言研究可以忽略参与者的匿名性要求
5. 所有收集到的数据必须安全存放,并在研究结束后销毁。
6. 必须用参与者的母语向所有语言研究的参与者解释详细的研究流程
8. 参与者有权在任何时候退出研究,且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12. 在涉及实验组和对照组参与者分配的语言研究中,研究者有权选择是否随机分配参与者,无需说明理由。
13. 语言研究中,与儿童作为参与者的合作风险和与成人作为参与者的合作风险差不多
15. 研究者在统计分析阶段可删除异常值以优化结果显著性
16. 语言研究中的研究者利益冲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忽略
17. 在投稿论文中,研究者可以公开自身身份(实名)
21. 授课老师邀请学生参加语言研究,学生可以获得课程加分(如:总成绩的10%)
22. 因社会因素(如:疫情)可适度忽略语言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23. 为了收集真实数据,可以向参与者隐瞒研究目的,无需事后解释。
24. 在时间紧迫的投稿周期内,研究者有必要简化数据验证步骤(如省略数据清洗)以加快发表进程。
25. 当研究进度严重滞后时,研究者可以简化伦理审查流程
26. 在竞争激烈的高影响力期刊投稿中,研究者可以适当调整数据筛选标准以提高研究结果的显著性。
27.如果语言实验可能引发参与者轻微心理压力(如:回忆创伤性语言经历),但能帮助研究者解决重大社会问题,我会支持这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