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1. 您的基本信息
男
女
2. 您所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3. 你认为劳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如何?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太重要
完全不重要
4. 您如何看待“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吗?
完全赞同
比较赞同
中立
比较不赞同
完全不赞同
5. 您对日常劳动(如宿舍打扫、劳动实践基地种植活动等)的态度更接近以下哪种?
享受劳动过程,感到充实
视为义务,但完成后有成就感
偶尔抱怨,但能接受
感到枯燥,尽量逃避
6. 您平均每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打扫、洗衣、志愿服务等)的频率是?
每天一次
每周3–4次
每周1-2次
几乎不参与
7. 您所在学校是否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
是
否,但有相关讲座或活动
否,完全没有
8. 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是否包括以下方面
劳动价值观与职业素养理论
专业相关劳动技能知识(如设备操作规范、行业安全标准等)
劳动法律法规与权益保护
劳动实践活动
其他
9. 您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如何
非常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一般
不太重要
不重要
10. 您参加过以下哪种类型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校内实践基地劳动
校园基础劳动(教室/宿舍打扫、校园绿化维护等)
专业相关劳动(如工程实训、机房维护、护理模拟操作等)
校企合作实习实践(企业顶岗实习等)
社会服务性劳动(社区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
创新创业类劳动(如专业相关项目实操、技能竞赛等)
其他
11. 您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学校强制要求
为获得学分或奖励
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锻炼体质
缓解学习压力,调解情绪
对劳动本身感兴趣
12. 在劳动实践中,您认为最大的收获是
专业技能的提升
职业责任感的增强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提升抗压能力和放松心情
对自身职业定位的清晰认知
其他
13. 您认为劳动教育对您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
显著提升积极情绪(如成就感、自信心)
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如缓解焦虑、增加抗压能力)
无明显影响
偶尔产生负面情绪(如疲劳、挫败感)
明显加重心理负担
14. 如果您在劳动中遇到困难,如(技能不足,体力不支等),您会?
主动解决问题,坚持到底
尝试解决
依赖他人帮忙或降低标准
直接回避任务
15. 在校内实践基地劳动中,您是否感受到以下心理变化
对自然和生命的责任感增强
通过种植/养护成果获得成就感
因劳动周期长产生耐心和坚持力
团队合作中的归属感提升
其他
16. 您认为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应侧重哪些方面
通过劳动实践培养抗挫能力
在劳动中引导职业规划与心理调适
利用劳动成果强化自我认同感
通过团队劳动改善人际关系
其他
17. 您最希望学校增加哪种劳动教育形式
校内实践基地深度利用(如季节性种植、生态循环设计等)
企业沉浸式体验(如短期企业跟岗实训)
专业技能竞赛(如钳工、编程、服务流程比赛等)
职业场景模拟劳动(如虚拟职场、创业项目实战)
劳模工匠讲座与互动(行业榜样经验分享)
其他
18. 您对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建议是
扩大校内实践基地规模或功能(如自愿选择种植种类)
将实践基地劳动与专业课程结合(如专业科研实践)
加强劳动实践成果展示与分享(如收获节、成果展览)
邀请农业专家或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践基地劳作
其他
19. 您希望劳动教育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以系列实践活动形式开展丰富的创意劳动,放松身心
在劳动教育中渗透职业规划,缓解焦虑
结合数字化,创新劳动教育形式
通过团队协作劳动,改善人际关系
结合兴趣导向开展种植,缓解学习压力
定期展示劳动成果强化自我认同感
其他
20. 您是否愿意在未来(如:工作后)主动承担更多劳动责任?
非常愿意
视情况而定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