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中级工程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您好!为系统优化芯片工程师培训体系,精准匹配技术发展与职业成长需求,特开展本次调研。问卷匿名填写,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与方案设计。感谢您的参与!
一、单选题(每题请选择1个最符合的答案)
1. 1. 您目前从事的芯片设计核心技术领域是(单选):
A. 数字电路设计
B. 模拟/射频电路设计
C. SoC/APA架构设计
D. 低功耗设计技术
E. 先进制程技术
F. 工艺可靠性与失效分析
G. 封装与测试技术
H. 验证方法学
I. EDA工具高级应用
J. Python/Matlab应用
K. AI与芯片协同设计
L. Chiplet/3D封装技术
2. 2. 您认为当前最需要提升的技术短板是(单选,限选表格内领域):
A. 数字电路设计
B. 模拟/射频电路设计
C. SoC/APA架构设计
D. 低功耗设计技术
E. 先进制程技术
F. 工艺可靠性与失效分析
G. 封装与测试技术
H. 验证方法学
I. EDA工具高级应用
J. Python/Matlab应用
K. AI与芯片协同设计
L. Chiplet/3D封装技术
3. 3. 您目前的EDA工具熟练程度(单选):
A. 精通
B. 熟练
C. 基础
D. 未接触
4. 4. 您希望培训内容更侧重(单选):
A. 前沿技术深度解析
B. 工程实践案例
C. 跨领域融合
D. 软技能提升
5. 5. 您所在团队/公司的芯片设计主要应用领域是(单选):
A. 消费电子(手机、平板等)
B. 汽车电子(自动驾驶、车载系统等)
C. AI/数据中心(GPU、TPU等算力芯片)
D. 工业控制(传感器、MCU等)
6. 6. 您最近一次参加与芯片设计相关的培训是在(单选):
A. 最近3个月内
B. 最近3-6个月
C. 最近6-12个月
D. 超过1年未参加
7. 7. 您认为培训后技能的实际应用率(即所学内容用于解决工作问题的比例)约为(单选):
A. 80%以上
B. 50%-80%
C. 20%-50%
D. 20%以下
二、多选题(可多选,最多选择3项核心需求)
8. 8. 您认为未来1-3年最值得投入培训的技术领域是(多选,):
A. 数字电路设计(高算力芯片架构、缓存一致性协议等)
B. 模拟/射频电路设计(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毫米波通信电路等)
C. SoC/APA架构设计(异构计算架构、片上网络NoC设计等)
D. 低功耗设计技术(轻量化AI芯片功耗优化、待机模式设计等)
E. 先进制程技术(FinFET/GAAFET工艺特性、3D集成堆叠技术等)
F. 工艺可靠性与失效分析(产线良率提升、ESD防护设计等)
G. 封装与测试技术(混合封装技术、芯片老化测试方法等)
H. 验证方法学(形式验证全流程、硬件加速验证平台搭建等)
I. EDA工具高级应用(自动化脚本开发、多工具协同优化等)
J. Python/Matlab应用(机器学习在芯片设计中的应用、自动化测试脚本等)
K. AI与芯片协同设计(AI模型专用芯片设计、EDA工具AI辅助功能等)
L. Chiplet/3D封装技术(异构Die集成设计、封装级热力学仿真等)
9. 9. 您希望培训采用的形式是(多选):
A. 线下封闭式集训
B. 线上直播+回放
C. 项目实战工作坊
E. 自学平台+导师答疑
F. 认证考试备考
10. 10. 您能接受的单次培训时长是(多选):
A. 半天(3小时以内)
B. 1天(6-8小时)
C. 2-3天(专题集训)
D. 1周(深度项目实战)
E. 不定期碎片化学习(每周2-3小时)
11. 11. 您对培训讲师的核心要求是(多选):
A. 具备丰富的芯片设计实战经验(如主导过量产项目)
B. 熟悉行业前沿技术(如发表过顶会论文或参与标准制定)
C. 授课逻辑清晰(理论+案例结合,避免纯理论灌输)
D. 擅长互动答疑(能针对性解决学员实际问题)
12. 12. 您偏好的培训材料形式是(多选):
A. 结构化文档
B. 录播视频
C. 互动式在线平台
D. 导师一对一指导
13. 13. 跨部门协作中,您遇到的主要技术沟通障碍是(多选):
A. 设计/验证/测试团队对需求理解不一致
B. 不同工具链(如EDA工具、仿真平台)的数据互通困难
C. 技术术语差异(如前端与后端对“时序”的定义不同)
D. 其他(请注明)
14. 14. 您对以下新兴芯片技术的关注程度是(多选,可全选):
A. RISC-V开源架构设计与应用
B. 量子计算芯片架构与算法协同
C. 存算一体芯片(如RRAM/RRAM-based架构)
D. 光子芯片(光信号与电信号融合设计)
E. 其他(请注明)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字数不限)
15. 15. 技术提升诉求:请描述您最希望深入学习的具体技术领域或工具(例如:“希望掌握AI芯片低功耗架构设计”“需提升Calibre DRC签核规则实战能力”)。
16. 16. 培训期望:您认为当前培训中最缺乏的内容是什么?(例如:“缺乏Chiplet设计中的互连损耗仿真案例”“需要AI辅助布局布线的实战教程”)。
17. 17. 挑战反馈:在实际工作中,您遇到的最大技术瓶颈或培训需求未被满足的问题是什么?(例如:“先进制程工艺文档获取困难”“多物理场仿真工具链整合效率低”)。
18. 18. 资源需求:您希望公司/机构提供哪些额外培训资源?(如内部技术知识库、外部专家库、仿真服务器权限等)。
19. 19. 职业关联:您认为本次培训对您的职业发展(如晋升、转岗、参与重大项目)有哪些具体帮助?
20. 20. 时间安排:若培训需占用个人时间(如周末/下班后),您更倾向哪种补偿方式?(如调休、加班补贴、优先参与核心项目等)。
四、补充题(开放性反馈)
21. 21. 请分享1个您在工作中因技术短板导致的具体问题案例(如“因不熟悉先进制程IR-drop规则,导致流片失败”)。
22. 22. 请推荐1门您认为值得加入培训的技术课程(可注明平台/讲师/内容方向)。
23. 23. 您认为培训效果评估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如项目实践验收、技能认证考试、3个月后工作成果跟踪等)。
24. 24. 对本次问卷设计或培训体系优化,您有其他建议吗?(如增加跨公司技术交流、建立学员互助社群等)。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