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安全健康意识与应急技能知识普及竞赛试卷

       安全生产与健康保障是企业发展命脉和职工根本权益。开展职工安全健康意识与应急技能知识普及竞答,以趣味形式提升职工对安全规范、健康防护和应急处置的认知,既守护职工生命安全,也是企业构建安全文化、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请各部、站及时组织所属职工开展试卷答题,形成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的良好企业生态,最终实现企业安全发展与职工个人成长的双向赋能。
基本信息:
部门:
姓名: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无权停止作业。
2.按照高处作业“十不登高”的规定,没有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
3.一旦出现中暑,中暑患者要保持完全静卧,不允许移动。
4.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最重的为十级,最轻的为一级。
5.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职工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时 候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6.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规定,重伤是指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 伤害。
7.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无法救治,病死率达100%。
8.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 事故。
9.脱水是指血糖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 业资格。
二、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第( )次修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3.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会有权要求( ), 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 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 )。
5.劳动者享有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 )权利。
6.《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劳动者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 )。
7.女职工“四期”保护是对女性生理机能变化过程即( )的劳动保护。
8.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 给予( )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9.依据《劳动法》,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 )、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 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10.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 )的伤害。
11.职工负伤后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构不成重伤事故称 为 ( )。
12.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 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 ( ) 和 ( )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3.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 )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事故。
14. ( )是指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 根源或状态。
15.劳动保护是指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 ),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教育 培训、技术、设备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
16.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7. ( )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18.职业安全健康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国际通称,是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 )的统称。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 定享受( )待遇的权利。
20.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 )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2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    )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

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22. (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23.劳动能力鉴定主要是指( )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24. 《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保护劳动者 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5.劳动保护所包含的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26.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 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7.职业健康监护对从业人员来说是一项预防性措施,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是用人单 位必须对从业人员承担的义务。其主要内容包括( )。
28.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每人1份,企业应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 内容不包括( )。
29.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 )。
30.在生产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明显和严重,国家已将手臂振动病列为职业病。下列 作业中,不属于产生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是( )。
31.高频电磁场的主要防护措施有( )。
32.生产过程中,非电离辐射主要有:( )、红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激光等。
33.强烈的( )辐射作用可引起皮炎,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有时可出现小水泡和水肿,并 有发痒、烧灼感。
34.生产性粉尘是指在( )中形成,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35.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气温在( )℃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 ( )℃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热作业。
36.下列情形中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为( )。
37.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在( )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38.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 )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9.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 )传染的疾病。
40.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
41.霍乱病人的主要症状不包括( ) 。
42.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为( )的统筹地 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43.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4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
45.鼠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烈性传染病(俗称1号病)。其病原体是( )。
46.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 )三个条件。
47.遭遇火灾时,下列逃生办法不正确的是( )。
48.被毒蛇咬伤后的急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
49.出现头部外伤,采取急救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50.如发现有人员紫外线眼炎,采取安全急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
三、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安全事故中,属于重大事故的是( )。
2.根据《劳动法》,关于妇女、未成年人劳动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
4.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
6.下列对工伤保险的主要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7.《劳动法》规定:职工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 )。
8.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环节是( 。
9.电梯作为一种垂直交通工具,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发生人员被困、坠落等危险事故。电梯 发生故障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10.如发现有人员手指断离,下列急救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