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术app使用调查
1. 您的专业领域是?
医学/生物学
化学/材料科学
计算机/信息技术
工程技术类
其他理工科
人文社科
2. 您目前的身份是?
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教师/研究员
企业研发人员
3. 您的科研活跃度
高活跃(每周阅读5+篇文献)
中活跃(每周阅读2-5篇文献)
低活跃(每周1-2篇或以下)
第二部分:学术信息获取现状
4. 您目前的文献检索工作流程
主要使用1个平台(知网/GoogleScholar等)等信息库
通常需要2-3个平台配合使用
经常需要4个以上平台才能完成检索
主要依赖导师/同行推荐,很少主动检索
5. 您最依赖的学术信息获取方式(按重要性选择前2项)
传统检索平台(知网、GoogleScholar、WOS等)
免费获取平台(Sci-Hub、arXiv等)
国际学术管理平台(ResearchGate、Research Rabbit)等
中文一站式平台(论论 AMiner、小木虫 科研通等)
夸克学术 等中文检索占点
学术公众号/自媒体推送
导师同行推荐
6. 您在学术信息获取中的最大痛点(最多选3个)
需要在多个平台间切换,效率低
文献检索精度不够,找不到想要的内容
难以快速了解某个学者/机构的研究情况
缺少个性化推荐,容易错过相关研究
文献下载成本高或获取困难
移动端使用体验差
社交功能弱,难以发现合作机会
7. 您对目前使用的学术工具组合的总体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没有痛点
比较满意,偶尔有些不便
一般满意,存在一些明显问题
不太满意,经常遇到困难
8. 您认为"按机构查文章、按领域找科研工作者"这类功能
是重要需求痛点,经常有需求无法解决
有一定价值,偶尔会找不到对应的科研工作
需求不强,通过现有工具可以轻松解决
9. 您认为"中文一站式学术平台"相比现有学术工具组合的必要性
非常必要,能解决现有工具的主要问题
比较必要,有一定价值
可有可无,现有工具组合已够用
不太必要,很难超越专业工具
10. 您对论论APP的使用情况
深度使用,基本满足需求
偶尔使用,作为补充工具
试用过,但体验不佳已不再使用
听说过但没有使用
完全不了解
11 您对论论的总体评价
很好,相比现有工具有明显优势
比较好,某些功能有特色
一般,与现有工具差不多
不太好,在核心功能上不如现有工具
很差,存在明显问题,不会再使用
不了解
12. 论论最吸引您的功能是
文献检索比其他平台更精准
整合多种功能,使用便捷
学术资讯推荐质量高
移动端体验好
学术社交功能,查看他人学术主页
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功能 比起其他一站式平台有差距
13.一站式学术平台最应该具备的功能
数据全面,专注提升数据质量和检索精度
个性化推荐最新科研信息
可以按机构/领域汇总研究进展
智能文献管理和ai阅读文献
个人学术画像功能更全面,主动推送潜在合作
优秀的移动端体验
免费文献全文下载
14. 您对中文一站式学术平台的付费意愿
愿意付费,如果功能确实有优势(月费10-30元可接受)
愿意付费,但价格必须便宜(月费10元以下)
不愿付费,免费工具已经够用
不愿付费,即使免费平台较麻烦,仍习惯使用
15. 您认为中文学术平台要获得成功,最需要在哪个方面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中文文献的深度整合和本土化优势
移动端体验好,使用起来简单
更强的AI技术 辅助检索及阅读文献
更完善的学术社交和合作网络
更优惠的价格和免费服务
很难超越国外专业学术知识库
16.在中文科研信息获取方面,您最常用的是哪几个
论论APP
夸克学术
AMiner
小木虫
科研通
科研公众号等自媒体
百度学术
其他
17.您在使用论论时遇到过的主要问题
文献覆盖范围有限
推荐内容不够精准
界面功能不完善
担心数据来源合规性
搜索结果信息错误
无问题
18.您是否介意您的发表结果被app推送给他人
完全不介意,是个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有点介意 希望能选择是否被推送
比较介意 希望不要推送我的,但可以接收主动接受其他人的发表信息
非常介意 不希望任何人的发表结果被平台私自推送
19. 您认为理想的学术信息平台最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20. 如果让您为论论等新平台提一个最重要的建议,您会说什么?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