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表情包是否能准确传达语义?网络交流中的表情理解调查问卷

您好!本问卷为一项基于暨南大学“网络传播概论”课程的学术调研,旨在了解微信聊天中表情包使用与理解之间是否存在偏差或误解。所有问题均为匿名调查,仅用于课堂研究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请放心作答。

问卷大约用时3分钟,共15题,欢迎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填写,您的回答将对本研究极具价值,感谢支持与配合!

基本信息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段:
3. 你平均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是?
表情包使用习惯
4. 你在微信聊天中使用表情包的频率是?
5. 你使用表情包时,主要的用途是?(可多选)
6. 你是否经常根据聊天对象改变使用的表情包类型?
7. 你认为表情包比文字更能表达你的情绪吗?
以下为几个常见表情,请选择你通常理解为的含义:
8. 此题请选“不同意”
9. 😊(微笑)
10. 😂(笑哭)
11. 🙄(翻白眼)
12. 😒(不高兴)
13. 💢(生气图标)
语境对理解的影响
14. 若好友发你“😊”作为回复,你通常认为他/她是在:
15. 你是否有被他人误解自己发的表情意思的经历?
16. 你是否认为“表情包”在微信聊天中有时比文字更容易造成误解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