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万州区产科预防接种门诊新人培训考核试卷(上半年)
(本试卷由单选、多选组成,共40道题,满分100分,70分合格。)
1.卡介苗是:()
A.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B.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C.保持免疫原性,减毒活的牛型结核杆菌。
D.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2.卡介苗的保存和运输方式为()
A.1-10℃冷藏
B.2-8℃避光
C.-20℃冷冻
D.室温存放
3.有关接种卡介苗进针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15°
B.15~30°
C.30~40°
D.60~90°
4.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接种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接种前未充分摇匀
B.注射深度过深
C.接种部位不正确
D.接种剂量过大
5.下面关于卡介苗接种说法错误的是。()
A.接种后发现差错应立即上报,及时处理,处理得当。
B.稀释后静置时菌体不易下沉,使用前无须用注射器来回抽吸。
C.注射前一定要确保儿童是健康状况下方可给予接种。
D.在注射过程中如遇注射剂量不足时,应另打一针。
6.有关卡介苗的预防接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卡介苗需要专项培训后方能上岗。
B.BCG的接种人员如遇特殊情况,可由接种其他疫苗的医生临时替代接种。
C.BCG应避光冷藏保存。
D.BCG采用皮下注射。
7.出生时未接种卡介苗者,≥ 月龄者需做PPD试验,阴性者补种一剂卡介苗。()
A.1
B.3
C.6
D.12
8.按照免疫程序,对 人群不再接种卡介苗。()
A.≥4岁
B.<7岁
C.≥7岁
D.<6岁
9.以下关于卡介苗的接种,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5°角将针头斜面刺入皮内。
B.皮内注射疫苗0.1ml,可见带毛孔的皮丘隆起6-8mm凸泡。
C.注射完毕后,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可用无菌棉球按摩注射部位。
D.原则上接种卡介苗应在儿童左上臂三角肌略下处皮内进行注射。
10.卡介苗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是。()
A.上臂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0.1毫升
B.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1毫升
C.上臂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0.5毫升
D.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5毫升
11. 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
A.传染性肺结核患者
B.隐形感染者
C.初发感染着
D.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12.接种卡介苗的局部异常反应有。()
A.接种处肉芽组织增生
B.瘢痕疙瘩
C.局部淋巴结肿大
D.过敏性皮疹
13.肺结核主要是通过 传播。()
A.消化道
B.呼吸道
C.血液
D.直接接触
14.卡介苗接种途径为 。()
A.皮内
B.皮下
C.肌肉
D.静脉
15.因新生儿健康等因素,未及时接种的婴幼儿可予补种, 可直接补种。()
A.三岁以下
B.1岁以下
C.半岁以下
D.3月龄以下
16.接种含麻成分疫苗可能会短暂抑制PPD反应,接种时可以和PPD皮试在同一天进行,如果PPD皮试和接种含麻制剂不在同一天进行,皮试应该推迟到疫苗接种后 周。()
A.1-2
B.2-4
C.4-6
D.6-8
17.下列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制品分开保存单独发放,杜绝错发错用之可能。
B.不得擅自更改接种方法,以防事故发生。
C.进行品名、剂量、效期三核对。
D.1月龄以上儿童接种前须做结素试验,结素试验阴性才能接种,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强反应发生率。
18.《国家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关于卡介苗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A.早产儿胎龄>31孕周且医学评估稳定后,可接种卡介苗。
B.胎龄≤31孕周的早产儿,医学评估稳定后可接种。
C.与免疫球蛋白接种间隔不做特别限制。
D.以上都正确
19.目前关于卡介苗接种程序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满4岁后若未接种可不补种
B.<3月龄婴幼儿可直接补种
C.卡痕未形成予以补种
D.卡介苗新生儿出生即接种
20.作PPD试验时,局部反应大于多少毫米可判断为阳性? ()
A.2
B.4
C.5
D.10
21.安瓿开启后,卡介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22.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选用_________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
A.2% 碘酊
B.5% 碘酊
C.75%乙醇
D.95%乙醇
23.卡介苗淋巴结反应最好发部位为:()
A.接种同侧腋下淋巴结
B.接种对侧腋下淋巴结
C. 接种同侧锁骨上淋巴结
D.接种对侧锁骨上淋巴结
24.错误将卡介苗进行皮下和肌肉注射后,下列哪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A. 无异常
B. 发热
C.局部红肿热痛
D. 局部严重反应:长时间硬结、化脓、溃疡
25.以下关于卡介苗预防接种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
B.是接种后有皮肤标志(卡痕)的疫苗。
C.在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结核病方面有相当功效,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
D.卡介苗能防止结核再感染。
26.接种时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开展“三查七对一验证”,其中“七对”不包括:()
A.受种者身份证或出生证明
B.疫苗品名
C.疫苗规格、剂量
D.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27.预防接种应准备的药品器械 ,以下正确的是? ()
A.消毒棉签、碘酒、安全盒(锐器盒、毁形器)、1:1000 肾上腺素等。
B.消毒棉签、75%乙醇、安全盒(锐器盒、毁形器)、1:1000 肾上腺素等。
C.消毒棉签、碘伏、安全盒(锐器盒、毁形器)、1:1000 肾上腺素等。
D.消毒棉签、70%乙醇、安全盒(锐器盒、毁形器)、1:1000 肾上腺素等。
28.接种时应严格执行安全注射,以下错误的是?()
A.应查验一次性注射器的外包装袋是否破损,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一次性注射器具。
B.将一次性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的容器内。
C.一次性注射器具注射完毕应回套针帽。
D.一次性注射器必须由证照齐全的单位生产,使用前要检查包装和注射器是否完好、针头是否锐利。
29.接种记录应当保存至疫苗有效期满后不少于多少年备查?()
A.1 年
B.2 年
C.3 年
D.5 年
30.关于使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开展接种工作描述不正确的是?()
A.接种前需要进行疫苗登记
B.所有疫苗均需进行扫码出入库
C.接种时需扫描疫苗追溯码
D.扫码接种主要是指扫描受种对象的条码或二维码
31.关于皮内接种法操作错误的是?()
A.吸取 1 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消毒液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
B.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10~15度角刺入皮内。
C.左手拇指固定针管,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皮丘。
D.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 180度角后拔出针头 ,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部位片刻。
32.如何正确开启疫苗?()
A.将疫苗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底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 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在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B.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 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住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C.将疫苗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体部,用 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镊子敲开安瓿。
D.将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体部,再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干棉球包住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33.关于疫苗外观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摇不散块状物时,需用振荡器多次振荡后使用。
B.疫苗如冻结,应放置温水中缓慢解冻后使用。
C.安瓿有裂纹但未破裂时可使用。
D.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时不得使用。
3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建立疫苗定期检查制度,重点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A.检查接收文件
B.检查包装
C.检查温度
D.检查有效期
E.检查冷链设备
35.采集受种者基本信息包括:()()
A.受种者姓名
B.受种者性别
C.受种者出生日期
D.受种者身份号码等个人基本信息
E.如受种者是儿童,还需要填写父亲姓名、父亲联系手机、母亲姓名、母亲联系手机、出生医院、出生体重、出生证号。
36.目前,我国规定哪类人群必须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A.新生儿
B.青少年
C.大学生
D.老人
37.哪类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后,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者的比例最高?()
A.新生儿及婴幼儿
B.青少年
C.大学生
D.老人
38.HBsAg(+),HBeAg(+),此乙肝患者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获得了免疫力
B.无传染性
C.有传染性
D.乙型肝炎恢复期
39.阻断母婴乙肝传播的有效方法是以下哪项?()
A.新生儿出生后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B.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C.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
D.禁止母乳喂养
E.抗病毒治疗
40.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A.乏力
B.恶心、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C.黄疸
D.右上腹痛
E.蜘蛛痣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