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境下人工智能工具对汉语语言习惯影响调查问卷

您好!本问卷旨在调查英语语境下的 AI 工具(如 ChatGPT、Grammarly 等)对高中生的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感谢您的支持!

一,基本信息

1,性别:
2,年级:
3,英语成绩排名:
4,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5,英语学习年限:
6,英语输入场景(可多选):
7,母语家庭环境:
8,使用AI工具的年限:
9,常用AI工具(可多选):
10,AI工具使用场景(可多选):
11,输入语言偏好:
二、人工智能工具使用强度量表(请根据使用频率选择,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

12,我每周使用AI工具辅助英语学习的频率很高。
13,我在英语写作、翻译任务中依赖AI工具的帮助。
14,我会主动使用AI工具检查英语语法错误。
15,我认为AI工具对提升英语成绩非常有效。
16,没有AI工具时,我完成英语作业的效率会降低。
17,我每天至少使用一次AI工具进行英语学习。
三、语言认知依赖感量表(请根据对AI工具的信任程度选择,1=“强烈不同意”,5=“强烈同意”)
18,我相信AI工具提供的语言建议是正确的。
19,我习惯按照AI工具的提示调整自己的英语表达。
20,即使我对AI建议的语句有疑问,我也会优先采纳。
21,我认为AI工具比老师更能精准纠正我的语言错误。
22,不使用AI工具时,我会担心自己的英语表达不规范。
23,我已经形成了“先让AI检查再提交”的学习习惯。
24,当AI建议与教师讲解冲突时,我更倾向采纳AI的意见。
25,没有AI工具时,我会感到英语学习焦虑。
26,我会不自觉地用AI的语言逻辑思考汉语表达。
四、语言习惯变迁量表(请根据汉语表达中的变化选择,1=“从未出现”,5=“频繁出现”)

27,我在汉语写作中会不自觉使用英语词汇(如“尴尬”用“awkward”)。
28,我的汉语句子结构偶尔出现英语语序(如“这本书,我刚买的”→“This what book I bought”)。
29,我发现自己更倾向于使用短语式的汉语表达(如省略虚词或关联词)。
30,我会借用英语语法规则构造汉语句子(如被动语态使用频率增加)。
31,他人评价我的汉语表达“有翻译腔”。(如“周末我和朋友讨论了电影。”,我会说“在周末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们进行了一次关于电影的讨论。”)
32,我在口语交流中会混合使用中英词汇(如“这个project需要deadline”)。
33,我发现自己解释概念时更倾向于使用西式逻辑(如先结论后论证)。
34,我在汉语学术写作中使用“框架(framework)”“范式(paradigm)”等译介词。
35,我在日常对话中使用“打卡(check in)”“闭环(closed-loop)”等中英杂糅词汇。
36,我在汉语中使用“被动态+抽象主语”(如“该问题被重视”)的频率增加。
37,我会用“前置状语+主句”结构(如“在完成任务后,我进行了总结”)。
38,我在汉语论述中先给出结论再展开论证(如“这是最佳方案,理由如下……”)。
39,我从未在汉语表达中使用过任何英语词汇或结构
40,此题请选择数字"3"
五、情景模拟题

41, 当需要表达“事情很复杂”时,你是否会想到用“complicated”而非“复杂”?

42,撰写汉语作文时,你是否会先按英语思路构思再翻译?
43,微信聊天时表达“任务延期”,你是否会用“delay”而非“延迟”?
44,撰写语文议论文时,是否先按“论点-论据-结论”的英文逻辑框架构思?
45,请选择更符合你表达习惯的句子:
六、开放性问题
46,你认为使用AI工具后,自己的汉语表达最明显的变化是:
47,请举例说明你最近一次因AI工具影响而使用的“非典型汉语表达”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您的回答对我们非常重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AI工具对汉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