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井下常见的过电流故障有()。
井下配电系统的主要保护有()保护。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井下供电必须做到的“三坚持”是指()。
井下采掘机械设备常用电压等级有()。
煤矿企业对供电的要求是()。
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神经或肌肉功能的紊乱和电烧伤,主要影响()。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通常用的电压可为()。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打滑的主要原因有()。
某矿一机采工作面采煤机割第二刀时,启动工作后前进25m发生采区变电所总馈电开关跳闸;司机令当班电工去变电所合闸,合闸后采煤机启动工作,前进31m又发生总馈电开关跳闸;司机又令电工去合闸,合闸后采爆机启动工作,前进31m再次发生总馈电开关跳闸;司机再令电工合闸.电工考虑到前述重复跳闸现象,必有故障,便甩掉漏电继电器,拟合闸后检查故障.这时,副司机趁停机去盘电缆,不幸触电身亡.经过,采煤机电缆因受挤刮,绝缘层破裂,导线暴露,形成间断性漏电故障.这是一起下应发生的触电伤亡事故,属责任事故.直接责任人的主要错误行为有()。
某矿综采工作面试运行期间,采煤机工作中电磁启动器跳闸.经查,接触器电磁铁线圈均匀烧毁;更换电磁铁线圈后.经7-8h又发生相同故障;再次更换电磁铁线圈,故障重复发生.工作面其他同型电磁启动器工作正常.经分析,该故障为启动器电磁系统故障.其发生原因可能为()。
某矿一运行中的输送机电动机烧毁,导致电动机烧毁的原因有()。
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
电缆常见的故障有()。
某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经事故调查,瓦斯积聚原因为与采空区隔离煤柱出现多个孔洞;火源为正在检修的电缆启动器,电气操作工打开了接线盒盖扳,煤及矸石落入,产生火花.该事故表明,在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是()。
在水平巷道及倾角在450以下的井巷内,固定敷设的高压电缆应采用()。
立井井筒及倾角在450及其以上的井巷内,固定敷设的高压电缆应采用()。
橡套电缆的修补必须用阻燃材料进行()。
电网中电缆连接存在()等,这些都是造成单相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
某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经查,是由于正在使用的煤电钻接线盒螺栓缺失,未及时处理造成的.其原因是该矿违反了《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关规定()造成的。
某采区电气操作工检修QC83-120电磁启动器,未办理停电手续,带电擅自开盖检修.两手碰触电源接线柱,造成左手严重烧伤.其原因是该电气操作工违反《爆矿安全规程》中相关规定()造成的。
防爆电磁启动器等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
煤矿井下常用的隔爆电气设备有()。
井下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对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有()等内容。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特征有()。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外壳防爆接合面的主要参数有()。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标志符号由()组成。
JDB系列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保护功能有()保护。
()可造成电动机过负荷。
关于对井下电缆的选用,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电缆主芯线截面可依照()原则进行选择或验算。
照明信号综合保护具有()保护功能。
电气设备长期过载会扩展成()故障。
井下照明电气应采用具有()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
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的保护功能有()。
矿井供电系统对电气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
短路电流的大小与()有关。
某矿一机采工作面供电系统发生漏电跳闸.为不影响生产,采区电工私自甩掉漏电保护装置.恢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来,在采煤机割煤时突然发生电缆放炮,造成工作面停产.其原因是该矿违反了《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造成的。
漏电保护方式主要有()。
井下电网可能出现的短路故障有()。
井下保护接地网包括()等。
供电网络中,()可造成短路故障。
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有()。
供电网路中,()均可能会引起漏电故障。
矿井供电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的测定,每()测定1次。
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有()。
井下配电网路校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采用()。
井下配电网路校验开关设备的分断能力采用()。
井下配电网路均应装设()。
某矿采区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因其母线使用多台连接器连接,故检查故障时一般先从中间拆开1台连接器,使用2500V兆欧表分段检查故障的发生范围。
低压配电点或装有()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
过电流是指流过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电流()额定值。
井下电网有故障的线路()强行送电。
煤矿井下要求()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设有良好的保护接地。
每()必须对漏电继电器进行1次跳闸实验。
每()必须对漏电电器进行1次详细的检查和修理。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连接.
设置在其他就近潮湿处的局部接地极可用长度不小于()、直径不小于35mm的钢管制成。
设置在水沟中的()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制成。
()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井下架线电机车常用的是电压等级为250V或550V的()电源。
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应采用“三专供电”,即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
()是指在开关合闸前对电网进行绝缘监测,当电网对地绝缘值低于闭锁值时开关不能合闸,起闭锁作用。
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电压时,低压电气设备上应明显地标出其()。
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中,低压不超过()。
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中,高压不超过()。
过负荷是指电气设备的实际电流值超过了该电气设备的()值,并超过允许过负荷时间。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开关安设地点附近()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使用局部通风机的地点,必须实现()闭锁。
矿井变电所主变压器至少应有()。
通过人体电流不超过30mA的为()电流。
当人体通过()以上交流电流时,就有触电感觉。
各变(配)电所的入口或门口应悬挂()字样的警示牌。
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
从触电危险程度来看,()以上是危险电压。
()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当发现有触电时,首先要()电源或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溜放煤、矸、材料的溜道中()敷设电缆。
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敷设电缆。
某矿使用的橡套电缆发生龟裂,经检查判断,主要原因是因为由于长期()运行,电缆温度过高,造成绝缘老化,芯线绝缘与芯线粘连所致。
某矿一供电线路中,电缆发生相间短路事故并引起着火,经检查分析,其熔断器、过电流继电器等保护失灵,是因短路()产生的高温引起的着火事故。
立井井筒中电缆的外部和悬挂情况检查,每()应由专责电工检查1次.
电缆()耐压试验.应为2倍额定电压加1KV,持续5min不被击穿为合格。
检查电缆绝缘状态,对于1000V以上电缆用()兆欧表测量。
检查电缆绝缘状态,对于1000V以下电缆500V或()兆欧表测量。
电缆连接时,密封圈的宽度应不小于或等于电缆()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
在井下敷设电缆必须悬挂,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电缆悬挂点的间距()3m。
高低压电力电缩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高压电缆泄漏和耐压试验.每年进行()。
不同型的电缆之间()直接连接。
当橡套电缆与各种插座连接时,必须使插座连接在()的一边。
压盘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电缆直径的10%。
高压电缆连接器至少()检查1次绝缘情况。
对操作频繁的电气设备使用的绝缘油,应()个月进行1次耐压试验。
工作面因瓦斯超限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都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以下,方可复电开动设备。
定期检查电组和电气设备的绝缘,并按规定做()试验。
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遵守规定.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把手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良好的绝缘。
电气设备使用的绝缘油的物理、化学性能检验和电气耐压试验,()应进行1次试验。
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由()填写操作票。
井下搬迁、检修电气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时方可验电。
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为()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使用耙装机时,耙装作业开始前,甲烷断电仪的侍感器,必须悬挂在耙斗作业段的()。
低压隔爆开关的触头(铜触头)磨损至原厚度的()、超行程压力低于规定值时,应更换触头。
选择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时,由()确定。
若某矿一电磁启动器停止工作时,保护动作发生跳闸,并且跳闸后不能再次重新启动,经分析可判断属()故障。
选用的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
矿井硐室外严禁使用()低压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有()级。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为660V时,其电气间隙应大于()。
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应采用综合保护装置配电,其保护功能为()。
对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检查周期为()1次。
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装置,应优先采用()。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包括隔爆型等()种。
380V供电线路,其末端电动机端电压偏移允许值为()。
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设有()。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采用真空电磁启动器控制。
井下隔爆电气设备(如异步电动机)对地绝缘电阻和相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接合面的宽度小于()、间隙大于0.5mm以上为失爆。
隔爆外壳裂纹、开焊、严重变形的长度超过(),同时凹坑深度超过5mm为失爆。
电源电压在1140V以上的插接装置,若()电气联锁装置,可以定失爆。
电源电压低于1140V的插接装置,若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联动装置,可以定为()。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为()。
隔爆电气设备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低压电网中的防爆接线盒,应由专人每()进行1次性能检查。
对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使用前必须进行1次跳闸试验。
电磁式过流继电器的灵敏度系数应()1.5。
电动机断相是指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绕组断线.
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各种()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距离。
防爆电器中密封圈材质用肖氏硬度为()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裸露导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安装时,接线前应对装置的绝缘再做1次测定,用500V兆欧表测量高低压倒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安装时,应可靠接地,辅助接地应在主接地()以外处。
矿用爆标符号“d”为()设备。
井下电缆()采用铝包电缆。
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都应使用()橡套电缆。
主芯线截面为35mm2的矿用橡套铜芯电缆,长时允许符合电流为()。
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应使用()。
除在进风斜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之间外,其他地点必须采用()。
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
橡套电境的接地芯线,除用做监测接地回路外,()兼做他用。
井下使用的橡套电缆()采用阻燃电缆。
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严禁装设()。
地面变电所和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有()。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三大保护”是指()。
熔断器()接在被保护的电气电路中。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
保护接地可以使触电电压低到安全数值,减少人身触电电流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程度。
漏电继电器动作电阻值是以()绝缘电阻为基准确定的。
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
井下由采区变电所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
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
井下电气设备电压在36V以上就必须有()。
煤矿井下660V电网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阻值是()。
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要进行测量。
戴上自救器后,如果吸气时感到干燥且不舒服,()。
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员,应立即采用()进行抢救。
利用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抢救伤员时,要求每分钟压胸的次数是()。
带式输送机的启动顺序是()。
必须打牢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
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必须安设能发出停止和启动信号的装置,发出信号点的间距不得超过()。
使用刨煤机采煤,工作面倾角在()以上时,与之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必须装设防滑、锚固装置。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煤层倾角大于()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
使用耙装机时,耙装作业开始前,甲烷断电仪的传感器,必须悬挂在耙斗作业段的()。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裂口不得超过带宽的5%。
带式输送机在松闸状态下,闸瓦间隙不大于();制动时闸瓦与闸轮紧密接触,有效接触面积不得小于60%,制动可靠。
刮板输送机与带式输送机搭接运输,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机头、机尾高度差不大于()。
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转载机启动前一定要发出信号,确定无人在转载机上或附近工作后,先点动开机()次,然后正式启动。
小绞车完好标准要求是:闸带无裂纹、磨损剩余厚度不小于()。
井下电缆长度应符合实际需要,若需要接长,则接头必须符合电缆连接要求,杜绝()。
电缆必须悬挂,在立井井筒中,电缆应由()。
电缆必须悬挂,在水平巷道中,电缆应由()。
防爆性能遗受破坏的电气设备,经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
失爆是指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不传爆性,如缺螺栓、弹簧垫圈、密封圈老化等。
防爆设备引入装置的密封圈的内径与电缆外径间隙不大于1mm。
防爆设备引入装置密封圈的外径与腔室内径间隙不大于3mm。
40kW及以上电动机应采用真空电磁启动器控制。
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每天必须进行1次跳闸试验。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1%时,必须停止用煤电钻打眼。
煤电钻插销的插座应接电源侧,插销应接负荷侧,如接反即为失爆。
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相控制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
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
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应使用专用橡套电缆。
煤矿井下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用的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或MVV铠装电缆。
在低压干线式供电系统中,干线电缆供电的三相电动机越多,根据电阻并联总电阻小的原理可知,干线电缆的电阻就越小。
采区低压电缆可以采用铝芯线。
檬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做监测接地回路外,还可以兼做他用。
井下电缆芯线最小截面一般取不小于10mm2为好。
除用于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外,其他电气设备作保护接地用的电缆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低压电缆可以采用铝芯,但是采区低压电缆严禁采用铝芯。
矿井供电电缆可以用普通橡套电缆。
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的供电线路和电机车架线,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防雷电装置。
高压电动机应设断相保护装置。
熔断器应并接在被保护的电气设备的主电路中。
断相是指三相交流电机的二相供电线路或二相绕组断线。
过电流一般包含短路、欠压、断相三种故障。
检漏继电器应水平安装在适当高度的支架上,并要求动作可靠、便于检查。
外壳接地的目的在于防止电气设备外壳带电。
接地网中,任一局部接地极处测得的接地电阻,就是接地极上反映出的接地网总阻值。
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接成一个总接地网。
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受潮或进水,会造成对地绝缘电阻下降,一般不会漏电。
电缆和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会使绝缘老化而造成漏电。
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主接地极可在主、副水仓中共设1块。
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
当熔断器作为电力干线保护时,熔体的选择按照公式IR=ΣIe/1.8~2.5+IQe进行计算。
过负荷又称为过载,是指实际流过电气设备的电流超过了其额定电流,并且过负荷的时间超过了允许时间。
局部接地极可以临时插到煤帮里。
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得越过30A。
电源电压在1140V以上的插接装置可以没有电气联锁装置。
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的测定,每季进行1次,并有测定数据记录。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扁钢时,要求厚度不小于4mm、截面积不小于100mm2。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镀锌铁线时,截面积不小100mm2。
局部板状接地板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成。
主接地极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成。
在有瓦斯抽采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必须与瓦斯抽采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
压盘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应超过电缆直径的10%。
不同型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路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井下电缆必须量挂,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悬挂点间距不得大于3m。
电缆穿过墙壁部分应用套管保护,并要密封管口。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采区电工在井下可以打开电气设备进行修理。
特殊情况下可以带电检修和移动电气设备。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与移动电气设备。
现场检修电气设备时,拆卸前必须切断电源。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可以不站在绝缘台上。
固定敷设的高压电缆,在进风斜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之间,可以采用铝芯电缆。。
对称负载采用星形连接或三角形连接,在电源线电压相等的条件下,它们的有功功率不相等。
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漏电闭锁是指在开关合闸后对电网进行绝缘监测,起闭锁作用。
漏电保护方式有集中性漏电保护和分散性漏电保护。
接地母线、接地连接线不得使用铝芯电缆。
自轨面算起,井下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应符合: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为1.9m。
采区变电所一般属于二级负荷用户。
频率、最大值相同,相位互差120o的三个交流电称为三相交流电。
按正弦规律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量称为交流电。
发现有人触电,应赶紧帮其脱离电源。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一般关系为U相=U线。
在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放射式电网中,可以安装选择性漏电继电器。
额定电压为380V时,电气设备的最小电气间隙为10mm。
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的电话,应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
安全电压取决于人体电阻和安全电流的大小。
触电死亡事故中,多数是电伤死亡事故。
过负荷时,实际流过电气设备的电流值不超过该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值。
供电系统中短路电流不流经负载。
有故障的供电线路,不准强行送电。
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装设风电闭锁装置。
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低压不应超过660V。
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高压不应超过6000V。
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低瓦斯矿井采掘供电应设置在一起,且简单方便,节约资金。
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检查瓦斯,可以送电。
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电压时,低压电气设备上应明显地标出电压额定值。
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
井下配电变压器在特殊情况下中性点可以直接接地。
当人体触电电流不超过30mA时为安全电流。
煤矿井下供电电压高压不应超过6KV。
煤矿井下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24V。
36V以上为危险电压。
如果127V网络的绝缘水平下降到10kΩ以下时,则应及时采取措施,设法提高网络的绝缘电阻值。
瓦斯电闭锁的作用是:由瓦斯监控系统对掘进工作面的动力电源实行闭锁。当瓦斯浓度达到1.0%时,瓦斯监控器发生警报;当瓦斯浓度达到1.5%时,立即切断掘进工作面内的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风电闭锁的作用是:掘进动力设备工作前应先通风吹散瓦斯。当瓦斯浓度降到0.1%以下时,再开动掘进动力设备;由于故障原因局部通风机停止通风时,掘进动力设备也同时停电。
杂散电流可引起电火花,其电火花能引起瓦斯爆炸,但不会引起煤尘爆炸。
在井下可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
机电设备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和调整,可由电气维修或其他人员进行。
在检修高压电气设备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监护人必须始终在现场。
造成电气设备短路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的绝缘受到破坏。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需检修的电气设备停电后,就可以开盖检修。
检修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停电、放电、验电制度,并悬挂标志牌。
每周检查1次移动电气设备橡套电缆的绝缘。
每季度检查1次固定敷设的电缆绝缘,每周由负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和悬挂情况。
检修电气设备,要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
电动机一相线圈接地漏电,电动机的温度就会超限。
具有隔爆外壳的防爆电气设备称隔爆型电气设备。
只要对电动机绕组的接线做Y-△或△-Y变换,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就能适应2个电压等级。
井下使用多空腔的防爆电气设备,不允许有联通的情况。
防爆接合面用的紧固螵栓和螺母必须有防松装置。
防爆设备的总标志是KB。
煤矿井下出现的“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都称为失爆接头。
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工作,由防爆设备检查组全面负责,集中统一管理。
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不传爆性就是失爆。
电动机不宣频繁启动,因启动电流大会使电机过热而烧毁。
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失灵后,不准送电。
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电压释放保护。
煤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按使用场所、设备类型可选择为矿用一般型或矿用防爆型。
煤矿井下使用的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非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隔爆接合面上伤痕深度不超过0.5mm,投影长度不超过接合面长度的50%,修补后仍可以使用。
防爆电气设备连接器内腔表面不得涂漆。
防爆电气设备密封圈的单孔内可以穿进多根电缆,不为失爆。
电动机断相不会引起设备过负荷。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