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中考试

您的姓名:
1.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2. 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3. 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4. 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5.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6.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 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7. 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8.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 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9. 成语“朝秦暮楚”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10.最近,电视剧《卧薪尝胆》被多家电视台播放。该剧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
1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
12.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13.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14.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汉字是
15.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也修筑了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它是
16.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它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
17. 他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首创私学,实行教育公平;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是
18.下列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值得我们利用和借鉴的法家主张是

19下图中,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2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在诗中称颂的“秦王”是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 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
(2)材料中的“周平王东迁”之后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2分)
(3)后来,晋国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2分)
(4)秦始皇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2分)统一于何时?(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材料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1)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分)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
(2)战国时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2分)
(4)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孔子同一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桀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卫鞅在秦国的变法。
(1)材料中的“变法”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写出其中任一项内容。(2分)
(2)根据材料二,请指出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秦国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
(3)对该变法的评价,刘鹏和王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请问: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原则是什么?(2分)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