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直播现象调查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
B. 18-25岁
C. 26-35岁
D. 36-50岁
E. 51岁以上
3.您所在城市级别:
A. 一线城市
B. 新一线城市
C. 二线城市
D. 三四线城市
E. 乡镇及农村
4.您每月观看直播电商的频率:
A. 几乎每天
B. 每周3-5次
C. 每周1-2次
D. 每月1-3次
E. 从不观看
5.您常观看的直播类型(可多选):
A. 农产品/地域特产
B. 美妆护肤
C. 服饰鞋包
D. 家居用品
E. 公益助农类
F. 其他
6.您在直播里下单的主要根由:
A. 商品价格蛮实惠
B. 信赖直播间当中的主播
C. 商品恰好符合当下需求情况
D. 因直播间互动氛围佳而被带动
E. 存在同情的心理,支持“助农”“公益”活动
F. 其他
7.您认为直播电商里啥算“诚信缺失行为”?
A. 在视频及直播里面营销虚假人设(好似:伪称贫困身份、夸张公益效果
B. 商品生产地造假(如:所宣称的该商品实际上为外地代工)
C. 商品品质跟宣传对不上(像:商品检测未达合格标准)
D. 伪造销售数据(如:进行刷单活动、伪造销售成绩/好评)
E. 鼓吹公益承诺(如:未达成、捐款走向不公开)
F. 售后服务虚假(如:实际驳回“七天无理由退货”、售后失联状况)
G. 价格虚高(如:直播价高于平日里的价格、虚构商品原价)
H. 其他
8.您在直播购物中是否遇到过上述诚信问题?若有,最常见的是(可多选):
A. 是,________(对应上题选项)
B. 否
9.您认为最影响消费信任的诚信缺失行为是():
A. 人设造假
B. 商品欺诈
C. 数据造假
D. 公益承诺造假
E. 售后缺位
10.您是否了解“凉山阿泽”虚假直播事件?(若不了解,可简述事件后再作答)
A. 非常了解
B. 一般了解
C. 听说过
D. 不了解
11.您认为“借公益/助农名义造假”与普通虚假直播相比,危害更大吗?原因是(可多选):
A. 是,损害地域品牌(如“凉山农产品”信誉)
B. 是,消耗公众对公益的信任
C. 是,利用同情心,欺骗性更强
D. 否,本质都是欺诈,危害无差异
E. 不清楚
12.您认为直播电商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按重要性排序):
A. 法律不完善(对新兴直播形式界定模糊,处罚力度弱)
B. 平台审核宽松(重流量、轻内容真实性,算法推流不合理)
C. 行业无自律(缺乏统一诚信标准,恶性竞争)
D. 商家/主播短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信誉)
E. 消费者难以验证信息(如:无法核实产地、捐款记录)
F. 维权成本高(投诉流程复杂、举证难)
G. 其他
13.您认为平台对“助农”“公益”类直播应承担哪些责任?(可多选)
A. 核验主播人设真实性(如:贫困证明、公益资质)
B. 审核商品溯源信息(如:产地证明、质检报告)
C. 监督公益承诺兑现(如:要求主播公示捐款记录)
D. 建立“诚信档案”(公开主播违规记录)
E. 对受骗消费者先行赔付
F. 其他
14.对以下监管措施的支持度如何?(1=非常不支持,5=非常支持)
措施
支持度(1-5)
法律明确“人设欺诈”“公益造假”的处罚条款(如:罚款、刑事责任)
平台建立“公益直播白名单”(需政府/公益机构认证才能使用标签)
强制商品贴“溯源二维码”(扫码可查产地、供应链)
行业协会设立“直播电商诚信黑名单”(跨平台共享)
主播需参加“诚信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开播
15.若“助农”直播满足以下哪些条件,您会更信任?(可多选,按重要性排序)
A. 有政府/村委会官方背书(如:出具合作证明)
B. 商品可扫码溯源(产地、种植/加工过程)
C. 公益捐款流向实时公示(如:对接公益平台可查)
D. 主播身份信息公开(如:真实姓名、所在地)
E. 第三方机构(如媒体、消费者协会)实地探访验证
F. 其他
16. 16.您觉得怎样能让公众对“助农”“公益”类直播重拾信任,最要害的措施是:________
17. 17.您对规范直播电商诚信这方面还有别的建议不?________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