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我们正在开展 “红色文化助力石泉村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 专题调研。您的宝贵意见对石泉村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问卷匿名填写,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9-30岁
31-45岁
46-60岁
60岁以上
2. 您的性别:
男
女
3. 您的身份是?
石泉村本地户籍村民
在石泉村外来务工/定居人员(居住1年以上)
石泉村村两委干部或镇派驻村干部
在石泉村从事红色文化相关工作(讲解员等)
游客/红色教育参与者(近期到访过石泉村)
在石泉村有业务的企业/社会组织代表
其他:
4. 您在石泉村的居住/联系情况:
本地出生并长期居住
居住10年以上
居住5-10年
居住1-5年
临时到访(游客、调研者等)
5. 您的主要职业/状态:
务农
本地务工(非农)
个体经营(农家乐、小卖部、民宿等)
村干部/基层服务人员
学生
退休
红色文化相关从业者(讲解、文创等)
其他:
6. 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本科
硕士及以上
第二部分:红色文化认知与参与现状
7. 您对石泉村以下红色资源的了解程度如何? (1=完全不了解 → 5=非常了解)
1
2
3
4
5
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
红军烈士墓
邱石坝红军宿营地
红军历史步道(10公里)
8.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石泉村红色文化?
村广播/宣传栏
本地讲解员/村民口述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
本地公众号(如“綦江发布”“红魂小镇”“魅力石壕”)
村里/镇上组织的红色活动
学校/单位组织的参观
旅游宣传资料
其他:
9. 您参与石泉村红色文化活动的频率:
每周多次(深度参与者)
每月1-2次(参观、听讲座等)
每年几次(大型活动/纪念日)
几乎不参与
10. 您是否参与过红色文化相关经济活动?
经营红色主题民宿/农家乐
制作/销售红色文创产品
在红色景点就业
组织红色研学活动
未参与任何经济活动
其他:
11. 您认为石泉村红色资源开发程度如何? *(1=非常不足 → 5=非常充分)*
1
2
3
4
5
遗址保护修缮状况
展示讲解水平
旅游吸引力
对本地产业带动作用
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提升石泉村知名度
第三部分:红色文化对和美乡村建设的影响与现存问题
12. 红色文化对石泉村“和美建设”的作用有多大? (1=没有作用 → 5=作用很大)
1
2
3
4
5
促进邻里互助团结
提升环境卫生/生态保护意识
增强村民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吸引投资/游客/人才
减少矛盾纠纷促进和谐
激发村民参与村务热情
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13. 您是否知道本地利用红色文化解决乡村问题的案例?
红色旅游吸引青年返乡
红军故事推广绿色种植
改善村容村貌
发展集体经济项目
不知道相关案例
其他案例:
14. 当前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资金投入不足
缺乏专业人才
村民参与度低
资源挖掘不深入
开发形式单一
产业融合不紧密
与乡风文明结合不足
生态保护宣传作用未发挥
管理体制不顺畅
品牌同质化严重
其他:
第四部分:优化路径与发展建议
*(请在对应选项 □ 内打√或填写文字)*
15. 深化红色资源开发的建议:
深入挖掘本地红军故事/人物事迹
运用科技手段展示(VR/AR/APP)
打造互动体验项目(情景剧)
开发石泉特色文创产品
加强遗址保护修缮
培训专业讲解员队伍
其他:
16. 加强红色文化与乡村建设融合的建议:
打造“红军粮仓”“红军菜园”农产品品牌
开发“红色研学+生态采摘”路线(结合樱桃、脆红李)
鼓励民宿深度融入红色元素
将红色精神融入村规民约
开展村民红色主题活动(故事会、歌咏赛)
加强青少年红色教育
红色步道周边生态美化
宣传勤俭节约推动绿色生活
组织生态保护志愿活动
推广“红魂劝导队”模式
党员/乡贤带头示范
其他:
17. 完善保障机制的建议:
拓宽资金渠道(政府+社会资本+乡贤)
引进专业人才+培训本地人员
优化管理协调机制(村-镇-部门联动)
建立村民参与激励机制(分红、优先就业)
区域联动开发
加强新媒体营销
其他:
18. 18. 关于红色文化与产业融合,您的具体建议: (例:设计“红色研学+脆红李采摘”一日游;推出“石泉红魂”农产品礼盒)您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9. 您心中“红色文化赋能的和美石泉村”是什么样的? (例:“环境美、邻里亲、红色故事人人传,游客来、村民富,自豪感满家园!”)您的愿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卷结束!
感谢您为石泉村的未来贡献智慧!
调研团队:红色文化助力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课题组
2025年7月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