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辅助”还是“越界代工”——不同人群对使用人工智能的态度
我们是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我们想通过此问卷探究出不同人群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性,从而分析,总结人们如何才能保持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1. 您是什么身份?
学生
上班(无子女)
父母(有子女)
2. 您使用人工智能吗?
使用
不使用
3. 您是如何认识人工智能的?
亲友介绍
视频软件
学校
广告
4. 您每次使用人工智能的时间为多长?
30分钟之内
30分钟-1小时
1-3小时
3小时以上
5. 您使用人工智能的频率为多少?(每周)
1-2次
2-4次
4-6次
6次以上
6. 您使用人工智能的范围是?
工作/学习
新闻时事
与人工智能互动
日常
7. 您更倾向于以下哪种人工智能使用模式?
工具化:人工智能仅执行明确指令
协作化: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同完成复杂任务
代理化:人工智能完全代理人类处理事务
8. 您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解决多少您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0%
10%-40%
40%-70%
70%-100%
9. 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您会怎么做?
询问老师
与同学讨论
直接使用人工智能
将人工智能的解题思路进行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10. 您会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主要依赖于人工智能
以人工智能建议为参考,自助决策
不使用人工智能
11. 您在辅导孩子时遇到问题。您会如何解决?
询问他人
完全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
使用人工智能后有自己合理的判断
12. 如果人工智能消失,对您影响大吗?
没有影响
有影响但不多
有影响
有很大影响
13. 您是否担心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能力退化?
非常担心,应严格限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适度担心,需保持人类主导权
不担心,技术进步必然伴随能力迁移
14. 您是否支持人工智能代替人类思考?
是
否
15. 您希望AI今后可以增加什么功能?
16. 在您看来,人工智能帮助人类时,最不应该跨越的一条界线是什么?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