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考试判断题(全)

您的姓名:
1.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电梯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米。()
2.电加热设备使用时必须有人在场,离开时切断电源。()
3.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予行政处罚。()
4.如果身上着火了,可以通过迎风快跑方法来灭火。()
5.初起火灾的扑救原则包括救人第一、先高层楼后低层楼、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6.灭火器的使用顺序是:提、压、握、拔,以上说法是否正确?()
7.用煤气煮饭时,火被风吹灭,可以用打火机重新点燃。()
8.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油类、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期灭火。()
9.火灾隐患依据是否直接引发火灾危险、间接引发火灾危险、发生火灾时会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发生火灾时会导致火势蔓延而扩大或增加对人身来判定。()
10.‌室内存放超过0.5公斤汽油是允许的。()
11.‌电焊作业需持证上岗且现场需配置灭火器。()
12.‌《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
13.‌未成年人可参与有组织的灭火工作。()
14.‌消防应急照明持续照明时间应≥1.5小时。()
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认火灾后需启动应急广播。()
16.医院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和巡查记录存档时间不少于 一年,其他资料存档时间不少于 5 年。()
17.液氧储罐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机动车辆,周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18.需要时可以在氧气站内灌装氧气袋。()
19.医用气体汇流排间可以设置在室外露天处。()
20.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h 的防火隔墙和 1.5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开向通道的疏散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且应直通室外。 ()
21.消防控制室应实行每日 24h 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 2 人,值班人员应取得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
22. 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h 的防火隔墙,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23.厨房烟道应至少每两个月清洗一次。()
24.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具备相对独立职能;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5.煎药房(室)可以在无人看管的状态下使用明火、燃气、大功率电器等煎药设备。()‌
26.住院病房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对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布置在三层或三层以上,建筑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h 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27.药品应分类存放,乙醇、甲醛、乙醚、丙酮等易燃、易爆危险性药品应设置单独的危险品存放场所。易燃、易爆危险性药品应按危险品的分类原则分类隔离存放,禁止储存在地下室内,不应与其 他药品混存。()
28.导诊、挂号、收费、取药等部位应结合出口位置分区布局,避免人员过度集中和人员流向单 一出口,造成疏散困难。
29.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使用艾条、火罐、火龙罐等明火时,如果已熟练掌握点火、操作中、操作后灭火方法,可以无需远离可燃物。()
30.手术部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1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至少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31.液氧储罐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示,周围20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机动车辆。医疗机构周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32.消防控制室应实行每日8h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值班人员应取得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
33.在冬季每天要对消防储水设施进行室内温度和水温检测,当结冰或室内温度低于 5℃时, 应采取确保不结冰和室温不低于 5℃的措施。()
34.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不应少于4人,设站长、副站长、消防员等岗位。()
35.建筑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严禁占用和阻塞疏散通道、锁闭和遮挡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救援窗口上不应安装栅栏。()
36.具有易燃物等较高危险性场所为一级动火部位,动火证有效期不得超过24h。()
3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仅有消防控制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泵等。()
38.当手术部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每个防火分区内应设置一间避难间。()
39.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严禁占用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内不得加设病床。()
40.药品库房内可以设置休息室、值班室。()
41.药品库房内宜采用低温照明灯具。()
42.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43.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
44.室内消火栓箱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或其他损坏,每1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
45.供水系统上所有的控 制阀门均应采用铅封或锁链固定在开启或规定状态。每月应对铅封、锁链进行一次检查。()
46.每月应对消防水池、高位水箱、高位水池等消防水源设施的水位等进行一次检测,消防水池(箱)玻璃水位计两端的角阀在不进行水位观察时应常开启。()
47.使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的消防水泵, 每周检查储油箱的储油量,每年应手动启动柴油发电机一次。()
48.建筑的室外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49.入冬前,消火栓外表油无脱落,无锈蚀,代表消火栓的防冻设施完好。()
50.消火栓井周围及井内不得积存杂物。()
51.地下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要保持室外消火栓配套器材和标志的完整有效。()
5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保护区域内可以存在吊顶装修,或者新增装饰物、隔断、高大家具以及其他障碍物。()
53.气体灭火系统贮存容器内的压力、气动型驱动装置的气动源的压力是否小于设计压力的9%。()
54.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 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
55.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对排烟防火阀、防火阀、排烟阀(口)、送风阀(口)进行自动和手动启动试验。()
56.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全部防烟排烟系统进行一次联动试验和性能检测,其联动功能和性能参数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57.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保持系统连续正常运行,不得随意中断。()
58.定期使系统进行自放电,更换应急放电时间小于10min(超高层小于20min)的产品或更换其电池。()
59. 系统内的产品寿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达到寿命极限的产品应及时更换,当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的表面亮度小于15cd/㎡时, 应马上进行更换。()
60.每月检查消防应急灯具、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控制器的状态, 如果发出故障信号或不能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应及时检查电池电压,如果电池电压过低,应及时更换电池。()
61.每季度应用自动或手动的方法, 检查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是否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抽检数量不小于总数的5%。()
62.消防电梯的迫降功能不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63.每年应用专用检测仪器对所安装的全部探测器和手动报警装置试验至少一次。()
64.灭火器应设置在易被发现和便于取用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65.确需设置在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 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醒目标志。()
66.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应上锁防盗。()
67.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亦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68.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69.日常检查中,发现存在机械损伤、明显锈蚀、灭火剂泄漏、被开启使用过、达到维修年限的灭火器,建筑使用管理单位及时按照规定程序报修。()
69.手提式、推车式水基型灭火器出厂期满3年,首次维修以后每满2年保修。()
70.手提式、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出厂期满 5 年,首次维修以后每满 2 年保修。()
71. 送修灭火器时,一次送修数量不得超过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总数量的 1/4,超出时,需要选择相同类型、相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替代,且其灭火级别不得小于原配置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72.筒体锈蚀面积大于或等于筒体总表面积的1/3,表面有凹坑的灭火器,应报废处理。()
73.不能确认生产单位名称和出厂时间,包括铭牌脱落,铭牌模糊、不能分辨生产单位名称,出厂时间钢印无法识别等的灭火器应报废处理。()
74.采用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方式处理的灭火器可继续使用。()
75.符合下列情形的 应予以报废处理:出厂时间达到或超过下述规定的最大报废期限、水基型灭火器出厂期满6年、干粉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出厂期满 10 年、二氧化碳灭火器出厂期满 12 年。()
76.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每一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77.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明确组织机构,包括以下内容:
指挥员:消防救援队伍到达之前指挥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
通信组:报火警,求救援。
疏散组:组织引导人员疏散。
救援组:救援不能自行疏散的病人。()
78.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避免造成恐慌而引发踩踏等安全事故。()
79.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保安人员及报警部位最近工作人员持通信工具、灭火 器和防毒面具,迅速赶到报警部位核实火情。()
80.火情核实后,应立即确认系统联动控制装置处于自动状态,准备好各楼层的平面布置图。同时,立即拨打电话“ 119”,向消防救援部门报警,说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地点、起火部位、联系电话、燃烧物质等基本情况。()
81.消防救援队伍没有到达现场时,应组织所有在场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灭火、救援、疏散。()
82.消防救援队伍到场后,值班领导应主动汇报现场情况,协助消防救援队伍做好警戒、疏散、灭火、配合、救护等工作。()
83.疏散和抢救人员的主要途径是医院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在发生人流堵塞的情况下,应迅速安排人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疏散或避难。()
84.当入口受到烟雾或高温的威胁时,应采用消防卷盘或水枪降温等方式,保护疏散人员安全。()
85.屋顶发生局部塌落时,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任何人员均可利用水枪掩护深入火场,救助被困人员。()
86.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87.所有用电设施和用电设备必须明确管理部门及责任划分。用电设施和用电设备宜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
88.安全用电必须坚持定期检查制度,各安全负责部门及有关部门,应每年组织 1~2 次全院用电安全检查,各部门每月要进行一次检查并上报检查结果。()
89.医护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用电意识,自觉做到安全用电,防止因用电不当引起触电或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科室工作人员要熟知所在科室用电设备和电器。()
90.禁止科室和个人私接、乱拉导线或安装用电设备,任何部门均不得自行接线接电。()
91.多台设备共用拖线板时,可以串接拖线板使用。()
92.科室(病区)可以使用电饭锅、电磁炉、电水壶、取暖器等大功率电器。()
93.禁止在输电线路上悬挂任何物品。()
94.医疗设备应注意防潮,放置在通风干燥处。电源插板应远离地面和水源。()
95.采购医疗设备前仅需向变配电系统管理部门报备,无需评估用电负荷安全。()
96.对室内照明、插座、插头定期巡视,有无松动、腐蚀或导线是否残旧和老化、外漏以及私自外接电源的情况,如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有关部门报修(病房内禁止患者私自使用电器)。()
97.电气设备周围应与可燃物保持0.5m以上的间距,金属外壳必须根据技术条件采取保护性接地措施。()
98.床头医用的电源,可以使用除抢救设施以外大功率电器。()
99.在发热门诊内,应控制室内温湿度,实现房间内负压及通风换气,并防止交叉感染。()
100.排风机组过滤器每月更换一次,更换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密闭收纳喷洒消毒液按医疗垃圾处理并记录。()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