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中医题
一、单选题(80 道)
1.五脏是指()
A.心、肝、胆、肺、肾
B.心、肝、脾、肺、肾
C.心、肝、胆、脾、肾
D.心、肝、脾、胃、肾
2.六腑指的是()
A.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B.心、肝、脾、肺、肾、胃
C.心、膀胱、胆、脾、肾、三焦
D.心、肝、脾、胃、肾、胆
3.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
B.预防为主与调养结合
C.治病求本与扶正祛邪
D.以上都是
4.“治未病”强调的是:()
A.疾病治疗为主
B.早期诊断
C.预防疾病发生与发展
D.病后康复
5.下列不属于中医“四诊”的是:()
A.望诊
B.切诊
C.听诊
D.问诊
6.“舌为心之苗”是指哪一脏腑的功能在舌上有反映?()
A.心
B.肺
C.肝
D.脾
7.属于“五色”中“青”的主病是:()
A.寒证
B.热证
C.湿证
D.瘀血
8.下列哪项属于阳虚体质的主要表现?()
A.怕冷,四肢不温
B.易上火,口干咽燥
C.大便干燥
D.小便黄赤
9.五行相生关系中,“土”生:()A.木
B.火
C.金
D.水
10.下列属于“七情”之一的是:()
A.喜
B.思
C.恐
D.以上都是
11.中医认为“肺主气”,其外合:()
A.皮毛
B.鼻
C.口
D.舌
12.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情志调节
B.消化吸收
C.气机调畅
D.以上都是
13.中医“肾藏精”,其华在:()
A.发
B.齿
C.骨
D.以上都是
14.下列属于“六淫”之一的是:()
A.风
B.火
C.暑
D.以上都是
15.“风性善行而数变”说明风邪致病的特点是:()
A.易侵犯上部和肌表
B.病位游走不定
C.发病急,传变快
D.容易伤津耗气
16.下列属于“痰饮”范畴的是:()
A.痰湿
B.饮停胸胁
C.水肿
D.A 和 B
17.中医护理病情观察的重点是()
A.症状
B.体征
C.证候
D.疾病
18.下列哪项属于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A.表里
B.寒热
C.虚实
D.以上都是
19.阳盛阴虚的病人常表现为:()
A.畏寒肢冷
B.口渴喜冷饮
C.精神萎靡
D.舌淡苔白
20.“扶正祛邪”适用于:()
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热证
21.中医“汗法”的作用是:()
A.解表发汗
B.清热解毒
C.化痰止咳
D.泻下通便
22.“吐法”适用于:()
A.食积停滞
B.痰涎壅盛
C.便秘不通
D.气滞血瘀
23.中药“麻黄”具有何种功效?()
A.清热解毒
B.发汗解表
C.活血化瘀
D.补气养血
24.“人参”主要用于:()
A.补气
B.养血
C.清热
D.泻火
25.下列药物中,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是:()
A.黄连
B.当归
C.白术
D.甘草
26.“金银花”主要用于:()
A.清热解毒
B.补气养阴
C.活血止痛
D.化痰止咳
27.中药煎煮时,需“先煎”的药物是:()
A.芳香类药物
B.矿物类药物
C.根茎类药物
D.果实类药物
28.“后下”的药物通常为:()
A.芳香挥发性药物
B.矿物类药物
C.贵重药物
D.胶类药物
29.中药汤剂服用的最佳时间是:()
A.饭前
B.饭后
C.空腹
D.视病情而定
30.中药内服护理中,错误的做法是:()
A.热性病用凉服
B.寒性病用温服
C.健胃药饭后服
D.助消化药饭前服
31.中药外敷的作用是:()
A.活血化瘀
B.解毒消肿
C.温经散寒
D.以上都是
32.“肝气舍于肾”,病人出现()
A.腰膝酸软
B.心气不足
C.尿频尿急
D.两肋胁痛
33.秋季护理要适应()
A.阳气生发的变化
B.阳盛阴衰的变化
C.阳杀阴藏的变化
D.阳气潜藏的变化
34.外疡辨善恶顺逆的临床意义是()
A.判断病情轻重程度
B.判断外疡局部发展是否顺利
C.判断外疡的预后好坏
D.判断外疡的发展阶段
35.艾灸的作用不包括:()
A.温通经络
B.散寒止痛
C.清热解毒
D.扶阳固脱
36.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脘闷腹胀,纳减便溏, 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护治原则为:()
A.温阳健脾,利水祛湿
B.清热利湿,疏理气机
C.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D.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37.拔罐疗法的作用不包括:()
A.通经活络
B.行气活血
C.清热泻火
D.消肿止痛
38.某男,35 岁,某 IT 公司程序员。因工作繁忙,压力过大, 近半年逐渐出现食欲下降,面色萎黄,头晕乏力,失眠,心悸等表现,其病因和病位是()
A.情志抑郁伤及心肝
B.劳神过度,心神虚损
C.思虑太过伤及心脾
D.劳力过度,肝肾受损
39.张女士,45 岁,因长期工作压力大,近期出现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心脾两虚型,下列哪项中医护理技术最适宜()
A.拔罐疗法
B.艾灸疗法
C.刮痧疗法
D.耳穴压豆疗法
40.某女,40 岁。形体偏胖,面色白而欠华,食量较小,喜饮热水,性格内向,动作迟缓,容易疲劳,其体质类型是()
A.偏阳质
B.偏阴质
C.痰湿质
D.气郁质
41.某女,48 岁。经前期头痛,以颠顶为甚,易恼怒,其病变相关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阳胆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阳明胃经
42.下列食物中,属温补类的是:()
A.绿豆
B.羊肉
C.苦瓜
D.冬瓜
43.阴虚体质者应多食:()
A.辛辣刺激食物
B.滋阴润燥食物
C.温热性食物
D.油腻厚味食物
44.阳虚体质者应多食:()
A.生冷寒凉食物
B.温热补益食物
C.滋阴食物
D.辛辣刺激食物
45.治疗护理脱肛、胃下垂不同病证均采取升提中气法,属于护理原则的()临床应用
A.异病同治(护)
B.同病异治(护)
C.标本兼护
D.寒因寒用
46.古代“子午流注”集中反映了人体气血盛衰变化的规律,根据其规律心脏的功能最弱时间就是()
A.午时(11~13 时)
B.子时(23~1 时)
C.酉时(17~19 时)
D.卯时(5~7 时)
47.情志护理中,“思胜恐”指的是:()
A.思虑可以克制恐惧
B.恐惧可以克制思虑
C.情绪相互影响
D.以上都不对
48.在中医用药“八法”中,温法的护理措施下列描述不正确的就是()。
A.服药期间应注意保暖、进温热食物
B.应用此法治疗,服药时间宜坚持服药
C.在服用温经散寒药物时,出现咽喉疼痛、舌红、咽干等可继续服药
D.温阳补虚的药物,孕妇应禁用
49.出现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不爽,且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与湿邪致病性质相关的是()
A.黏滞
B.趋下
C.重浊
D.阴邪
50.具有强身健体的穴位是()
A.曲池
B.足三里
C.百会
D.列缺
51.真热假寒证可用()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52.若见舌面上有明显的裂沟,则为()
A.裂纹舌
B.镜面舌
C.颤动舌
D.痿软舌
53.中医认为“久卧伤”:()
A.气
B.血
C.肉
D.精
54.中医“导引术”是指:()
A.气功锻炼
B.推拿按摩
C.药浴疗法D.针灸疗法
55.中医“吐纳”是指:()
A.呼吸锻炼
B.情绪调节
C.饮食控制
D.药物调理
56.“八段锦”属于:()
A.中医导引术
B.中药疗法
C.针灸疗法
D.推拿疗法
57.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不是针灸的禁忌症?()
A.孕妇腰骶部
B.皮肤破损处
C.严重贫血患者
D.胃痛患者
58.针灸操作前,护士应做的准备不包括:()
A.消毒针具
B.检查针具是否完好
C.指导患者空腹进行
D.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59.中风脱证选用神阙穴进行灸法时宜选用()
A.隔盐灸
B.隔姜灸
C.隔附子饼灸
D.隔蒜灸
60.等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装入布袋内,在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适时来回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其为()
A.发泡法
B.敷药法
C.腾洗法
D.热熨法
61.突发神不守舍,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常由情志刺激诱发的是()
A.大怒
B.大喜
C.悲伤
D.忧思
62.拔罐后皮肤出现紫红点说明:()
A.气血运行不畅
B.正常反应
C.操作不当
D.病情加重
63.拔罐后一般留罐时间为:()
A.1~3 分钟
B.5~10 分钟
C.15~20 分钟
D.30 分钟以上
64.拔罐后皮肤颜色越深,说明:()
A.病情越轻
B.病情越重
C.操作失误
D.个体差异
65.节食减肥最容易引起的脏腑损伤是()
A.肝
B.心
C.肾
D.脾
66.毒蛇、疯狗等咬伤,所属的病因是()
A.外伤
B.诸虫
C.毒邪
D.风邪
67.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A.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B.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护理学
C.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预防医学
68.脉搏流利,圆滑有力的属()
A.浮脉
B.数脉
C.滑脉
D.涩脉
69.艾灸后皮肤出现小水泡说明:()
A.正常反应
B.灸量过大
C.操作失误
D.无需处理
70.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肾气不足
D.肾精不足
71.大便有腥味为()
A.消化不良
B.胃热证
C.虚证
D.实热证
72.推拿后出现局部淤青可能是因为:()
A.手法过重
B.血管破裂
C.患者凝血功能差
D.以上都是
73.关于热证的护理措施中,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应保持空气凉爽清新,温度适宜
B.饮食调护方面,以血肉有情之品补养为佳
C.药物宜凉服或微温服。
D.应安定病人情绪,以利康复
74.中医护理中,针对失眠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睡前热水泡脚
B.饮食清淡
C.强烈运动
D.情绪调节
75.“寒甚则热”“热甚则寒”体现的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转化
D.阴阳消长
76.某女,45 岁。反复感冒,动则汗出,神疲,健忘,其病机是()
A.卫气虚弱
B.营气虚弱
C.宗气虚弱
D.营卫不和
77.“水气凌心”属于:()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78.构建中医理论基本框架的经典著作是()
A.《小儿药证直诀》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79.与膀胱互为表里络属关系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肾
80.主治老年人眩晕、四肢麻木的老年病药膳是()
A.天麻鱼头汤
B.明矾拌橄榄
C.紫苏粥
D.三蛇酒
二、多选题(10 道)
1.人体之精生成的物质来源有()
A.先天之精
B.吸入清气
C.水谷精微
D.脏腑之精
E.生殖之精
2.中医观察体型主要包括()
A.形体之肥瘦长短
B.脏腑之虚实盛衰
C.皮肉之厚薄坚松
D.经络之气血盛衰
E.肤色之黑白苍嫩
3.七情内伤影响脏腑气机,说法错误的有()
A.怒则气滞
B.喜则气缓
C.惊则气乱
D.劳则气耗
E.恐则气陷
4.调整阴阳是临床辨证治疗和护理的根本法则之一,其包括()
A.损其偏盛
B.补其偏衰
C.平补阴阳
D.护病求本
E.同病异护
5.病证后期适当的调护可以使病人正气恢复,邪不入侵,调护措施合理的有()
A.劳逸结合
B.调畅情志
C.合理饮食
D.顺应四时变化
E.扶正助卫
6.平肝明目,治疗肝阳上亢眩晕宜选()
A.荆芥
B.白芷
C.葛根
D.菊花
E.桑叶
7.实喘的临床常见的主要证型包括哪些()
A.表寒里热
B.风寒袭肺
C.痰热郁肺
D.痰浊阻肺
E.肝气郁闭
8.胎漏、胎动不安的常见病因病机是()
A.血瘀
B.血热
C.气血虚弱
D.肝郁
E.肾虚
9.区别于络脉,经脉循行规律有()
A.深而不见
B.网络全身
C.纵行为主
D.行分肉间
E.较粗大
10.奇经八脉中,具有本经专属腧穴的经脉有()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督脉
E.跷脉
11.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有()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
E.张元素
12.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属于相侮关系的有()
A.肝病及脾
B.肝病及肺
C.脾病及肾
D.肺病及肝
E.心病及肾
13.肺失肃降可出现的症状有()
A.咳嗽
B.喘息
C.呼吸短促
D.无汗
E.咳痰
14.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关的脏腑有()
A.胃
B.脾
C.小肠
D.大肠
E.肝
15.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16.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
A.整体观念
B.天人合一
C.由果析因
D.辨证施护
E.异病同护
17.三因制宜的内容包括()
A.因时制宜
B.因人制宜
C.因地制宜
D.因病制宜
E.因症制宜
18.腻苔常见于()
A.湿浊
B.寒证
C.湿热
D.痰饮
E.食积
19.望舌,辨证为热极津枯,舌象多为()
A.舌上布满白苔
B.舌生芒刺
C.舌面扪之滑利
D.苔黑燥裂
E.苔黑润滑
20.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包括()
A.运行全身气血
B.沟通联系作用
C.感应传导信息
D.调节功能平衡
E.主司水液运行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