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及报告制度培训考核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题,总分100分)
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是:
A.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被针头刺伤
B.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患者血液
C. 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物质污染皮肤、眼睛、黏膜,或者被含有可能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传染感染性疾病的情况
D.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患者体液
2. 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
A. 10分钟内
B. 30分钟内
C. 1小时内
D. 2小时内
3. 当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后,局部伤口处理的正确方法是:
A.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10分钟
B. 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黏膜
C. 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D. 以上都是
4. 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职业暴露,如果医务人员未曾接种乙肝疫苗,接触源患者HBsAg(+),应在多长时间内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A. 24小时内
B. 48小时内
C. 72小时内
D. 一周内
答案:A
5.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应在发生暴露后多长时间内实施?
A. 2小时内
B. 4小时内
C. 8小时内
D. 24小时内
6. 职业暴露后,报告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损伤时间、地点
B. 被何物损伤、伤口情况
C. 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
D. 暴露源患者的隐私信息
7.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保证充足的光线,并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以下哪项是正确的操作规范?
A. 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回帽
B. 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C. 操作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
D. 处理污物时,用手直接抓取污物
8. 对于丙型病毒性肝炎职业暴露,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以什么为主?
A. 立即注射疫苗
B. 局部伤口处理
C. 认真避免意外损伤
D. 使用免疫球蛋白
9. 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注射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阿奇霉素
C. 头孢菌素
D. 红霉素
10. 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首次预防用药的获取途径是:
A. 自行购买
B. 到荔湾区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获取
C. 到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领取
D. 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获取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