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调查
您好!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您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为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方向、优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以及优化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衔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参考。问卷匿名填写,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感谢您的付出,祝您生活愉快!
1(单选题)、你的身份是?
A.大学生
B.大学老师
C.大学生家长
D.企业工作者、社会工作人员
2(单选题)、您当前属于?
A.2025届应届生
B.2026届准应届生
C.已毕业未就业
D.考研、考公备考中
E.大一、大二或大三在读生
3(多选题)、您的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
A.家长期望
B.同辈对比
C.社会舆论
D.自我价值焦虑
E.经济自立需求
4(单选题)、您是否了解过政府就业政策?
A.是
B.否
5(单选题)、您的就业选择受谁的影响最大?
A.完全自主
B.家长主导
C.教师建议
D.朋辈压力
E.社会趋势
F.国家政策
6(单选题)、若大学本科毕业时,家长强迫您放弃您喜欢并且已得到的offer继续考公/考研,您会?
A.激烈反抗
B.表面妥协但暗中工作
C.接受并备考
D.谈判折中方案
7(多选题)、您认为企业比较看重但是您欠缺的能力有?
A.专业实操能力
B.项目经验能力
C.沟通协调能力
D.抗压韧性能力
E.解决问题能力
8(填空题)、请分别评价您所在学校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规划技能以及政策信息解读能力能力的培养效果(1-5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答案格式如5、5、5
9(单选题)、若临近本科毕业,知晓“北京乡村协理员”政策(月薪9000+转编机会),您会申请吗?
A.立即申请
B.犹豫(嫌基层苦/非个人或者家庭理想路径)
C.不申请
10(多选题)、您觉得当前大学生涯职业规划课存在的问题是?
A.内容空洞
B.教师不专业
C.脱离行业现实
D.无实际求职技巧
11(多选题)、您希望学校如何改革就业指导?
A.邀请企业HR讲解专业要求
B.提供1v1简历面试指导
C.强制在企业实习6个月+
D.开设“家长认知矫正课”
12(多选题)、您执着于考研考公的原因是?
A.逃避就业压力
B.遵从家庭命令
C.追求稳定安全感
13(填空题)、用一句话描述您对“理想工作”的定义。
14(单选题)所属的学院是什么?
A. 经济学院
B.物流学院
C.信息学院
D.商学院
E.法学院
F.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G.国际学院
H.其他
15(单选题)、您是否承担就业指导相关工作?
A.专职就业指导教师
B.专业课教师(含班导师)
C.行政岗兼任
D.无相关职责
E.无相关职责但愿意给学生提出建议
16(多选题)、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
A.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B.家长过度干预职业选择
C.高校课程脱离产业需求
D.就业政策宣传不到位
E.学生求职积极性不足
F.企业用人标准过高
17(单选题)、据您观察,学生主动研究就业政策的比例是多少?
A. <20%
B.20%-40%
C.40%-60%
D.> 60%
18(单选题)、在课堂教学中,您是否会渗透就业能力培养?
A.系统设计能力训练模块
B.偶尔提及就业关联
C.仅讲解理论知识
D.从未考虑此问题
19(单选题)、您是否清楚北京乡村协理员/电子印章等本地就业政策?
A.精通并主动向学生推广
B.了解但不会作为重点传达
C.仅模糊知晓
D.完全不了解
20(单选题)、您所在院校是否会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A. 完全差异化,贴合各专业就业方向
B. 部分差异化,核心内容统一,补充专业相关案例
C. 基本无差异化,所有专业内容一致
D. 不清楚
21(多选题)、您在与学生沟通中发现,他们对就业存在的最大困惑或误区是什么?
A.对 “好工作” 的定义过度单一化,仅看重表层标签(如薪资、名气、稳定性),忽略自身适配性
B.将 “专业对口” 视为就业唯一路径,自我设限,忽视能力迁移的可能性
C.过度依赖外部条件(学校、关系、运气),缺乏主动的职业规划和求职准备
D.对自身价值认知错位,要么眼高手低(轻视基础岗位),要么过度自卑(放弃竞争)
E.将 “拿到 offer” 视为就业终点,忽视职场长期学习和成长的必要性
22(多选题)、您认为当前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哪些可以提升的地方?
A. 内容上,减少空泛理论,增加职场真实场景模拟和往届生避坑案例
B. 按年级分层设计课程,大一重自我认知,大二重行业扫盲,大三重技能匹配,大四重实战冲刺
C. 组建双师团队,引入企业 HR、资深从业者(尤其是校友)参与授课,同时培训校内师资补充职场经验
D. 课程结束后提供持续支持,如建立互助社群、一对一咨询通道,联动实习就业资源
E. 形式上创新,采用职场剧本杀、行业调研项目等互动模式,替代被动听课
23(多选题)、如果开设《就业政策解码课》,您建议包含哪些内容?
A. 国家 - 地方 - 行业三级政策框架,涵盖就业优先战略、基层项目、创业扶持等核心内容,结合地方特色举措(如北京通州专项政策)
B. 线上线下资源对接工具包,如政策查询平台、模拟申请系统、校园服务站、就业驿站
C. 场景化实战模拟,如政策申报听证会、行业政策红利地图调研、校园创业政策设计
D. 政策动态跟踪机制,如建立 “政策雷达”、参与试点项目、评估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E. 政策素养培养,包括批判性分析地区差异、预判行业政策趋势、撰写政策优化提案
F. 双师教学团队(校内教师 + 人社局 / 企业导师)+ 动态政策资源库建设
24(单选题)、您大学子女目前的身份状态是?
A.本科在读
B.本科应届毕业生(2025年6月毕业)
C.本科准应届毕业生(2026年6月毕业)
D.已毕业未就业
25(单选题)、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A.非常严峻
B.比较困难
C.一般
D.较乐观
26(单选题)、您最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类型是?
A.公务员/事业单位
B.国企
C.外企
D.民营企业
E.自主创业
F.其他职业
27(单选题)、您是否坚持、支持、鼓励子女先考研考公,暂不就业的观点?
A.完全坚持、支持、鼓励
B.视情况而定
C.反对(认为应先就业)
28(单选题)、相比体制内的工作,您对子女体制外工作(如私企、创业)的看法是?
A.风险高,不稳定
B.发展空间大
C.可作为过渡选项
D.同等尊重
29(多选题)、您建议子女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A.稳定性
B.薪资待遇
C.社会地位
D.个人兴趣
E.专业对口
F.发展前景
30(单选题)、若子女本科毕业暂未找到理想工作,您会?
A.鼓励继续深造学业/考编
B.支持先就业再择业
C.提供经济支持暂缓就业
D.降低要求与期望
31(多选题)、您认为高校在促进就业方面应加强哪些方面?
A.职业技能培训
B.实习实践机会
C.就业政策解读
D.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32(单选题)、您是否认为子女在体制内工作更容易解决婚恋/成家问题?
A.是
B.否
C.不确定
33(单选题)、您是否了解国家/地方出台的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A.非常熟悉
B.了解部分
C.完全不了解
34(多选题)、您认为家长执着于让子女考研/考编的原因有哪些
A.社会安全感缺乏
B.对子女能力不自信
C.传统观念影响
D.体制内福利保障更优秀、更稳定
35(填空题)、您所在的行业/企业类型是?
36(单选题)近三年应届生留存率(转正后工作时间≥1年)为?
A. >80%
B.50%-80%
C. <50%
37(多选题)、招聘时最常拒绝应届生的原因有哪些?
A.缺乏实践经验
B.职业稳定性差
C.薪资期望过高
D.理论脱离实际
E.沟通/协作能力弱
F.其他如消极工作心理
38(填空题)、请评估应届生专业理论深度、实操技能、跨领域学习速度、抗压韧性能力和领悟理解能力的
重要性得分
和他们在
实际表现关于这些能力的得分
(1-5分,分数越高,重要性越强,实践表现越好),填写格式如5、5
39(单选题)、悖论测试:若候选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您优先考虑谁?
A.名校理论优但零实习
B.普通院校有3段相关实践
C.取决于岗位类型
40(单选题)、看到简历中“Gap Year(备考/旅行)”,您的第一反应是?
A.缺乏规划
B.探索自我价值
C.需面试深挖动机
D.直接淘汰
41(单选题)、您对体制内离职转市场的应届生持何种态度?
A.更有责任感
B.适应力存疑
C.同等对待
42(单选题)、您认为当前校企合作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A.实习周期太短(<3个月)
B.学生应付差事
C.学校干预过多
D.企业导师无激励
E.项目脱离真实业务
43(多选题)高校课程应如何改革以缩小能力差距?
A.增加案例教学比例
B.强制6个月以上实习
C.邀请企业参与评课程设计
44(填空题)、用一句话或者几个词描述您心中最理想的毕业生的特质。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