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考试题
您的姓名:
您的部门: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个观念。这个观念一定要()”。
A.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
B.不断明确、不断强化、不断提高
C.非常明白、非常清楚、坚定落实
D.不断树立、不断强调、不断提升
2.要加大隐患治理整改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
A.谁包保、谁牵头、谁负责
B.谁带队、谁主查、谁签字
C.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D.谁检查、谁负责、谁整改
3.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
A.各地皆排查
B.各地同治理
C.各地受警示
D.全国受警示
4.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各生产单位要强化()意识。
A.隐患排查第一
B.风险管控第一
C.安全生产第一
D.现场检查第一
5.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
A.连锁式反应
B.接力式传递
C.风险综合体
D.隐患金字塔
6.习近平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A.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B.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C.和谐发展、安全第一
D.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7.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
A.追根溯源、找准病因、彻底根治
B.全面排查、综合分析、综合整治
C.逐一排查、系统分析、找准根源
D.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
8.要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加强安全风险辨识,全面开展风险点、危险源的普查,防止()等问题的发生。
A.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
B.不清楚、无头绪、没重点
C.重现象、轻源头、不根治
D.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
9.对()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
A.事故单位和负责人
B.事故企业和法人
C.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D.责任单位和负责人
10.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都放松不得。
A.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
B.每一座工厂、每一个车间、每一个工位
C.每一个工位、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工人
D.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每一座工厂
11.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
A.全覆盖、零容忍、除隐患、控风险
B.严执法、重实效、控风险、保安全
C.全覆盖、重实效、查问题、落责任
D.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
12.必须坚定不移保证安全发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要强化(),追责不要姑息迁就。
A.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
B.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C.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D.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13.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
A.安全制度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B.安全投入到位,教育培训到位,风险管控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C.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D.责任明确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保障到位,应急演练到位
14.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处突力量建设,确保一旦有事能够()。
A.拉得出、用得上、控得住
B.拉得动、用得好、控得稳
C.拉得起、用得准、控得牢
D.拉得快、用得住、控得好
15.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的斗争精神。领导干部要(),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A.勇于担当、敢于斗争
B.勇于担当、勇于斗争
C.敢于担当、敢于斗争
D.敢于担当、勇于斗争
16.“四不二直”中的“四不”是指()。
A.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
B.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不用接待
C.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
D.不打电话,不发短信,不听汇报,不用接送
17.()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其特征是概率很高,破坏力巨大,但可以预测、可以预防。
A.黑天鹅事件
B.青蛙效应
C.灰犀牛事件
D.蝴蝶效应
18.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
A.红线
B.底线
C.警戒线
D.高压线
19.()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
A.安全和发展
B.安全和环保
C.环保和发展
D.改革和发展
2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努力构建()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A.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负责、企业全面监管、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B.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C.政府依法监管、部门统一领导、企业全面监管、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D.政府全面负责、部门统一领导、企业依法监管、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21.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A.风险分级管控
B.风险分类管控
C.风险区域管控
D.风险责任管控
22.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生产是()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
A.民生
B.国家
C.头等
D.发展
23.要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范重特大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
A.使命感、荣誉感、归属感
B.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存在感、获得感、归属感
D.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
2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要带血的()”。
A.效益
B.发展
C.利润
D.GDP
25.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水平。
A.科学化、大众化、专业化、信息化
B.技术性、普适性、综合性、及时性
C.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
D.技术性、针对性、专业性、深入性
26.要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A.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
B.繁琐性、复杂性、历史性
C.艰巨性、危险性、广泛性
D.繁琐性、广泛性、重要性
27.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要下更大气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
A.完善制度、守住生命线
B.完善制度、守住底线
C.完善法治、守住高压线
D.完善法治、守住红线
28.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
A.人民幸福
B.安居乐业
C.领土完整
D.社会稳定
29.要健全(),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C.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D.双重预防机制
30.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监管力量,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
A.基层
B.顶层
C.企业
D.行业
31.要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就是要落实责任。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落实到人头。
A.一线
B.基层
C.班组
D.岗位
32.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A.奖惩
B.制度
C.责任
D.管理
33.安全生产必须(),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A.警钟长鸣、长抓不懈
B.警钟长鸣、持之以恒
C.如履薄冰、长抓不懈
D.如履薄冰、持之以恒
34.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建设,及时完善安全生产的制度标准、规定”。
A.基础能力
B.规章制度
C.人才队伍
D.法制体系
35.必须强化()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A.隐患排查
B.安全风险
C.源头
D.依法
36.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为前提,不能有丝毫疏漏。
A.创新
B.安全
C.经济
D.发展
37.安全监管不能减弱,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空档。
A.事前
B.事后
C.事中事后
D.事中
38.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战。
A.主动
B.转型
C.阻击
D.阵地
39.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发生。
A.安全生产事故
B.重大安全事故
C.特大安全事故
D.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40.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的关系。
A.创效
B.效益
C.发展
D.效率
41.安全生产要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抓下去。
A.深、细二字,深入、细致
B.严、实二字,严格、务实
C.常、长二字,经常、长期
D.全、深二字,全面、深入
42.要发挥各级()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的作用,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
A.党委
B.政府
C.综治办
D.安委会
43.要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体系,统筹做好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A.标准
B.责任
C.追责
D.应急
44.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关键是要作出()安排,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完善的系统治理,解决好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A.法治化
B.标准化
C.系统性
D.制度性
45.不属于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六大要点”的是()。
A.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B.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C.全面构建长效机制
D.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46.要提高()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
A.隐患排查
B.隐患治理
C.风险管控
D.风险化解
47.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A.专项治理、基础建设
B.综合治理、基础建设
C.综合治理、系统建设
D.专项治理、系统组织
48 .要强化风险意识,(),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
A.常观大事、常思大局
B.常观大局、常思大事
C.常观大势、常思大局
D.常观大局、常思大势
49.当干部不要当的那么潇洒,要经常(),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A.临难不惧
B.临事而惧
C. HYPERLINK "http://www.guoxuedashi.com/chengyu/60336n.html" \t "http://www.guoxuedashi.com/chengyu/_blank" 临事不惧
D.临危不惧
50.安全生产事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
A.人民利益
B.国家权益
C.国家发展
D.国家利益
51.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
A.经济发展
B.人民健康
C.安全生产
D.青山绿水
52.《“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
A.2030
B.2035
C.2050
D.2060
53.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保障人民健康。
A.全过程全周期
B.全方位全过程
C.全方位全周期
D.全时段全周期
54.()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A.治疗
B.预防
C.诊断
D.运动
55.推进()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
A.文化强国
B.体育强国
C.健康强国
D.健康中国
56.只有构建起强大的()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A.健康中国
B.公共卫生
C.预警响应
D.防控救治
57.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工作落实,盯紧苗头隐患,全面排查风险。
A.时时放心不下
B.事事有落实
C.安全我负责
D.高度政治
58.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A.大安全大健康
B.大健康大应急
C.大健康大卫生
D.大安全大应急
59.要对全国()安全开展专项整治,彻查隐患,及时解决。坚决防范各类重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A.出租房
B.承租方
C.自建房
D.危险建筑物
60.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要加强应急值守,全面落实工作责任,细化(),确保灾情能够快速处置。
A.方案措施
B.预案措施
C.救援措施
D.应急预案
61.《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部10号令)所列情形中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等设施、设备、装置,应当保证正常运行、使用,()均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A.失效或无效
B.未定期检测
C.未定期维护
D.未落实责任人
62.以下()情形属于工贸行业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的重大事故隐患。
A未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立安全管理台账
B未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C未经审批在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
D缺氧环境作业前未经审批的
63.机械企业使用可燃性有机溶剂清洗设备设施、工装器具、地面时,未采取防止()在周边密闭或者半密闭空间内积聚措施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A窒息性气体
B腐蚀性气体
C有毒气体
D 可燃气体
64.机械企业使用非水性漆的调漆间、喷漆室未设置()可燃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或者通风设施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A移动式
B便携式
C固定式
D非防爆式
65.新入厂的电焊工未经三级培训合格,未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是()。
A 一般事故隐患
B较大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
D特别重大事故隐患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抓紧研发应用一批先进安防技术,切实提高安全发展水平”。
对
错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出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任务。
对
错
3.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
对
错
4.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对
错
5.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对
错
6.一个领导干部失职追责,撤了职,看来可惜,但我们更要珍惜的是不幸遇难的几十条、几百条活生生的生命!
对
错
7.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发展是经营的目的。
对
错
8.要改革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救援实效。
对
错
9.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
对
错
10.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对
错
11.要把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作为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来抓。
对
错
12.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对
错
1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对
错
14.要细化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
对
错
15.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生产安全责任制。
对
错
16.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行动起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对
错
17.应急管理部门全年365天、每天8小时应急值守,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
对
错
18.要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
对
错
19.面对波橘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
对
错
20.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招商引资、上项目要严把安全生产关,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
对
错
21.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对
错
2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专项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
对
错
23.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对
错
24.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
对
错
25.要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对
错
26.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类企业必须承担好的重要责任。
对
错
27.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牢牢绷紧安全管理这根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排查隐患,防微杜渐,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
错
28.应急管理具有低风险、低负荷、低压力的特点,应急救援队伍奉献很多、牺牲很大。
对
错
29.从严从实从细抓好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的工作,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有效防控各类风险,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环境事故、确保国家政治安全。
对
错
30.要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末端治理、后期处理。
对
错
31.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关键是要作出创新性安排……这涉及安全生产理念、制度、体制、机制、管理手段的改革创新。
对
错
32.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对
错
33.一线作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对
错
34.要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对
错
35.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完善危险辨识体系,健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强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
对
错
36.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对
错
37.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什么是最严格?就是要落实奖惩。
对
错
38.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一般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
错
39.必须加强安全生产超前防范、源头治理。
对
错
40.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全面治理、精准治理、系统管理,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对
错
41.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对
错
42.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
对
错
43.中央企业一定要提高管理水平,给全国企业做标杆。
对
错
44.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党中央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决策。
对
错
45.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扎实,关键要靠人的力量。
对
错
46.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对
错
47.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对
错
48.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
对
错
49.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对
错
50.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对
错
51.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对
错
52.经济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
错
5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对
错
54.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对
错
55.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对
错
56.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
错
57.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
对
错
58.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对
错
59.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各方面一定要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全国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大检查,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最大限度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对
错
60.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排查整治流于形式等导致发生事故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对间接责任人也要严肃追责问责。
对
错
61.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62.未对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风险的有限空间进行风险辨识、建立安全管理台账,或者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63.机械企业使用油漆的调漆间、喷漆室及油漆库未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或者通风设施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64.机械企业使用非水性漆的调漆间、喷漆室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和通风设施,但是未联锁,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65.机械企业调漆间或者喷漆室电气设备不防爆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66.依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67. 依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或者未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68.依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未对有限空间进行评价、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并且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69.依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或者未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或者作业现场未设置管理人员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70.依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本标准所列情形中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等设施、设备、装置,应当保证正常运行、使用,失效或者无效均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