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考大学还值不值得
1. 您的年龄段:
A. 18岁以下
B. 18-30岁
C. 31-50岁
D. 51-65岁
E. 65岁以上
2. 您的最高学历:
A. 小学及以下
B. 初中
C. 高中/中专/技校
D. 大专
E. 本科
F. 硕士及以上
3. 您的职业身份:
A. 学生(含中小学、大学)
B. 企业/事业单位在职人员
C. 自由职业者
D. 退休人员
E. 其他
4. 您的家庭是否有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计划上大学的成员:
A. 有(如子女、孙辈、本人)
B. 无
5. 综合您的观察和经历,您认为“上大学”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否值得?
A. 非常值得,是提升人生层次的重要途径
B. 比较值得,利大于弊
C. 不好说,因人而异
D. 不太值得,投入与回报往往不匹配
E. 完全不值得,不如尽早进入社会积累经验
6. 您认为“上大学”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可多选)
A. 获得学历,增加就业机会
B. 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生存技能
C. 开阔眼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D. 拓展社交圈,积累人脉资源
E. 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F. 满足家庭期待或社会认同
7. 对于“当前就业环境(如学历贬值、大学生就业难)”,您认为它对“上大学是否值得”的影响是?
A. 影响很大,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让上大学的意义打折扣
B. 有一定影响,但大学仍是就业竞争的基础优势
C. 影响不大,就业好坏主要看个人能力,与是否上大学关联度低
8. 针对“大学学费及生活成本上涨”的现象,您的看法是?
A. 成本过高,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降低了上大学的性价比
B. 有压力,但教育是必要投入,仍愿意承担
C. 成本上涨合理,与教育质量提升相匹配
D. 不关注,与我无关
9. 您如何看待“不上大学也能成功”的案例(如创业成功者、技术能手等)?
A. 这类案例是少数,不影响“上大学更值得”的普遍结论
B. 说明成功路径多元,上大学不是唯一选择
C. 这类案例增多,让上大学的必要性越来越低
10. 您认为“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变化(如更看重实践能力而非学历)”是否影响对大学价值的判断?
A. 影响很大,能力比学历重要,上大学的意义在减弱
B. 有一定影响,但学历仍是能力的重要证明
C. 影响不大,学历和能力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11. 您觉得“大学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如部分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一问题,是否会降低上大学的价值?
A. 会,选不到好专业/好学校,上大学就很不值
B. 有一定影响,但个人努力可以弥补学校的不足
C. 不会,大学主要是提供平台,关键在自己
12. 您认为“上大学是否值得”是否因家庭经济条件而不同?
A. 是的,经济宽裕家庭更能承担成本,值得上;普通家庭需谨慎
B. 不是,无论经济条件如何,上大学都是值得的投资
C. 不确定,需结合具体情况
13. 如果是您的子女/晚辈面临选择,您会建议他们上大学吗?
A. 强烈建议,必须上大学
B. 建议上,但尊重他们的选择
C. 不强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规划决定
D. 不建议,觉得不如早点进入社会
14. 您认为不同学历背景的人,对“上大学是否值得”的看法是否有差异?
A. 有,高学历者更认可大学价值,低学历者可能更怀疑
B. 有,低学历者可能更羡慕大学经历,高学历者反而觉得“不过如此”
C. 没有明显差异,主要看个人经历
15. 您认为要让“上大学更值得”,最需要改善哪些方面?(可多选)
A. 降低教育成本(如学费、生活费)
B. 提升大学教育质量(如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
C. 改善就业环境(如消除学历歧视、拓宽就业渠道)
D. 社会应更尊重多元选择(不把上大学当作唯一成功标准)
E. 其他(请填写)
16. 您认为一所大学是否“值得上”,最核心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可多选)
A. 学校名气和排名(如985/211、双一流)
B. 专业实力和就业前景(如是否为热门专业、就业率高)
C. 教学质量(如师资水平、课程实用性)
D. 实践资源(如实习机会、校企合作项目)
E. 校园氛围(如学习风气、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
F. 地理位置(如是否在一线城市、产业集中地)
17. 您认为“普通本科/专科”与“名牌大学”在“是否值得上”的差距有多大?
A. 差距极大,只有名牌大学值得上,普通院校意义不大
B. 有差距,名牌大学资源更好,但普通院校只要选对专业也值得
C. 差距不大,关键看个人在大学期间的努力,与学校名气关联小
18. 对于“学费高昂但就业前景好的私立大学”和“学费低但专业普通的公立大学”,您更倾向于认为哪类值得上?
A. 私立大学,就业前景比学费成本更重要
B. 公立大学,性价比更高,避免经济压力
C. 需结合家庭经济条件,不能一概而论
D. 都不看好,大学价值不取决于公私性质
19. 您还有其他关于“上大学是否还值得”的看法或补充吗?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