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标签时,我们如何说话?——非规训场景中的语言与真实状态调研”》

1. 您的年龄区间:
您的性别:
您目前从事的职业:
2. 您是否有过“脱离日常社交圈、身份标签暂时失效”的经历(如独自旅行迷路、意外滞留陌生环境等)?
请回忆一次让你印象最深的“脱离固定身份、社会性边界模糊”的场景(如陌生环境中突发冲突):
当时的场景让你觉得“自己的身份(如职业、社会角色)是否还重要”?(1-5分,1=完全重要,5=完全不重要)
场景中是否发生过情绪冲突(如争执、误解、突发危机)?
若发生冲突,你说的话中是否包含“平时绝不会说的表达”(包括脏话、直白的攻击性语言)?
若选“是”:触发这些语言的核心情绪是(可多选):
说出这些话时,你内心的感受是(如“释放”“后悔”“无所谓”)?请简述:
冲突结束后,当你回到日常身份中,回想当时的语言,是否觉得“那才是更真实的自己”?
假如用“语言自由度”来衡量“真实度”,你觉得自己在日常场景中的“语言真实度”能打几分(1-5分,1=完全不真实,5=完全真实)?这种“不真实”主要是因为:
冲突过程中,周围人的语言状态(如是否也说脏话、是否更直白)对你的语言选择有影响吗?

请想象以下场景:你在一次无计划的漂流中(如突遇暴雨被困荒岛,同行者都是陌生人,彼此不知对方身份),因分配仅有的食物发生激烈争执,且无人能评判对错。这个场景中,你觉得自己“需要克制平时的语言习惯”吗?(1-5分,1=完全不需要克制,5=必须克制)
这个场景中,你觉得自己“需要克制平时的语言习惯”吗?(1-5分,1=完全不需要克制,5=必须克制)
 若争执升级,你说出脏话或攻击性语言的可能性有多大?(1-5分,1=几乎不可能,5=极可能)
若可能说出,你认为原因是(可多选):
 假设你在争执中说了脏话,你认为这是“个人意志的真实表达”还是“被情境逼出的失控”?
你平时是否会刻意避免说脏话?
你认为“在无身份规训的场景中说脏话”,本质是:
 假如有一个“永远不会被熟人知道”的场景,你觉得自己的语言会比平时更“自由”吗?这种自由具体体现在(如“更直接”“更粗鲁”“更坦诚”):
当社会性边界剥离时,你认为“不说脏话”更多是因为:
你是否认同“脏话是情绪最真实的语言符号”?
若在漂流场景中,你看到陌生人因冲突说脏话,你会觉得TA:
你觉得“撕掉身份标签后,人最真实的语言状态”与“道德修养”是否矛盾?请简述:
若有机会体验一次“完全无身份规训的漂流”,你最担心自己说出什么样的话?为什么?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