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①

1.在数学学习中,小明发现通过画线段图能更清晰地理解应用题,这体现了哪种数学思想方法?()
2.老师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同学们通过测量、剪拼等操作得出结论,这主要培养学生的()。
3.数学小组在研究“家庭用水情况”时,收集、整理数据并制作成统计图,这运用了()。
4.在计算多位数乘法时,将其转化为多个一位数乘法和加法,这运用的数学方法是()。
5.数学文化中,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是()。
6.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7.把3.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再向左移动一位,结果是()。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一个底角是()。
9.下面算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10.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方向,那么学校在小明家的()方向。
11. 0.9和0.90比较,它们的()。
12.下面三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13.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有20张,一共是145元,5元的人民币有()张。
14.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
15.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16.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另一个角一定是()。
17.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18. 59□456≈60万,□里可以填()。
19.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
20.要使□24÷52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21.量角器上45°的刻度线同时也是()的刻度线。
22.估算298×42时,把298看作300,把42看作40,积大约是()。
23.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面积( )。
24.下面时间最接近你年龄的是()。
2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2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厘米。
27.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28.一箱苹果重25()。
2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30. 25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31.角的大小与()有关。
32. 7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3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室门高约2()。
34.计算3×6 = 18和18÷6 = 3,用的乘法口诀是()。
35.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36.你认为数学老师的教学态度如何?()
37.数学课是否安排有小组合作学习?()
38.你对数学学习有什么建议?()
39.你认为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何?()
40.你对数学课的兴趣如何?()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