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①
1.在数学学习中,小明发现通过画线段图能更清晰地理解应用题,这体现了哪种数学思想方法?()
A. 分类讨论思想
B. 数形结合思想
C. 转化思想
D. 类比思想
2.老师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同学们通过测量、剪拼等操作得出结论,这主要培养学生的()。
A. 运算能力
B. 空间观念
C. 推理能力
D. 数据分析观念
3.数学小组在研究“家庭用水情况”时,收集、整理数据并制作成统计图,这运用了()。
A. 模型思想
B. 函数思想
C. 统计思想
D. 优化思想
4.在计算多位数乘法时,将其转化为多个一位数乘法和加法,这运用的数学方法是()。
A. 归纳法
B. 演绎法
C. 化归法
D. 假设法
5.数学文化中,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是()。
A. 发现勾股定理
B. 计算圆周率
C. 创立方程
D. 发明阿拉伯数字
6.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A.正方形
B.圆形
C. 等腰梯形
D.正六边形
7.把3.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再向左移动一位,结果是()。
A. 32
B. 320
C. 0.32
D. 3.2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一个底角是()。
A. 50°
B. 80°
C. 100°
D. 130°
9.下面算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A. 25×24 = 25×4×6
B. 117×3 + 117×7 = 117×(3 + 7)
C. 360÷6÷6 = 360÷(6×6)
D. 25×18×4 = 25×4×18
10.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方向,那么学校在小明家的()方向。
A. 西偏北30°
B. 西偏北60°
C. 东偏南60°
D. 东偏南30°
11. 0.9和0.90比较,它们的()。
A. 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B. 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C. 大小不等,计数单位相同
D. 大小不等,计数单位不同
12.下面三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3cm、3cm、6cm
B.4cm、4cm、4cm
C.3cm、1cm、2cm
D.5cm、10cm、4cm
13.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有20张,一共是145元,5元的人民币有()张。
A.11
B.9
C.13
D.10
14.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总体情况
D. 极端值
15.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 3000300
B. 3030000
C. 3003000
D. 3030303
16.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另一个角一定是()。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周角
17.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或垂直
B. 平行或相交
C. 垂直或相交
D. 以上都不对
18. 59□456≈60万,□里可以填()。
A. 0 - 4
B. 4 - 9
C. 5 - 9
D. 1 - 9
19.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
A. 乘10
B. 除以10
C. 不变
D. 乘100
20.要使□24÷52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A. 4
B. 5
C. 6
D. 7
21.量角器上45°的刻度线同时也是()的刻度线。
A. 145°
B. 135°
C. 125°
D. 115°
22.估算298×42时,把298看作300,把42看作40,积大约是()。
A. 1200
B. 12000
C. 16000
D. 10000
23.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面积( )。
A. 不变,不变
B. 不变,变小
C. 变大,变小
D. 变小,变小
24.下面时间最接近你年龄的是()。
A. 600月
B. 600周
C. 600时
D. 600分
2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A. 三分之一
B. 六分之一
C. 八分之一
D. 九分之一
2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厘米。
A. 2
B. 4
C. 6
D. 8
27.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A. 3分钟
B. 15分钟
C. 3小时
D. 15小时
28.一箱苹果重25()。
A. 克
B. 千克
C. 吨
D. 米
2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A. 12
B. 24
C. 32
D. 64
30. 25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 1
B. 2
C. 3
D. 4
31.角的大小与()有关。
A. 两条边的长短
B. 两条边张开的大小
C. 顶点的位置
D. 以上都不对
32. 7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A. 7 + 8
B. 7×8
C. 8 + 8 + 8 + 8 + 8 + 8
D. 7 + 7 + 7 + 7 + 7 + 7 + 7
3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室门高约2()。
A. 厘米
B. 分米
C. 米
D. 毫米
34.计算3×6 = 18和18÷6 = 3,用的乘法口诀是()。
A. 三六十八
B. 二九十八
C. 四六二十四
D. 三五十五
35.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A. 3
B. 4
C. 5
D. 6
36.你认为数学老师的教学态度如何?()
A .非常认真
B.认真
C .一般
D.不认真
37.数学课是否安排有小组合作学习?()
A.经常
B. 偶尔
C.从不
38.你对数学学习有什么建议?()
A.增加趣味性
B.增加互动性
C.增加实践性
D.增加多样性
39.你认为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何?()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好
40.你对数学课的兴趣如何?()
A.非常感兴趣
B.感兴趣
C.一般
D.不感兴趣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