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问卷
1. 你的性别是?
选项1:男
选项2:女
2. 你所属的民族是?
选项1:汉
选项2:壮
选项3:苗
选项4:瑶
选项5:彝
选项6:傣
选项7:其他(请注明)
3. 你的年级是?
选项1:大一
选项2:大二
选项3:大三
选项4:大四
选项5:研究生
4. 你的生源地是?
选项1:文山本地
选项2:云南省内其他地区
选项3:省外
5. 你是否参与过民族文化相关社团?
选项1:是
选项2:否
6. 你通过哪些渠道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
选项1:课堂教学
选项2:校园讲座
选项3:社交媒体
选项4:地方宣传活动
选项5:家庭影响
选项6:不了解
7. 你认为以下哪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内涵?
选项1:文化共通
选项2:利益共享
选项3:命运与共
选项4:团结互助
选项5:国家统一
8. 你对文山州多民族历史(如老山战役中跨民族协作)的了解程度?
选项1:非常了解
选项2:了解
选项3:一般
选项4:不了解
9. 你认为老山精神对当代民族团结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选项1:增强国家认同
选项2:促进互助合作
选项3:传承奉献精神
选项4:无明显意义
10. 你参与过哪些跨民族交流活动?
选项1:民族节日庆典
选项2:跨民族志愿服务
选项3:多民族学习小组
选项4:从未参与
11. 你与不同民族同学的日常互动频率?
选项1:每天
选项2:每周数次
选项3:每月数次
选项4:几乎无
12. 你认为校园中哪些措施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
选项1:混编宿舍
选项2:民族文化课程
选项3:跨民族竞赛
选项4:多语言标识
13. 你是否愿意参与文山州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如护边宣传)?
选项1:非常愿意
选项2:愿意
选项3:无所谓
选项4:不愿意
14. 你认为文山州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对团结的影响是?
选项1:促进交流融合
选项2:无明显影响
选项3:可能引发隔阂
15. 你对“跨境民族(如中越边民)加强文化交流”的态度是?
选项1:支持,利于民族互信
选项2:中立,不关心
选项3:担忧,可能影响稳定
16. 你认为大学生在铸牢共同体意识中的首要责任是?
选项1:学习多民族文化
选项2:参与社会实践
选项3:宣传团结理念
选项4:提升自身能力
17. 你认为校园还可通过哪些具体方式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