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分类认定标准开发调研问卷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部署,按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要求,现围绕专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研制工作,面向职业院校开展全面、深入的调研论证工作,广泛听取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了解“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求为标准开发研制提供深度论证,保障标准研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本次调查数据仅做研究之用,我们将依法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感谢支持和配合。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分类认定标准综合组
2025年7月
单位名称:
1.贵校所在区域
华东地区
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
2.学校办学层次
中职
高职专科
职教本科
3.学校类别(最多选两项最高等级)
国家双高院校
国家级优质校
省级双高校
省级优质校
国家级示范校
国家级骨干校
省级示范校
省级骨干校
其他(请填写)
4.您的工作年限是
5年及以下(含5年)
5-10年(含10年)
10-20年(含20年)
20-30年(含30年)
30年以上
5.您在学校工作的教龄是
5年及以下(含5年)
5-10年(含10年)
10-20年(含20年)
20-30年(含30年)
30年以上
6.您的职称是
初级
中级
副高
正高
7.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可多选)
双证书:除教师资格证,又拥有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行业证书
双职称:既有教师系列职称,又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职称
双素质: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
双经历:既有教育教学经历,又有相关专业领域实践工作经历
其他(请填写)
8.除教师资格证外,您目前拥有几项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行业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用于证明个人在某个职业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证书,如导游职业资格、餐厅服务员、研学旅游指导师、茶艺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在备案职业(工种)范围内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所颁发的证书,如职业礼仪师、财务管理师、景区运营管理师、电竞酒店运营师、电子商务师等。行业证书:由特定行业协会、专业机构或政府部门颁发的资格认证,用于证明个人在某一领域具备专业能力或符合行业标准,如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旅游定制师等。)
0
1个
2个
3个
4个及以上
9.您希望学校对教师“双师”素质提升提供哪些帮助(可多选)
专业技能培训
提供实践机会
搭建实践平台
物资资金激励
出台企业兼职激励政策
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挂钩
其他(请填写)
10.您认为“双师型”教师最佳培养路径是
进修培训模式-从职业师范学校、“双师”培训基地中培养
教学实践模式-从职业院校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
技能大赛模式-从教师技能大赛备赛训练、参赛实战中培养
企业实践模式-从企业岗位实践、技术服务中培养
其他(请填写)
11.您认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是(可多选)
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
良性的培养机制和成长文化
充足的培训实践机会
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
强大的内在成长动力
12.您认为贵校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视程度
非常重视
比较重视
不太重视
很不重视
13.您认为 “双师型”教师更强调哪些方面的能力?
专业技术水平
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
科研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或社会服务能力
专业建设,促进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能力
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其他(请填写)
14.作为“双师型”教师,您自身较为欠缺的是(可多选)
专业技术
专业建设能力
课程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资源选择与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设计与组织实施
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
教育研究的问题与发现能力
教育研究设计与方法应用能力
教育研究成果总结与学术表达能力
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规划与设计能力
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能力
教材编写能力
实践基地建设能力
资源整合与协调能力
专业评价与诊断能力
实践教学能力
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
行业联系及职业指导能力
专业指导能力
心理辅导和交流能力
国际视野拓展能力
其它(请填写)
15.您认为初级、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差异应怎么体现(可多选)
能力水平要求从单一到复合
能力水平要求逐级提升
能力水平要求各有侧重
行业嵌入由浅至深
教改创新责任逐级加重
统一能力水平要求
其他(请填写)
16.贵校“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待遇方面是否有区分
有区别,“双师型”教师待遇好
基本没区别,区别不明显
没区别
17.您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职教改革的作用如何
意义重大,是职教改革非常必要的内容
有意义,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有一定意义,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无所谓,与我无关
18.贵校是否已经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选拔和认定体系
已经构建,比较合理和完善
基本构建,但作用不大
准备构建或者正在构建
没有构建
19.您认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可多选)
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
行业实践能力
课程开发与重构能力
数字素养能力
教学实施创新能力
教学诊断与评价能力
国际化教学能力
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
技术标准运用能力
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指导能力
职业发展指导能力
其他(请填写)
20.您认为“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应当包含哪些(可多选)
产业项目拆解并运用为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设计
岗位情境教学组织实施
多元教学评价
课程开发与重构
课程教学设计
数字化教学
教学反思
其他(请填写)
21.您认为“双师型”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应当包含哪些(可多选)
问题发现与选题设计
研究设计与方法运用
成果总结与学术表达
检索与数据处理能力
跨界课程研发能力
产教标准建构能力
文旅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
其他(请填写)
22.您认为“双师型”教师专业建设能力应当包含哪些(可多选)
专业规划与设计能力
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
教材编写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资源整合与协调
专业评价与诊断改进
其他(请填写)
23.您认为“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应当包含哪些(可多选)
数字意愿与意志
数字化资源整合
数字工具应用与资源创造
数字安全与数字伦理
多媒体设备使用
人工智能应用
其他(请填写)
24.您认为旅游大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哪些实践能力(可多选)
旅行社、酒店、景区、会展等岗位核心操作能力
旅游企业项目策划与管理力
导游服务与应急处理能力
酒店服务与管理操作能力
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能力
旅游新兴业态实战能力(研学、康养、户外探险等)
旅游行业新技术应用能力(电竞酒店、文旅直播、元宇宙文旅等)
校企合作项目开发与管理能力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
旅游职业素养教育能力
旅游职业技能证书考取指导能力
企业在职人员培训能力
其他(请填写)
25.您认为教师当前最需要提升的实践能力是:(可多选)
行业新技术应用
旅游企业真实项目实战经验
职业技能证书考取指导能力
产教融合课程开发能力
企业产品与技术研发能力
其他(请填写)
26.您认为“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考核维度应侧重:(可多选)
岗位实操能力盲测(仅限高级)
企业实践时长与效果
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证书等级
实践教学成果(如学生技能竞赛成绩、教改项目等)
行业评价与反馈
职业素养与规范
产教融合项目参与度
其他(请填写)
27.您认为旅游大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应采用以下哪些方式?(可多选)
企业挂职实践评价
职业技能证书认证
实践教学成果评审
学生满意度调查
职业素养与规范考核
实践教学创新成果
行业专家联合考核
情景模拟测试
新技术应用能力测试
产教融合项目贡献度
28.您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应当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可多选)
企业锻炼与行业挂职
校企合作项目
技能培训与认证
技术技能大赛
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企业导师与双向流动机制
其他(请填写)
29.目前“双师型”教师认定存在的问题(可多选)
实践能力要求不明确
教师认定的能力不全面
认定尺度不统一,地区和校际之间差异较大
没有开展所有等级认定
缺乏第三方认定机构
组织流程不规范
其他(请填写)
30.请您介绍贵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或存在的问题。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