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基本信息
1. 您的任教年级:
2. 您带教该班级时长:
一、合作行为观察
请根据儿童在集体活动(如小组游戏、共同完成任务)中的表现,选择最符合该班级多数儿童的情况:
1. 儿童是否愿意主动参与集体合作任务?
2. 在合作中,儿童是否能分工配合完成任务?
3. 合作遇到困难时,儿童的反应是?
二、情绪自控表现
请根据儿童在自由游戏、生活环节(如进餐、午睡)中的情绪反应,选择最符合的情况:
1. 儿童面对挫折(如玩具被抢、游戏失败)时,能否控制情绪?
2. 在等待场景(如排队、等待游戏机会)中,儿童的表现是?
3. 儿童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我生气了”“我难过”)?
三、同伴互动情况
请根据儿童在自由游戏、集体活动中的同伴交往表现,选择最符合的情况:
1. 儿童是否愿意主动与同伴交往(如邀请游戏、分享玩具)?
2. 同伴间发生冲突(如意见不合、争抢物品)时,儿童的解决方式是?
3. 儿童是否能关注同伴需求(如安慰哭泣的同伴、帮助弱小同伴)?
四、规则遵守表现
请根据儿童在集体活动(如课堂规则)、生活环节(如作息规则)中的规则遵守情况,选择最符合的情况:
1. 儿童是否清楚集体规则(如“举手发言”“玩具玩后归位”)?
2. 在无老师监督时,儿童能否自觉遵守规则?
3. 儿童违反规则后,对老师的提醒反应是?
五、开放性问题
1. 您认为该班级儿童在社会性行为发展中,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
2. 您认为该班级儿童在社会性行为发展中,最需要改善的方面是什么?
3. 您在引导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时,常用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深圳市M幼儿园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调查问卷尊敬的家长:您好!为了解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联,特开展本次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数据仅用于研究分析,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 孩子性别:
2. 孩子所在年级:
3. 您与孩子的关系:
第二部分:家庭教育方式调查(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一、规则与管教
1. 我会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家庭规则(如作息、玩具收纳等)。
2. 我能坚持执行已制定的家庭规则,不会随意变动。
3. 我会根据自己的情绪好坏改变对孩子的管教严格程度。
二、奖惩方式
1. 孩子表现好时,我会用表扬、鼓励等方式给予肯定。
2. 我常用物质奖励(如零食、玩具)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3. 孩子犯错时,我会用体罚或言语批评(如“你真笨”)的方式管教。
三、情感支持与沟通
1. 我每天会给孩子拥抱、表扬等情感回应。
2. 我能耐心倾听孩子讲述幼儿园的事情或自己的想法。
3. 我每天与孩子专注交流(不看手机、不忙其他事)的时间超过30分钟。
4. 我与孩子的沟通内容中,更关注他的学习和行为规范(而非兴趣、情绪)。
第三部分:孩子社会性表现(请根据孩子日常情况选择)
1. 孩子愿意和同伴一起完成游戏或任务吗?
2. 孩子遇到挫折(如玩具被抢)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3. 孩子会主动关心或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吗?
4. 孩子清楚幼儿园或家庭的规则(如排队、玩具归位)并愿意遵守吗?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