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的历史价值与传承现状研究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年龄段:
A. 18岁以下
B. 18-30岁
C. 31-50岁
D. 51岁以上
2. 您的身份:
A. 渝中区本地居民
B. 非渝中区重庆居民
C. 外地游客
D. 学生
E. 文旅/教育从业者
F. 其他
二、对《大公报》的认知程度
1. 您是否听说过《大公报》?
A. 从未听说
B. 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
C. 了解其基本历史(如抗战时期的重要报纸)
D. 熟悉其办报理念或在重庆的历史
2. 您了解《大公报》的渠道是(可多选):
A. 学校课堂/课本
B. 纪录片/影视剧
C. 渝中区历史景点/展览
D. 社交媒体/新闻报道
E. 长辈讲述
F. 其他
3. 您是否知道《大公报》曾在渝中区(如较场口、李子坝)办报?
A. 完全不知道
B. 听说过,但不清楚具体地点
C. 知道具体地点
D. 曾见过相关历史标识
4. 您认为《大公报》在抗战时期的核心价值是(可多选):
A. 记录重庆市民的战时生活
B. 宣传抗日救亡、凝聚民族精神
C. 体现中国近代新闻业的专业理念
D. 反映当时的社会舆论与民生诉求
E. 不清楚
三、对传承现状的评价
1. 您是否见过渝中区与《大公报》相关的文化展示(如纪念馆、展览、历史标识等)?
A. 从未见过
B. 见过,但内容简单(如仅文字介绍)
C. 见过较系统的展示(如实物展、专题展览)
D. 参与过相关体验活动(如研学、讲座)
2. 您对《大公报》历史资源的传承现状满意度如何?
A. 非常不满意(几乎无传承)
B. 不太满意(仅有少量信息,缺乏吸引力)
C. 一般(有基础传承,但不够深入)
D. 较满意(内容较丰富,能体现历史价值)
3. 您认为当前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A. 公众认知度太低,缺乏宣传
B. 展示形式单一,不够生动
C. 未与渝中区其他文化资源(如老重庆街区)结合
D. 缺乏针对青少年的解读
E. 不清楚
四、传承建议与期待
1. 您是否支持在渝中区建立《大公报》主题纪念馆或数字展览?
A. 非常支持
B. 支持
C. 无所谓
D. 不支持(认为意义不大)
2. 您希望通过哪些形式了解《大公报》的历史(可多选)?
A. 线下纪念馆/实物展览
B. 数字档案库(可在线查阅老报纸)
C. 研学活动(如模拟编报、探访旧址)
D. 文创产品(如印有老报纸图案的纪念品)
E. 短视频/纪录片解读
F. 校园讲座/课程
3. 您认为将《大公报》资源与渝中区文旅融合的方式有(可多选):
A. 纳入“老重庆文化旅游路线”(如与解放碑、较场口联动)
B. 开发“老报纸里的渝中区”打卡活动
C. 结合抗战主题,设计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项目
D. 其他(请填写)
4. 您对《大公报》历史价值传承的其他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