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诊断和治疗新技术进展研修班结业考试
您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单位及科室:
1.下列关于癫痫、癫痫发作及癫痫综合征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癫痫发作等同于癫痫,两者都是慢性脑部疾病的表现。
B. 临床出现两次(间隔至少24小时)非诱发性癫痫发作时即可诊断癫痫。
C. 癫痫综合征仅由遗传因素引起,与年龄无关。
D. 癫痫发作的症状仅见于癫痫患者,其他疾病不会出现类似表现。
2. 根据ICSD-3-TR,下列哪项是诊断RBD(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核心标准?()
A. 患者主诉夜间频繁觉醒,伴日间嗜睡。
B. 多导睡眠图(PSG)显示REM期肌张力缺失(RWA),并观察到与梦境相关的异常行为(DEB)。
C. 患者有长期失眠病史,且服用镇静催眠药物无效。
D. 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事件,伴随血氧下降。
3. 关于免疫系统在癫痫中的作用,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免疫系统在生理状态下仅抑制癫痫发作,在病理状态下无影响。
B. 促炎因子(如TNF-α、IL-6)可加剧癫痫发作,且癫痫患者脑脊液中这些因子水平升高。
C. 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会降低癫痫风险,因其抑制神经炎症反应。
D. 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在癫痫中仅表现为保护作用,不会导致神经炎症。
4. 关于癫痫序列MRI的特点,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癫痫序列MRI采用常规扫描序列,主要用于观察脑内大血管病变。
B. 该技术通过多种薄层扫描序列,能清晰显示皮层灰白质结构,尤其有助于发现皮质发育不良等微小病变。
C. 癫痫序列MRI主要用于检测急性脑出血,对癫痫病因诊断无特殊价值。
D. 该技术仅适用于成人癫痫患者,儿童癫痫患者不宜使用。
5. 关于卒中后癫痫(PSE)的发病机制和影响,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PSE早期发作主要与胶质瘢痕形成和慢性炎症相关,而晚期发作则与急性脑缺血和谷氨酸兴奋毒性相关。
B. 卒中后继发的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变性是PSE早期发作的主要原因,而血脑屏障破坏则与晚期发作相关。
C. PSE不仅加重神经功能损害和卒中预后不良,还会增加患者再发卒中的风险。
D. PSE对卒中患者的主要影响是改善颅内血流灌注,从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
6.关于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的适应症,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
A. 适用于所有癫痫患者,尤其适合全面性癫痫发作的患者。
B. 必须满足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的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定位信息矛盾或涉及功能区等特定情况。
C. 主要用于无创检查已明确致痫区的患者,无需进一步定位即可直接手术。
D. 适用于初次癫痫发作的患者,可替代常规脑电图检查。
7. 关于睡眠周期与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
(IED)
关系,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IED在REM睡眠期达到最高频率,在NREM睡眠期显著降低
B. 局灶性癫痫患者在清醒时IED出现率高于睡眠时
C. IED频率在NREM睡眠3期达到高峰,在REM睡眠期降低
D. 抗重力肌张力仅存在于REM睡眠期,为癫痫运动症状提供基础
8. 关于癫痫患者的遗传学检测指征,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遗传学检测仅适用于有明确癫痫家族史的患者,其他患者无需检测。
B. 新生儿期或婴儿期起病的癫痫、病因不明的癫痫性脑病、合并发育异常表现等情况应考虑遗传学检测。
C. 遗传学检测只对已患病个体有意义,健康人群无需进行相关基因检测。
D. 皮质发育畸形的癫痫患者不需要进行遗传学检测,因其病因明确为后天获得性。
9. 关于抗癫痫药物发展历程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第一代抗癫痫药物包括拉考沙胺和吡仑帕奈等新型药物
B. 第二代抗癫痫药物如奥卡西平、托吡酯等在20世纪80年代后上市
C. 丙戊酸和卡马西平属于2004年后上市的第三代抗癫痫药物
D. 苯巴比妥是21世纪才研发出来的最新型抗癫痫药物
10.关于18F-FDG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癫痫发作期,病灶局部18F-FDG摄取增高,反映该区域葡萄糖利用率降低
B. 癫痫间歇期,病灶局部18F-FDG摄取减低,反映该区域神经功能活跃度降低
C. 18F-FDG-6-PO4可继续参与糖代谢,导致细胞内集聚减少
D. 癫痫发作期,病灶局部代谢减低与神经功能过度活跃无关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