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问卷

尊敬的同学:  

您好!本次调查旨在研究短视频"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及价值观的影响。您的真实回答将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挑战。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填写。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一、基本情况
1. 1.您的性别
2. 2. 您的年级
3. 3. 您的专业学科门类
二、短视频使用行为概况
4. 您是否经常使用短视频平台?
5. 您每天大约花多少时间刷短视频?
6. 您最常使用的短视频平台是?(可多选)
7. 您通常在什么场景下刷短视频?(可多选)
8. 您刷短视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可多选)
9. 您是否会因为刷短视频而影响学习、作息或社交活动?
10. 您是否曾因短视频内容产生过情绪波动(如焦虑、羡慕、冲动消费等)?
11. 您是否认为自己存在“刷短视频停不下来”的情况?
12. 您最喜欢观看哪些类型的短视频内容?(可多选)
三、短视频“泛娱乐化”对价值认知的影响
本部分采用6级量表考察。请您仔细阅读题目后,在“很不符合--很符合”区间内选择与自己最贴切的选项,不需要过多思考,依靠自己的第一直觉做出选择。数据仅用作调研,不做其他用处,感谢您的配合!
(一)认知浅层化、碎片化
13. 我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常常只关注标题和摘要,不深入阅读全文。
14. 我更喜欢通过短视频、图文等简洁形式获取信息,而不是长篇深度的内容。
15. 我觉得自己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
(二)虚假信息干扰事实判断
16. 我会因为网络上的段子或表情包而对某些历史人物产生刻板印象。
17. 我有时分不清新闻报道和网络谣言之间的区别。
18. 我认为网络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往往带有娱乐性,缺乏严肃性。
(三)信息茧房效应
19. 我主要通过社交平台获取信息,这些平台推送的内容大多和我的喜好一致。
20.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接受与自己原有观点不同的信息。
21. 我很少主动去了解我不熟悉或不喜欢的话题。
四、短视频“泛娱乐化”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与物质崇拜倾向
(二)社会责任淡薄
22. 我会主动抵制短视频中的社会不公现象(如歧视言论)
23. 我常以“自我接纳”为由拒绝承担家庭/社区责任
(三)社会关系异化
24. 线上点赞互动已替代我与亲友的深度交流
25. 我视虚拟社交(如弹幕、直播)为情感寄托主渠道
26. 当现实社交受挫时,我会加倍沉迷短视频互动
(四)时间管理失控与成瘾
27. 多次尝试减少刷视频时间但均失败
28. 无短视频时会感到焦躁空虚
29. 熬夜刷视频导致次日学习/工作效率下降
30. 明知有重要任务仍控制不住刷视频
五、 短视频“泛娱乐化”对价值判断的影响
(一)媚俗内容扭曲审美标准
31. 我更喜欢刷短视频而不是欣赏一部完整的电影或纪录片。
32. 我觉得现在的流行文化越来越肤浅,但我也很难拒绝它。
33. 我已经很久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了。
34. 我觉得现在很难静下心来欣赏一首古典音乐或一幅画作。
(二)道德标准模糊
35. 观看大量搞笑、猎奇为主的短视频后,我有时会觉得判断一件事“对不对”或“好不好”更难了。
36. 看多了短视频里各种夸张甚至挑战常规的行为,我开始觉得“道德标准可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不同而已”。
37. 在短视频里看到一些现实中可能不妥的行为,如果包装得足够有趣,我其实能够接受。
38.  频繁接触娱乐化呈现的敏感话题后,我对这些话题的道德边界感似乎变得不那么清晰了。
(三)从众心理加剧
39. 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某种挑战、舞蹈或梗非常流行时,我更容易产生想要模仿和参与的冲动。
40.  当某个热门短视频或话题下形成了一种主流观点,我更容易怀疑自己并倾向于跟随大众的看法。
41.  如果我看到大多数人都持一种观点,即使我有不同意见,也更倾向于保持沉默或附和,而不是表达出来。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