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理论培训知识调查
尊敬的参与者:
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心理工作理论培训相关知识的掌握与需求,共20题。
感谢您的参与!
1.当发现学生有严重自伤风险时,学校心理教师的首要伦理责任是:(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的伦理与法律)
A. 立即通知家长并启动危机干预流程
B. 先征求学生本人同意再告知家长
C. 仅记录情况并继续观察
D. 等待学生主动求助
2.学生被诊断为“抑郁发作伴自杀风险”后,家长向学校提出休学申请时必须提交的材料是:(严重精神障碍学生的健康管理要求与转介)
A. 家长口头说明
B. 班主任推荐信
C. 家长书面申请和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病历
D. 校医室诊断证明
3.学生病情稳定后申请复学的第一步是:(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及转诊流程)
A.学校直接为其办理复学手续
B.家长向市级定点医院电话报备
C.家长向就读学校递交书面复学申请
D.班主任出具学生已痊愈证明
4.小学生(6–12 岁)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A. 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B. 具体形象思维向初步逻辑思维过渡
C. 形式运算思维成熟
D. 自我中心思维明显增强
5.下列哪项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核心症状之一?(神经发育障碍的识别与干预)
A. 语言发育迟缓
B. 注意力不集中
C. 社交退缩
D. 刻板重复行为
6.高功能孤独症学生在课堂中最常见的支持需求是:(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的识别与支持)
A. 降低学业要求
B. 结构化环境与视觉提示
C. 延长考试时间至 2 倍
D. 一对一补课
7.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表现不包括:(学生抑郁情绪的识别、筛查与应对)
A. 睡眠增多
B. 兴趣减退
C. 情绪低落
D. 精力减退易疲劳
8.校医在晨检时发现某初二学生近两周常在上课前出现心慌、出汗、手抖,并反复担心自己“会晕倒”,但体检无器质性异常,最应高度怀疑该学生存在:(学生抑郁情绪的识别、筛查与应对)
A. 抑郁发作
B. 焦虑障碍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低血糖反应
9.以下哪项不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学生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A. 抑郁
B. 网络成瘾
C. 社交恐惧
D. 考试作弊
10.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常用技巧?:(心理危机干预专题)
A. 情绪宣泄
B. 认知重构
C. 行为矫正
D. 药物治疗
11.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心理危机干预专题)
A. 组织若干干预小组
B. 迅速地普遍地开展心理咨询
C. 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
D. 把学生先集中起来做心理辅导
12.关于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描述,正确的是:(自杀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干预)
A. 等同于自杀未遂
B. 通常不以死亡为目的
C. 无需专业干预
D. 仅见于青少年
13.关于“拒学行为”(School Refusal)的核心概念,以下哪一项最准确?(拒学及厌学学生的评估与复学策略)
A. 学生因学习成绩差而主动逃课
B. 学生因叛逆心理故意违反校规
C. 学生因强烈情绪困扰导致难以到校,常伴躯体化症状
D. 学生因家庭搬迁暂时无法上学
14.青少年厌学干预的首要步骤是:(拒学及厌学学生的评估与复学策略)
A. 立即降低学业要求
B. 直接进行精神科用药
C. 综合评估个体-家庭-学校多层因素并制定系统干预计划
D. 让学生休学半年以缓解压力
15.向家长反馈学生自伤风险时,最恰当的沟通顺序是:(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及健康宣教)
A. 先讲风险→再给建议→最后倾听
B. 先倾听家长担忧→再讲风险→共商方案
C. 直接给书面报告
D. 仅通知到校面谈
16.教师出现“情绪衰竭、对学生冷漠”时,最可能处于:(教师的自我照顾)
A. 急性焦虑状态
B. 职业倦怠中期
C. 抑郁症
D. 适应性障碍
17.在“校—区—医院”三方联动转介体系中,当学生问题超出学校心理辅导能力范围时,学校启动转介程序前必须完成哪项关键步骤:(综合应用题)
A. 直接联系市级医院预约床位
B. 取得学生及家长的知情同意后开具转介单
C. 建议家长自行上网查资料
D. 等待区教委统一安排评估
18.高功能孤独症学生因课堂噪音大哭跑出教室,教师最恰当的做法是:(综合应用题)
A. 立即拉回教室
B. 提供安静角落+视觉流程卡
C. 当众批评其不遵守纪律
D. 让家长领回家
19.当家长拒绝承认孩子抑郁并指责学校“贴标签”时,教师应:(综合应用题)
A. 停止干预避免冲突
B. 提供科普资料+邀请家长到校面谈
C. 直接上报教育局
D. 让孩子自己说服家长
20.教师因连续处理学生危机事件出现失眠、易怒,首要的自我照顾策略是:(综合应用题)
A. 请假旅游一周
B. 寻求专业督导或同辈支持
C. 服用安眠药
D. 自行压抑情绪继续工作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