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1.调查类型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普通人群
2.机构类型
综合医院
妇幼保健院
中医医院
3.机构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4.中医相关科室设置情况
中医内科
针灸科
推拿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
中医老年病科
治未病中心(中医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科
其他
5.中医类别医师数
小于3人
4-6人
7-10人
大于10人
6.平均每年中医药服务量
小于1万
1-5万
5-10万
大于10万
7.单位中医药诊疗方案涵盖哪些年龄阶段(如协定方、路径化方案等)
儿童期(0-14岁)
孕产期
成年期(15-59岁)
老年期(60岁+)
8.是否提供医保覆盖的中医药服务项目?
全部覆盖
部分覆盖
未覆盖
9.患者对以下项目医保报销的主要反馈问题
报销比例低
可报销项目少(如贴敷、膏方等未纳入)
报销流程复杂
跨省异地报销困难
其他
10.是否因医保政策限制影响中医药技术开展?
是
否
11.是否与区域内医疗机构建立中医药双向转诊机制
是
否
12.是否与区域内医疗机构共享中医电子健康档案
是
否
13.单位在分级诊疗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转诊标准不明确
信息系统不互通
患者意愿低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
其他
14.机构内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针刺
艾灸
拔罐
刮痧
穴位贴敷
小儿推拿
耳穴压豆
中药熏蒸
其他
15.是否参与区域内技术推广项目
是
否
16.参与区域内技术推广项目的主要形式为
培训
对口支援
远程指导
其他
17.意见与建议
18.机构类型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
19.中医相关科室设置情况
中医内科
针灸科
推拿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
中医老年病科
治未病中心(中医预防保健)
中医康复科
其他
20.机构中医类别医师数
小于2人
3-5人
6-10人
大于10人
21.平均每年中医药服务量
小于1万
1-5万
5-10万
大于10万
22.单位中医药诊疗方案涵盖哪些年龄阶段(如协定方、路径化方案等)
儿童期(0-14岁)
孕产期
成年期(15-59岁)
老年期(60岁+)
23.是否开展国家基本公卫服务中的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
是
否
24.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主要服务内容
儿童中医饮食调养指导
起居活动指导
摩腹、捏脊等推拿服务
常见病中医预防指导
25.是否开展 "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
是
否
26.老年人中医药管理主要服务形式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健康状态评估
个性化中医保健指导(饮食、运动、穴位保健等)
提供艾灸、拔罐等适宜技术服务
27.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是否包含中医类别医师?
所有团队均包含
部分团队包含
所有团队均未包含
2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的中医药服务内容
中医健康档案建立
中医体质辨识与干预
常见病中医诊疗
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
中医健康教育
29.是否与 上级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 组建联合签约团队?
是
否
30.是否建立 中医双向转诊机制?(如转至县中医院/市中医医院)
是,有规范流程
是,但流程不完善
否
31.是否与上级医院实现 中医药健康信息互联互通?
是(可实时查看上级诊疗记录)
部分(定期接收摘要报告)
否
32.是否派出人员参加 上级机构组织的中医培训?
是
否
33.参加上级培训形式包括
进修学习
师带徒项目
远程培训
短期专项培训
34.当前最急需提升的中医药能力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如针灸、刮痧)
慢性病中医药防治
中医康复护理
中医信息化工具应用
中医健康管理方案设计
35.意见与建议
36.机构是否设置独立中医科室
是
否
37.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活动的频次:
每年≥4次
每年2-3次
每年1次
从未开展
38.中医药健康宣教的主要形式
线下讲座/义诊
宣传栏/海报
新媒体(公众号、短视频)
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发放手册/折页
其他
未开展
39.宣教内容是否覆盖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如儿童、孕产妇、成年人、老年人等):
全覆盖
覆盖部分阶段
未覆盖
40.用于中医药宣教的年度经费占健康宣教总经费的比例:
≥20%
10%-19%
<10%
无专项经费
41.机构中医类别医师数
0人
1人
2人
大于等于3人
42.是否配备专职从事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人员:
是
否
43.中医药预防疾病知识宣传引导情况
非常弱
非常强
一般情况
44.机构是否承担以下服务项目的指导/考核工作
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
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干预
孕产妇中医保健指导
不参与任何项目
45.项目执行中的主要困难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力量薄弱
居民接受度低
经费支持不足
缺乏标准化流程
效果评估困难
其他
46.近3年是否组织过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相关方面培训:
每年≥2次
每年1次
未组织过
47.意见与建议
48.参与人员类别
儿童期(0-14岁)
孕产期
成年期(15-59岁)
老年期(60岁+)
49.(儿童由家长代答)您为孩子选择中医药服务的主要场景
疾病预防(如推拿增强免疫力)
常见病治疗(感冒、积食等)
慢性病调理(如哮喘)
其他
50.您对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认可度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未接触
51.您对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的便捷性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未接触
52.您对医疗卫生机构慢病中医药管理效果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未接触
53.您对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未接触
54.您是否通过疾控中心/社区获得过以下中医药知识
传染病预防(如艾灸防流感)
慢性病保健(高血压食疗方)
儿童/老年人中医体质调理
从未接触过
其他
55.您更希望获取哪些形式的中医药宣传?
线上短视频/公众号
社区健康讲座
宣传手册/折页
义诊体验活动
56.您对中医药服务的医保报销政策是否了解?
非常清楚
大致了解
完全不清楚
57.您对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满意度如何?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未报销过
58.
您选择中医药服务的主要原因?[多选题]
信任中医理念
西医疗效不佳
副作用小
医保报销支持
文化认同
59.您认为当前中医药服务最需改进的是
缩短挂号/取药等待时间
降低中药价格
提升基层医师水平
增加儿童/老年专项服务
加强医保覆盖范围
60.意见与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