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与劳动学科的融合研究》课题效果调查问卷(学生版)

1. 您所在年级
2. 您参与过哪些具体的数学—劳动融合活动?
3. 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学生能更主动地,在真实劳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如测量、计算、估算、图表、数据分析等)
4. 劳动实践能力:学生在劳动活动中,动手操作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任务规划与执行能力得到锻炼。
5. 问题解决能力:面对融合活动中遇到的挑战(如材料不够,尺寸不符,结果偏差),学生尝试分析原因,寻找多种解决方法的意愿和能力增强。
6.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学生在活动中能对方案、方法或结果进行反思,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或创新点子
7. 合作交流能力:在需要小组协作完成的融合任务中,学生能够有效地与同伴沟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8. 学习兴趣与动机:学生对数学和劳动学科的学习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9. 知识理解深度:通过劳在劳动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原理的理解更深刻、更牢固。
10. 跨学科理解:学生能初步体会到数学与劳动(以及可能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解知识是相互关联的。
11.
责任感与品质:在劳动过程中,学生的责任感(如爱护工具,完成任务)、细心、耐心、克服困难的毅力等品质得到培养。
12. 你认为这种数学与劳动融合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分科教学最主要的优势是什么?
13. 在您参与/观察的融合活动中,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通常是什么?
14. 您认为开展此类融合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15. 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数学与劳动结合的活动?为什么?
16. 你觉得参加这些活动后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进步?
17. 总体而言,您认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与劳动学科的融合研究》课题的实施效果如何?
18. 您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如教学设计,案例,策略等)是否具有推广价值?
19. 您对今后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与劳动学科的融合教学,有何具体的建议或期望?可自由填写。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