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商战”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权益感知的影响情况调查
1. 您的性别是?
男
女
2. 您所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 您会使用外卖平台点外卖吗?
会
不会
4. 您一周点外卖的频率是?
1-2次
3-4次
5-6次
7次以上
5. 你经常使用的外卖平台是?
美团
饿了么
京东
淘宝闪购
校园外卖小程序
其他
6. 您是否关注外卖平台推出的补贴活动?
非常关注,每次点外卖都会特意留意
比较关注,刷到平台推送会看看补贴情况
不太关注,点外卖偶尔想起来才看
完全不关注,没留意过平台补贴活动
7. 您对于外卖平台会员享有的权益(如会员红包、专属折扣、免配送费等)了解多少?
非常了解,清楚各类会员权益细则,还会对比不同平台会员权益
了解一些,大概知道常见的会员权益内容
不太了解,只知道会员权益,但没深入了解过
完全不了解,没关注外卖平台会员权益
8. 在点外卖过程中,您会关注与配送速度相关的商战手段吗?(如平台承诺的限时配送、超时赔付规则等)?
一直关注,很在意配送时效,会特意看这些内容
经常关注,点外卖时会留意配送速度保障相关信息
偶尔关注,只有着急用餐时才会关注
从不关注,觉得配送速度随缘,关注也没用
9. 若某外卖平台针对大学生群体补贴力度明显大于其他平台,你会因此切换使用该用平台吗?
肯定会,补贴力度大,能省不少钱,果断换
可能会,看补贴能否覆盖自己点外卖的频率和需求
不太会,习惯用原来的平台,补贴再多也懒得换
肯定不会,对补贴不感兴趣,还是用熟悉的
10. 遇到与平台有“独家商户”合作(只有该平台能点到其外卖)且受欢迎的商家,您会优先选择在这个平台下单吗?
一定会,为了吃到独家商家,优先选这个平台
可能会,看商家吸引力和自己当天点外卖的需求
不太会,还是综合考虑平台配送、价格等因素,独家不是首选
一定不会,独家商家对自己没有吸引力,不影响平台选择
11. 当外卖平台针对大学生的补贴力度变化时,你更换外卖平台的频率会?
大幅增加,补贴高就频繁换平台薅羊毛
有所增加,遇到高额补贴,会偶尔换平台
基本不变,换平台频率和补贴关系不大,习惯更重要
反而降低,觉得频繁换平台下单太麻烦,不如固定用一个
12. 您遇到外卖“虚假优惠”(如标价显示优惠但实际结算,无优惠、优惠规则含糊不清等),您认为自己作为消费者有权?
要求平台/商家赔偿,明确觉得自身权益被侵害,必须维权
向平台/商家投诉,希望对方解决问题,恢复应得优惠
自认倒霉,觉得维权流程麻烦,不想折腾,下次不点这家
不清楚自己有啥权益,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该咋处理
13. 碰到“配送纠纷”(如配送超市很久影响用餐配送,导致食物洒漏损坏等),身为大学生的你通常会采取以下哪种方式?
积极联系平台客服维权,要求合理赔偿或解决方案
联系商家协商,看看商家能不能给出满意处理
发校园社交圈、班级群吐槽,寻求同学共鸣和建议
啥也不做,觉得投诉也解决不了问题忍了
14. 长期的外卖平台商战,您会担心出现垄断风险吗(如某平台一家独大后降低对大学生的优惠服务质量下降等)?
非常担心,觉得垄断后平台会欺负消费者,损害我们权益
比较担心,认为持续商战可能会让个别平台出局,形成垄断
不太担心,相信市场竞争能平衡,垄断不容易出现
完全不担心,觉得垄断离自己生活远,商战咋发展都行
15. 对于未来外卖平台商战,您更希望平台在哪方面发力?
加大针对大学生的补贴力度,推出更多专属优惠
提升配送服务质量,像缩短配送时间、保障产品完好送达
扩展适合大学生的商家种类和数量,比如更多性价比高的小众美食店入驻
优化会员权益,给大学生会员更多专属福利,如更低的会员费,更多会员红包
其他(可补充)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