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考核试题
基本信息:
姓名:
科室: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75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中规定的消毒方法?( )
A. 紫外线消毒
B. 煮沸消毒
C. 化学消毒剂喷洒
D. 高压蒸汽清洗(非灭菌)
2、《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如何处置?
A. 常规清洗即可
B. 无需特殊消毒
C. 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
D. 直接丢弃
3、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品、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清洁指甲用品应()或者一次性使用。
A.一人一用一消毒
B.每日清洁消毒
C.无需清洁消毒
D.每周清洁消毒
4、关于外科手消毒洗手池的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A.应配置洗手池
B.洗手池应每周清洁消毒
C.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
D.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5、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A、400mg/L~700mg/L
B、300mg/L~500mg/L
C、500mg/L~1000mg/L
D、700mg/L~1000mg/L
6、清洗后的罐具完全浸泡于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
A、500mg/L
B、1000mg/L
C、2000mg/L
D、5000mg/L
7、进行中央导管置管时,皮肤消毒宜选用哪种消毒液()
A.75%乙醇
B. 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
C. 碘伏原液
D.2%碘伏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处理
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
9、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 )进行清洁与消毒。
A.含氯消毒剂
B.清水
C.紫外线照射
D.消毒湿巾
10、发生艰难梭菌感染暴发时,可选择( )进行环境表面消毒。
A.70%-80%醇类
B.500mg/L含氯消毒剂
C.2000mg/L含氯消毒剂
D.0.2%-0.5%碘伏
11、非洁净手术部(室)环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应≤( )。
A. 4 cfu/m³
B. 5 cfu/m³
C. 10 cfu/m³
D. 15 cfu/m³
12、医院消毒、灭菌基本要求正确的是 ( )
A.重复使用的物品应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B.重复使用的物品应先预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C.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D.环境与物体表面日常应常规消毒
13、换药碗使用后处理方法是( )
A.清洁
B.灭菌
C.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D.高温消毒
14、使用后的体温表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
A.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B.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
C.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
D.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15、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 )
A.4h
B.24h
C.2h
D.12h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
1、以下有关清洁与消毒原则的内容,正确的是( )。
A.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B.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C.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D.清洁诊疗区域时,应先重度污染再到轻度污染
2、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 )的隔离措施。
A.血液传播
B.接触传播
C.飞沫传播
D.空气传播
3、关于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日常清洁与消毒方式正确的是( )
A.低度风险区域适宜湿式卫生
B.中度风险区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湿式卫生清洁
C.高度风险区域应采用消毒剂辅助湿式卫生清洁
D.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实施中、低水平消毒
4、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被下列那些病原体污染时应先消毒,后清洗、灭菌( )
A.乙型肝炎病毒
B.朊毒体
C.气性坏疽
D.突发不明原因的病原体
5、关于清洗消毒器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是( )
A.被清洗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充分接触水流
B.器械轴节应充分打开,可拆卸的零部件应拆开
C.冲洗、洗涤、漂洗时应使用软水,终末漂洗、消毒时应使用纯化水
D.容器应开口朝上或倾斜摆放
E.精细器械和锐利器械应固定放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