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沙社区旅游慈善调查问卷
尊敬的居民朋友:
您好!为探索小梅沙“旅游+慈善”融合发展模式,助力社区可持续发展,我们诚邀您参与本次调研。本问卷匿名填写,数据仅用于研究分析,请您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30岁
31-50岁
51-70岁
70岁以上
3.您是否常住小梅沙社区
是(请填写居住年限)
否
4.您的身份
社区居民
游客
社区企业/商户代表
志愿者/公益组织代表
社区工作人员
其他
5.您的职业:
学生
企业职工
公务员/事业单位
自由职业者
退休人员
旅游从业者
其他
二、居民对社区慈善活动的认知
6.您对“旅游慈善”概念的了解程度:
完全不了解
听说过但不熟悉
了解基本含义
参与过相关活动
7.您更倾向于参与哪种形式的慈善活动?
捐款(现金、线上支付、银行转账等)
捐物(衣物、书籍、日用品等)
参加义卖/义演/慈善晚宴等筹款活动
参与志愿服务(如探访老人、支教、环保、活动协助等)
参与公益项目(如“免费午餐”、“蚂蚁森林”等线上或线下项目)
转发慈善信息/呼吁,进行线上声援
购买带有公益性质的商品(如公益宝贝)
其他
8.
如果您很少或没有参与慈善活动,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能力有限
时间精力不足
缺乏方便的参与渠道/信息
对慈善组织不信任,担心善款/物资被滥用
不清楚哪些活动是真实有效的
感觉个人力量微小,作用不大
没有遇到特别触动我的项目或群体
认为慈善主要是政府和富人的责任
担心参与过程麻烦或个人信息泄露
其他
三、居民对社区慈善需求的认知
9.您认为小梅沙最需通过旅游慈善支持的群体是?
孤寡老人(如重阳节慰问活动需求)
外来建设者(如劳资纠纷帮扶需求)
低收入家庭(如物资捐赠需求)
游客(如应急救助服务)
环境保护(如海滩清洁、生态修复)
其他
10您认为旅游业发展对社区慈善需求的影响是?
增加需求(如游客增多带来环境压力)
减少需求(如旅游收入提升居民福利)
无明显关联
四、慈善捐赠氛围
11.您是否参与过小梅沙社区的捐赠或志愿活动(如环保打卡、爱心义卖)?
是(请举例:)
否
12.您愿意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支持旅游慈善?
旅游消费时额外捐赠(如门票附加公益金)
参与志愿服务(如海滩清洁、文化讲解)
购买公益文创产品(如环保手工艺品)
分享公益项目至社交平台
“消费即捐赠”合作商户
“旅行储蓄罐”月度定捐
“企业代言人”员工计划
“闲置变现”物资捐赠
其他
五、慈善领导者关注
13.您是否了解社区党委、企业或社会组织在慈善中的角色?
非常清楚
部分了解
完全不了解
14.
在
建立和维持公众/捐赠人信任
方面,您认为以下哪项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更全面、实时、易懂地披露财务与项目信息
更生动、有效地讲述项目成效与受益人故事
建立更直接、高频的捐赠人反馈与互动机制
快速、妥善地应对质疑或危机公关
加强独立第三方审计与评估
其他
15.您认为在提升组织品牌认知度与影响力传播方面,最有效的渠道或策略是什么?
社交媒体深度运营(微信、微博、短视频等)
主流媒体合作与报道
线下活动与社区渗透
关键意见领袖/名人代言
高质量的内容产出(报告、故事、视频)
合作伙伴的联合传播
捐赠人口碑传播
其他
六、社区慈善资源认知
16.您认为小梅沙可用于旅游慈善的资源包括哪些?
自然与生态资源(如海洋生态保护教育基地)
文化与历史资源(如渔村文化)
基础设施与空间资源(如景区闲置空间)
社区与人力资源(如志愿者等)
企业与商业资源(如酒店、商铺等)
其他
17.您认为当前社区慈善资源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资金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资金分配不透明,公众信任度低
小额捐赠激励缺失,长尾效应未激活
专业人才匮乏,服务可持续性差
社区组织能力弱,资源整合效率低
居民参与渠道有限,公众参与度低
物资捐赠匹配度低,浪费现象严重
需求与供给信息不对称,资源错配
公益故事传播力弱,社会关注度低
税收优惠门槛高,企业参与积极性受限
跨区域协作机制缺失,资源流动受阻
其他
七、开放建议
18.您对“旅游+慈善”结合有什么具体建议?
问卷结束,感谢您的耐心作答!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