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and Consent 介绍与同意书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s, perception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awyers engaged in or interested in foreign-related legal practice in China.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how you perceive the concept of "foreign-related legal talents" (or "涉外法治人才" in Chinese), your experiences with related initiatives, an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is field.
本研究旨在了解从事或有兴趣从事涉外法律实务的中国律师的经历、看法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别关注您如何理解"涉外法治人才"这一概念,您参与相关倡议的经历,以及您在这一领域面临或认为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Your responses will be kept confidential and used solely for academic research purposes. By proceeding, you consent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You may withdraw at any time.
您的回答将被严格保密,仅用于学术研究目的。继续填写问卷即表示您同意参与本研究。您可以随时退出调查。
This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for all legal professionals, regardless of their level of experience in foreign-related legal practice. Some questions will be specific to those with direct experience, while others are open to all respondents. Please answer based on your experience or perception as indicated in each question.
本问卷面向所有法律从业者,无论其涉外法律实务经验水平如何。一些问题专门针对有直接经验的人,而其他问题则开放给所有受访者。请根据每个问题的指示,基于您的经验或看法作答。
Part I: Experience Classification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第一部分:经验分类和人口统计信息
1. 您是否有涉外法律实务的经验? [单选题] 是 否
1.1如果没有涉外法律实务经验,您仍然认为自己可以被称为涉外律师(涉外法治人才)吗?[单选题]
是 否 不适用
1.2如果没有涉外法律实务经验,您仍然认为自己可以被称为涉外律师 (涉外法治人才) 的理由是?
有从事涉外法律实务的打算 自认为有从事涉外法律实务的能力 不存在涉外律师的统一准入标准和条件 任何律师都可以被称为涉外律师 其他:
2. 您有多少年的涉外法律实务经验?[单选题] 不到1年 1-3年 4-7年 8-15年 15年以上
3. 在您的职业生涯中,大约处理过多少涉外案件?[单选题] 1-5个案件 6-20个案件 21-50个案件 50个以上案件
4. 您目前的工作中有多少比例是涉外法律实务?[单选题] 少于25% 25-50% 51-75% 75%以上 100%
5. 年龄:[ ] 岁 6. 性别:[单选题] 男 女 倾向不说 其他(请说明):
7. 法律实务经验年限:[ ] 年 8.主要涉外法律实务 8.1主要涉外法律实务类型:[单选题] 涉诉(含仲裁、调解)为主 非诉为主 涉诉和非诉均等 不适用
8.2主要涉外法律实务领域: 国际贸易 跨境投资并购 国际工程承包 涉外知识产权 涉外婚姻家事 出口管制 境外合规体系建设 ESG合规 数据合规 反垄断和不当竞争 反海外腐败、反洗钱 其他 不适用
Part II: Educational Background 第二部分:教育背景
9. 您的法律教育背景是什么?[单选题] 正式法律学位 没有正式法律学位,但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 其他(请说明):
9.1如果您有正式的法律学位,最高学位是:[单选题]
法学学士学位 法学硕士学位 法律硕士学位 法律博士学位(JD) 法学博士学位(PhD) 其他(请说明) 不适用
9.2 您在哪里获得的法律学位?
中国内地 境外 不适用
9.3 请说明在中国的大学类型(如涉及多个大学,请就高选择):[单选题]
"985工程"大学 "211工程"大学 省级或地方大学 其他(请说明):
9.4.1什么阶段前往境外接受法律教育:
本科 硕士 博士 博士后 其他(请说明): 不适用
9.4.2境外接受法律教育的 国家或地区: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台湾地区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欧盟国家 其他(请说明):
9.4.3大学排名(如涉及多个大学,请就高选择):[单选题]
全球前50 全球前100 全球前200 该国或地区其他知名大学 其他(请说明):
Part III: Entry into and Understanding of Foreign-Related Legal Practice 第三部分:进入涉外法律实务及其理解
10. 您最初是如何进入涉外法律实务的?[单选题] 通过法学院专业化培养 从国内法律实务逐步过渡 取得资格后直接进入 通过国际律师事务所 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职位 其他(请说明):
11. 您进入涉外法律实务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对国际事务的兴趣 更好的职业前景 更高的收入潜力 使用外语技能的机会 希望处理复杂的跨境案件 导师或榜样的影响 家庭背景或关系 为中国参与全球事务做贡献的机会 其他(请说明):
12. 您认为国内法律实务和涉外法律实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案件的复杂性 客户期望 工作环境 职业发展机会 收入潜力 外语的使用 接触不同的法律体系 工作的政治敏感性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Part IV: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kills 第四部分:职业发展和技能
13. 您认为哪些教育或培训方面对涉外法律实务最有益? 国际法课程和研究 比较法课程和研究 区域国别法课程和研究 外语法律课程 实习或实践经验 模拟法庭比赛 交换项目或海外学习 学术研究项目 职业发展项目 其他(请说明):
14. 您主要如何保持和提高涉外法律实务技能? 参加研讨会和工作坊 在线课程 阅读国际法律期刊 参与专业网络 指导他人或接受指导 从事学术研究或写作 从日常实践中学习 其他(请说明):
15. 您在涉外法律实务中使用哪些外语? 英语 法语 德语 日语 西班牙语 俄语 阿拉伯语 其他(请说明): 我不使用/预期不会使用外语
16. 您在涉外法律实务中使用的主要外语是[单选题] 英语 法语 德语 日语 西班牙语 俄语 阿拉伯语 其他(请说明): 我不使用/预期不会使用外语
17. 如果您不使用/预期不会使用外语,您是如何处理与外语相关的工作的?[单选题] 寻求擅长外语同事的帮助 聘请专业外语人士 使用外语类翻译软件或设备 其他(请说明): 不适用
18.对于您的主要外语,请评估您在以下各项技能上的熟练程度:[单选题] 18.1 口语: 母语水平 流利 中级 基础 不适用
18.2写作:
母语水平 流利 中级 基础 不适用
18.3阅读:
母语水平 流利 中级 基础 不适用
18.4听力:
母语水平 流利 中级 基础 不适用
19. 您认为外语熟练程度对于涉外法律实务的重要程度是?[单选题] 极其重要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略微重要 不重要
20. 您认为在发展或维持法律实务所需的外语技能方面,主要挑战是什么? 缺乏持续练习的时间 接触母语者的机会有限 法律专业术语的困难 缺乏合适的学习资源 专业环境中语言使用的快速变化 平衡多种语言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Part V: Understanding of "Foreign-Related Legal Talents" 第五部分:对"涉外法治人才"的理解
21. 以下哪项最能描述您对"涉外法治人才"的理解?[单选题] 在国际法律实务中具有卓越法律技能的律师 具有强大跨文化能力的律师 擅长协调中国和国际法律实务的律师 具有丰富国际经验和人脉的律师 外语能力出众的律师 其他(请说明):
22. 请用您自己的话定义"涉外法治人才"。(必填,否则无法提交)
23. 您认为哪些品质或特征对于一名律师被视为"涉外法治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广泛的国际法知识 高水平的外语能力 强大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跨国法律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 驾驭不同法律体系的能力 在国际环境中的强大谈判能力 广泛的国际专业网络 对国际商业实践的理解 政治意识和外交技能 对国际法律讨论的学术贡献 其他(请说明):
24. 您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自己是一名"涉外法治人才"?[单选题] 强烈认同 比较认同 中立 不太认同 完全不认同 不适用
25. "涉外法治人才"这个概念如何影响了或您认为会如何影响律师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 激励追求国际法律教育 鼓励寻求国外工作经验 影响专业方向的选择 促使不断提高语言技能 导致在国际法律圈积极建立人脉 启发对学术法律讨论的贡献 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Part VI: Initiativ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Foreign-Related Legal Talent 第六部分:涉外法治人才的相关倡议和职业发展
26. 您是否了解中国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任何倡议?[单选题] 是 否 不确定
26.1如果是,您熟悉哪些倡议? 国家级政府政策 地方政府项目 大学基础项目 律师协会倡议 行业特定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其他(请说明): 不适用
27. 您是否参与过任何旨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项目?[单选题] 是 否
27. 1 如果是,您如何评价这些项目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方面的有效性? [单选题] 非常有效 比较有效 中立 不太有效 完全无效 不适用
27.2 在您看来,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项目与法律从业者的实际需求契合度如何? [单选题]非常契合 比较契合 中立 不太契合 完全不契合 不确定
27.3 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项目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更多国际交流机会 加强外语培训项目 更加关注实践技能发展 更加重视对外国法律体系的理解 对国际法律研究的更多支持 改进法律教育中的技术融合 更好地与国际法律标准接轨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 不确定
28.在您看来,以下利益相关者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方面应该扮演什么角色?(1-5评分,1表示没有作用,5表示至关重要) a.政府:
b.律师事务所:
c.大学:
d.律师协会:
e.国际组织:
f.个人从业者:
29. 您是否了解由不同组织发布的涉外律师名单或人才库?[单选题] 是 否 不确定
29.1如果是,您熟悉以下哪些类型组织的名单或人才库? 国家政府部门 省级政府部门 市级政府部门 全国律师协会 省级律师协会 市级律师协会(区、县) 其他专业组织 其他(请说明): 不适用
30. 您是否在这些名单或人才库中被正式认定为涉外法治人才(涉外律师)?[单选题] 是 否 不确定
30.1 如果是,您在哪个级别被认定? 国家级 省级 市级(区、县) 其他(请说明): 不适用
30.2在您看来,这些不同名单或人才库识别涉外法治人才的标准一致性如何? [单选题]是 非常一致 比较一致 中立 比较不一致 非常不一致 不确定
31. 您认为是否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来认定涉外法治人才(涉外律师)?[单选题] 是 否 不确定
Part VII: Practical Aspects of Foreign-Related Legal Work 第七部分:涉外法律工作的实际方面
32. 您的工作中有多少比例涉及与外国客户或对方的直接互动?[单选题] 少于25% 25-50% 51-75% 多于75% 100%
33. 根据您的经历,以下哪些活动在涉外法律工作中最为频繁? 起草国际合同 就跨境交易提供建议 在国际仲裁中代表客户 协助多司法管辖区的合规工作 为国际投资进行尽职调查 就国际贸易问题提供建议 处理跨境知识产权事务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34. 在您的工作中,您多常与其他国家的律师合作?[单选题] 非常频繁 经常 偶尔 很少 从不
35. 在涉外法律实务中,您认为哪些法律以外的知识领域是必不可少的? 国际商业实践 全球经济和金融 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 跨文化交流 技术和数字系统 特定行业知识(如能源、医疗) 项目管理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36. 涉外法律从业者通常如何获取或提高这些非法律领域的知识? 自学(书籍,在线资源) 正式课程或认证 在工作中学习 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 参加跨学科会议或研讨会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Part VIII: Serving National Strategies through Foreign-Related Legal Practice 第八部分:涉外法律实务服务国家战略
37. 您的涉外法律工作在多大程度上与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倡议、RCEP)相关?[单选题] 密切相关 比较相关 偶尔相关 很少相关 不相关 不确定
38. 您在涉外法律实务中主要服务哪些区域市场? 东盟 其他"一带一路"国家 欧洲 北美 东亚(日本、韩国) 非洲 拉丁美洲 中东 大洋洲 其他(请说明):
39. 中国律师在提供东盟相关法律服务方面有哪些优势? 地理位置邻近 文化相似性和理解 中国与东盟日益增长的经济联系 东南亚语言能力 对中国和东盟法律体系的理解 已建立的商业网络 成本竞争力 应对类似发展挑战的经验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40. 如果您处理过东盟相关法律事务,涉及哪些类型的工作? 跨境投资 国际贸易 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 争议解决 监管合规 并购 知识产权 劳动和就业 其他(请说明): 不适用
41. 在发展东盟法律市场专业知识方面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东盟各国法律体系的多样性 语言障碍 缺乏关于东盟法律的系统培训 在该地区的专业网络有限 来自当地和国际律所的竞争 对外国律师的监管限制 缺乏市场信息和资源 商业实践中的文化差异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42. 展望未来,什么支持对中国律师更好地服务东盟市场和相关国家战略最有帮助? 关于东盟法律体系的专门培训 语言培训项目(东南亚语言) 促进与东盟法律专业人士的交流 市场研究和商业情报 政府对律所国际化的支持 与东盟律所的合作 专门的东盟法律服务中心或平台 定期的东盟-中国法律论坛 其他(请说明):
Part IX: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第九部分:挑战和机遇
43. 您认为在中国从事涉外法律实务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语言障碍 理解外国法律体系 跟上国际法律发展 管理跨文化客户关系 与国际律师事务所竞争 处理政治敏感性 协调中国和国际法律实务 应对快速的技术变革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44. 您认为未来5-10年中国涉外法律实务最大的机遇是什么? 更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项目 中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持续推进 跨境争议解决需求增长 中国公司向全球市场扩张 国际法新领域的发展(如网络安全、数据保护) 中国和国际法律实务的更深度融合 环境和气候变化法律专业知识需求增加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45. 您认为在法律教育或职业发展方面需要做出哪些改变,以更好地培养律师从事涉外法律工作? 更加重视实践和动手经验 加强法律教育中的技术融合 更加关注跨文化沟通技能 提供更多国际交流或实习机会 更加重视比较法、区域国别法教学和研究 改进法律专业人士的外语培训 更多跨学科方法(如法律与商业)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46. 以下哪项最能描述您认为中国涉外法治人才应在全球法律界扮演的角色?[单选题] 国家利益的捍卫者 发展新的国际法律规范的领导者 中国和国际法律体系之间的桥梁 在国际上倡导中国法律观点的代表 国际商业和贸易的促进者 国际争端中的中立仲裁者 其他(请说明): 不确定
47. 您认为未来5年中国对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将如何变化?[单选题] 显著增加 适度增加 没有显著变化 适度减少 显著减少 不确定
Part X: Views on Bar Association's Role in Foreign-Related Legal Work 第十部分:对律师协会在涉外法律工作中作用的看法
48. 您是否了解当地律师协会在涉外法律实务方面的工作?[单选题]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49. 您对当地律师协会目前在支持涉外法律实务方面的努力有多满意?[单选题]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中立 比较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不确定/不适用
50. 您是否参加过当地律师协会组织的涉外法律活动?[单选题] 是的,经常参加 是的,偶尔参加 没有,但我知道有这些活动 没有,我不知道有这些活动
50.1如果您参加过,这些活动对您的实务有多大价值? [单选题]非常有价值 比较有价值 中立 不太有价值 完全没有价值 不适用
51. 您认为律师协会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对涉外法律从业者的支持? 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国际交流机会 业务推介和网络平台 政策倡导和代表 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 认可和奖励机制 实务指导和最佳实践 语言培训项目 技术和创新支持 其他(请说明): 不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