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政策执行问题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政策执行” 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当前治理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挑战。您作为高校教师与教育工作者,是研究生培养和学风建设的亲历者与关键力量,您的意见对本研究至关重要。
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对您的个人信息和回答严格保密。问卷大约需要 20 分钟完成。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本研究的大力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2.您所在的学校:
3.您工作所在的院系/部门是:
4.您的角色是:(可多选)
5.您的职称是:
6.您的职务是:
7.您的最高学历:
8.您从事高校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的年限:
第二部分:问卷主体
9.以下是一系列关于治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障碍的陈述,请根据您的实际经历、观察和感受,选择最符合您看法的选项。
  • 很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很同意
Q1 以论文和项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方式是诱发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外部压力源。
Q2 人工智能写作(AIGC)等新技术,增加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难度。
Q3 社会舆论对学术不端事件的过度曝光或不当解读,容易干扰学校对相关事件的公正处理。
Q4 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过度竞争的风气,对校园内的学术诚信氛围有负面影响。
Q5 当前核心期刊的发表通道过于狭窄,有限的版面资源诱发研究生投机取巧。
Q6“论文工厂”、代写代投等商业化不端行为,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Q7在处理学术不端事件时常会受到人际关系或“导师情面”等因素的干扰。
Q8现有政策对多样化、隐蔽化的新型学术不端行为,覆盖面不足。
Q9“交叉”型学术不端行为(如自我抄袭与一稿多投并存)的复杂性,为政策执行增加了难度。
Q10对于“不当署名”“思想剽窃”等行为,目前缺乏清晰、可操作的认定标准。
Q11除文本复制外,针对数据或图像伪造等行为,学校缺乏有效的技术检测手段。
Q12归因学术不端行为时,更倾向强调研究生个人道德,而非制度性因素。
Q13学校治理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惩戒”还是“教育”,定位不清晰。
Q14在处理不端事件时,维护学术诚信的目标有时会与维护学校声誉的目标相冲突。
Q15研究生培养、学位授予等部门在学术诚信要求上存在不一致。
Q16当学术诚信与学校声誉等利益冲突时,学校难以优先维护学术诚信。
Q17学校学术不端处理办法的程序细节不够完善。
Q18学校学术委员会等执行机构,在调查不端行为时,其独立性有时会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
Q19执行机构成员的专业构成,难以满足复杂或跨学科学术不端案件的处理需求。
Q20院系在处理本单位的学术不端问题时,被授予的权限不足。
Q21学校投入在学风建设、学术诚信教育方面的专项人力和经费资源不足。
Q22负责学风建设的行政人员通常身兼数职,难以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Q23师生进行学术不端举报或申诉的官方渠道,在便捷性和反馈效率上有待提升。
Q24学校对举报人的身份信息保护不足,导致部分知情者因担心报复而不敢举报。
Q25学校学风建设活动形式化,对营造诚信氛围的实际效果有限。
Q26校园内“结果导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学术过程规范性的重视。
Q27部分院系(学科)对一些轻微的学术不规范行为存在一定的容忍现象。
Q28部分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规范与诚信教育方面的投入时间不足。
Q29部分导师自身学术规范要求不严,难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Q30研究生之间“只求毕业、不求卓越”的功利氛围,削弱了他们对学术诚信的内在敬畏。
Q31部分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Q32部分研究生将遵守学术诚信视为外部约束,而非内在追求。
Q33研究生时间精力不足是其难以合规完成科研任务的影响因素。
Q34不同课题组所占有的学术资源(如项目经费、人脉关系、发表渠道)差异大是导致研究生出现学术不规范问题的原因之一。
Q35研究生科研能力不足是导致其出现学术不规范问题(如抄袭、引注不当)的原因之一。
Q36以获取学位为主要目的而非学术兴趣的研究生,更易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Q37本题选“一般”。
Q38学校对不同类型或不同严重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处理不够公正合理。
Q39相似的学术不端案件的处理结果,可能因涉及不同院系或导师而存在差异。
Q40学校在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事件时,其程序不够公开透明,难以监督。
Q41现有程序对被举报学生的申诉和辩护权利保障不足。
Q42在处理学术不端事件时,相关部门与当事师生的沟通不够及时主动。
Q43研究生从事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的风险不高。
Q44导师发现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后,因顾及毕业等因素,选择上报处理的可能性较低。
Q45学校对学术不端的处罚偏轻,威慑力不足。
Q46学生通过学术不端可能获得的“收益”(如毕业),高于其承担的“风险”(被查处的概率与后果)。
Q47从发现学术不端线索到做出最终处理决定,学校的官方处理周期长,惩戒时效性低。
第三部分:开放性问题
10.在您看来,我校在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方面,面临的最大困难或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11.针对您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您有何纾解策略或改进建议?;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