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区医学高职院校附属教学医院兼职教师双师能力培养问卷调查
您好!本问卷旨在探究红河州医学高职院校附属教学医院兼职教师(包含授课和实习带教)的双师能力培养现状与困境,为优化本地区双师人才培养路径提供数据支持。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个人信息。请结合您在本地区的工作实际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 一、基本信息:
所在地区
蒙自
河口
弥勒
建水
其他(请注明):
2. 您所在医院等级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一级医院及以下
3. 您的年龄:
30以下
31-40
41-50
50以上
4. 您在医院的临床工作年限:
5年以下
6-10
11-20
20年以上
5. 您作为医学高职院校兼职教学(含实习带教)的年限:
1
2-5
6-10
10年以上
6. 您的专业技术职称:
初级(医师、护师)
中级(主治医师、主管护师
副高级(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
正高级(主任医师、主任护师)
7. 您的学历情况:
专科
大学本科
硕士
博士
其他(请注明)
8. 您兼职授课 / 带教的专业领域:
临床医学
护理学
医学检验
医学影像
预防医学
其他(请注明)
9. 10.您的兼职工作形式:
仅承担理论授课
仅承担实习带教
同时承担理论授课和实习带教
10. 二、职业素养现状与培养困境:
您认为本地区兼顾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对身体素质的挑战程度:
极大(长期高强度工作,身心疲惫)
较大(经常需要加班,体力透支)
一般(基本能适应,但偶尔疲劳)
较小(时间安排合理,无明显压力)
11.
面对本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学生基础差异大等情况,您的压力与情绪管理难度:
非常困难(频繁出现焦虑、倦怠)
较困难(偶尔出现情绪波动)
一般(能自我调节)
不困难(心态稳定,应对从容)
12. 您对本地区医学教育事业的认同感:
极强(愿意长期投入,视为重要使命)
较强(认可价值,积极参与)
一般(仅视为额外工作)
较弱(缺乏动力,被动参与)
13. 在本地区开展教学时,您认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可多选):
学生文化背景多元,德育方式需灵活调整,难度大
临床工作繁忙,难以投入足够时间关注学生思想动态
缺乏针对兼职老师的师德培训资源
其他(请注明)
14. 您所在的兼职教师团队近 3 年的人员调整频率:
极高(几乎所有兼职、带教教师都调整)
较高(大多数兼职、带教老师被调整)
较低(仅调整个别教师)
基本无变动
15. 三、专业知识掌握与提升困境
您对职业教育相关理论(如医学教育特点、职业教育理念)的掌握程度:
熟练(能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
基本掌握(了解核心内容,但应用不足)
薄弱(仅知晓概念,缺乏系统学习)
未接触(完全不了解)
16. 您认为自身专业知识(如临床专科知识、医学前沿动态)与本地区教学需求的匹配度:
极高(能满足学生就业需求,贴合本地区医疗实际)
较高(基本匹配,基本贴合本地区医疗实际)
一般(存在部分脱节,如前沿知识、地方病知识不足)
较低(严重脱节,难以适应教学需求)
17. 您获取专业知识更新的渠道是否满足需求(如学术会议、线上资源等):
完全不满足(渠道极少,信息滞后)
较不满足(渠道有限,更新缓慢)
基本满足(能获取核心内容,但不够全面)
完全满足(资源丰富,及时掌握前沿)
18. 您认为本地区在人文知识(如医学伦理学、民族政策与沟通礼仪)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缺乏针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的人文教材
自身对民族文化差异的了解不足
教学时间有限,难以深入开展
学生对人文知识重视度低,参与度不高
19. 四、专业能力现状与培养困境
(一)教育教学能力
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虚拟仿真、在线课程)的熟练程度:
极不熟练(设备短缺,不会操作)
较不熟练(偶尔使用,但效果不佳)
基本熟练(能完成基础操作,缺乏创新)
熟练(能灵活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20. 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您开展 “理实一体化” 教学(如临床案例融入课堂)的难度:
极大(缺乏实践场地和教具,学生动手机会少)
较大(有基础条件,但组织协调困难)
一般(基本能开展,但效果有限)
较小(条件充足,效果显著)
21. 您认为在实习带教中,指导学生适应临床工作的主要难点是(可多选):
学生临床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
边疆地区医患沟通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学生难以适应
临床带教时间与工作冲突,无法全程指导
缺乏针对边疆学生的带教方案
22. 您参与教学能力比赛(校级、院级及以上)的情况:
多次参与并获奖
参与过但未获奖
未参与(有机会但未参加)
未参与(无相关比赛或机会)
23. 您认为自身在课程思政设计、模块化教学实施方面的能力水平:
极强(能独立完成优质设计)
较强(需少量指导即可完成)
较弱(缺乏系统训练,难以开展)
无概念(不了解相关要求)
24.
(二)临床实践与教学结合能力
您将本地区常见疾病(如高原病、地方病)的临床经验融入教学的效果:
极好(学生反馈实用,能直接应用于实习)
较好(有一定效果,但案例不够系统)
一般(偶尔提及,缺乏深度结合)
较差(未结合,仍沿用通用教材内容)
25. 您在临床工作中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带教活动的频率:
每周3次及以上
每周1-2次
每月1-2次
极少开展
26. 您认为本院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如病床数量、病种覆盖)对带教质量的影响:
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较不足(基本能开展,但资源有限)
基本满足(能完成教学目标)
充足(资源丰富,支持高质量带教)
27. 您是否参加过职业技能竞赛(如护理技能、健康照护赛项)的情况:
多次参与并获奖
参与过但未获奖
未参与(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
未参与(无相关赛事信息)
28.
29. (三)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您参与教学改革科研项目的情况:
多次参与(主持或核心参与医学教育相关项目)
偶尔参与(作为成员参与,贡献有限)
未参与(缺乏机会或能力)
不想参与(认为对教学帮助不大)
30. 您认为医院兼职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主要障碍是(可多选):
缺乏科研团队和指导老师
临床与教学工作繁忙,无时间投入
科研资源匮乏(如数据、文献、经费)
成果转化难度大(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
31. 您参与地区社会服务(如基层义诊、健康宣教)与教学结合的情况:
紧密结合(将服务案例转化为教学内容)
部分结合(偶尔在教学中提及服务经历)
未结合(服务与教学完全分离)
未参与社会服务
32. 五、双师能力培养机制困境
您所在的医院与附属高职院校在双师培养中的协作程度:
极紧密(有联合培养计划、定期沟通机制)
较紧密(有合作,但缺乏长期规划)
一般(偶尔协作,无实质内容)
极松散(无任何协作)
33. 您对 “双师型” 教师资格认证(如省级认定)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清楚申报条件与流程)
基本了解(知晓但未深入研究)
不了解(仅听说过相关政策)
完全不知晓
34. 您是否申报过 “双师型” 教师资格认证:
已成功认定
申报过但未通过
未申报(有意愿但未行动)
未申报(无意愿)
35. 您认为当前医院、学校对兼职/带教老师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如各医院、各科室之间评价标准不同)
考核方式单一(仅通过听课或笔试,缺乏实践评估)
考核结果与激励挂钩不紧密(评优、晋升无倾斜)
考核频率过低,难以督促能力提升
36. 医院对双师培养的激励机制(如津贴、职称晋升优惠)对您的吸引力:
极强(能显著提升参与积极性)
较强(有一定吸引力,但力度不足)
一般(影响不大)
无吸引力(激励措施缺失或不合理)
37. 您是否参与过红河州内医院高职院校校级及以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核心成员(深度参与建设与项目)
普通成员(偶尔参与活动)
未参与(无机会或意愿)
所在院校无此类团队
38. 您是否参与本地区医学高职院校老师共同或单独指导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如护理技能、健康照护赛项):
多次参与并获奖
参与过但未获奖
未参与(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
未参与(无相关赛事信息)
39. 您所在医院以及合作的医学高职院校对兼职老师、带教老师采用的培训方式主要有(可多选):
“请进来”(职教专家集中讲座、工作坊)
“走出去”(同类院校访学、学术沙龙)
线上培训(网络课程、远程指导)
无系统培训方式
40. 您对近 3 年参与的医院学校组织的教师能力培训满意度:
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好
41. 您认为培训对提升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实际帮助:
极大(显著改善教学效果)
较大(有一定提升作用)
有限(帮助不明显)
无帮助(与实际需求脱节)
42. 您在教学中践行 “校企合作意识”(如主动对接院校教学需求)的频率:
始终践行(每学期主动沟通教学计划与临床需求)
经常践行(根据教学任务阶段性对接)
偶尔践行(仅在有明确要求时配合)
未践行(未开展过院校教学对接)
43. 医院与院校在护理实践教学安排上的协同程度(如临床带教与课程进度匹配):
高度协同(带教计划与教学大纲同步,临床案例提前融入课程)
基本协同(存在少量时间差,整体不影响教学)
协同不足(带教与教学脱节,学生实践与理论学习不同步)
无协同(完全各自安排,缺乏沟通)
44. 您参与院校与医院联合开展的医学类课程建设情况(如共同编写实践教材):
多次参与(作为核心成员主导部分章节编写)
偶尔参与(提供临床案例素材或修改意见)
未参与(知晓项目但未被邀请)
无此类合作项目
45. 医院对您参与教学工作的支持是否体现在临床工作调整上(如减少排班以保障带教时间):
充分支持(优先保障教学时间,合理调整临床任务)
部分支持(能调整但需个人协调,存在冲突)
支持不足(临床任务优先,难以兼顾教学)
无支持(完全不考虑教学需求)
46. 院校与医院在 “双师型” 教师考核中是否结合双方标准(如教学效果与临床表现并重):
完全结合(考核指标包含教学评估与临床能力评价)
部分结合(以一方标准为主,另一方仅作参考)
未结合(各自独立考核,无协同评价机制)
无明确考核标准
47. 结合自身经历,您认为当前对提升临床兼职老师向 “双师型” 教师发展的阻碍主要是什么?
48.
您认为在兼职教师 “双师型” 教师培养过程中,院校与医院的协同应重点强化哪些具体环节(如实践教学资源共享、课程共建、联合培训等)?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