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及双体系考试试卷
基本信息:
姓名:
部门:
时间:
1、现场管理及操作人员在含硫化氢区域工作前,必须经考核合格后( )。
A、临时上岗
B、领导批准后上岗
C、无需证件
D、持证上岗
2、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应每年定期体检,以下哪类人员不得从事该工作( )。
A、轻度近视(裸眼视力0.8)
B、哮喘患者
C、健康成年人
D、血压正常者
3、长期连续检测硫化氢浓度时,应采用( )。
A、便携式检测仪
B、固定式检测仪
C、肉眼观察
D、嗅觉判断
4、一般单位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的第1级报警设定值应不大于( )。
A、10mg/m³
B、15mg/m³
C、20mg/m³
D、30mg/m³
5、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的检定周期为( )。
A、半年1次
B、1年1次
C、2年1次
D、无需检定
6、涉硫化氢基层单位应急库房至少应配备( )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A、5
B、10
C、15
D、20
7、来液伴生气中硫化氢浓度大于150毫克/立方米的站点,应按( )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A、岗位人数1.2倍
B、岗位人数1.5倍
C、2套
D、10套
8、进入一级管控区域,所有人员须正确佩戴的设备不包括( )。
A、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B、对讲机
C、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D、普通口罩
9、当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发生报警时,正确做法是( )。
A、立即消除报警
B、分析原因并记录
C、忽略报警
D、仅告知同事
10、含硫化氢区域应设立( ),确保区域内任何位置可视。
A、警示标语
B、风向标
C、隔离带
D、休息区
11、各直属单位所有在含硫化氢区域开展设计、管理、施工等相关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现场管理及操作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取得硫化氢培训合格证)。
√
×
12、进入三级管控区域,(所有人员)须按规定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
×
13、根据现场情况管理一区暂定(排691井区、排 604-1井区、排641井区)等稠油区块为含硫化氢区域,包括所属油气井、流程管线、集输管网、 接转站增压站。
√
×
14、管理区根据硫化氢防护区域危险性、泄漏风险等要素实施分级管 控。 共分为(三级)。 一级管控区域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固定式便携式 )的报警设定值现制度规定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不大于 (10mg/m 3、6ppm),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0mg/m 3、13ppm)”。
√
×
15、进入采油(三)站含硫区域施工队伍,应由采油站应向施工单位(安全交底),并签订(作业票)。
√
×
16、基层单位应建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检查制度,至少(每天)检查一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完好性及气压,并填写检查记录。
√
×
17、注汽、注氮、作业现场应(全员)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并保持(开机)状态,其它施工作业现场应准备(2) 台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2)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SCBA)、灭火器等防护装备,并确保设备完好。
√
×
18、进入一级管控区域,所有人员须正确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对讲机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建立呼吸后)方可进入。
√
×
19、进入二级管控区域,所有人员须按规定配备(适用的)呼吸防护器材、(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方可进入。
√
×
20、含硫化氢区域应设立(6处风向标),并确保风向标在区域内任何位置明显可视。
√
×
21、当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时,急救人员应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并移至(空气新鲜处),进行急救并呼叫医疗支援。如中毒者停止呼吸,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CPR),(禁止)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
×
22、进入采油(三)站含硫区域施工队伍,应由采油站应向施工单位(安全交底),并签订(硫化氢防护告知书)。
√
×
23、达到硫化氢浓度阈限值(6ppm)时,停止作业,现场作业人员撤离至集合点(安全区域),安排(专人)观察(风向)、风速确定危险区,佩戴 SCBA 使用检测仪确定泄漏点和浓度。切断危险区不防爆电器的电源。联系专业救援队伍处理复杂泄漏。达到危险临界浓度(100ppm)时,执行(撤离)程序,(清点)现场人员,关停生产设施,设立警戒区,请求援助。
√
×
24、双体系建设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全员参与识别出(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中存在的危害因素,按照SCL法(安全检查表法)从(产生偏差的主要后果)和(以往发生频率)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
×
25、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橙色)、较大风险(红色)、一般风险(蓝色)和(低风险)(黄色)(4)个等级。
√
×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