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第一章(1)练习题
您的姓名:
1.药物是()
A.是一种天然的化学物质
B.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C.能改变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的物质
D.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E.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
2.以下对药物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B.药物学又名药物治疗学
C.药物学是临床药理学的简称
D.药物学是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E.药物学是研究药物代谢的科学
3.药动学研究的是()
A.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
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
C.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
D.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剂量变化的规律
E.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4.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称为()
A.药动学
B.药效学
C.药理学
D.药物应用护理学
E.药物化学
5.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
A.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
B.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C.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
D.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
E.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
6.药物的基本作用为()
A. 局部作用
B. 吸收作用
C. 直接作用
D. 间接作用
E. 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7.药物的基本作用中兴奋作用是指()
A.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活动降低
B.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活动增强
C.始发于药物与组织细胞间的分子反应
D.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
E.药物与组织器官直接接触后所产生的作用
8.药物的基本作用中抑制作用是指()
A. 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活动降低
B. 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活动增强
C. 始发于药物与组织细胞间的分子反应
D.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
E. 药物与组织器官直接接触后所产生的作用
9.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过敏反应
D.后遗作用
E.局部作用
10.下列哪种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二重感染
D.过敏反应
E.成瘾性
11.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关系为()。
A.时效关系
B.量效关系
C.时量关系
D.最小有效量
E.治疗量
12.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
A.LD50/ED50
B.ED50/LD50
C.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
D.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E.ED95与ED5之间的距离
13.胸膜炎患者咳嗽应用的镇咳药原因是()
A.心理治疗
B.对因治疗
C.预防作用
D.对症治疗
E.以上均不是
14.哌替啶用药成瘾后,突然停药会产生戒断症状,这种现象属于()
A.后遗效应
B.继发反应
C.精神依赖性
D.生理依赖性
E.毒性反应
15.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是()
A.时效关系
B.最小有效量
C.时量关系
D.治疗量
E.量效关系
16.下面有关临床护士在用药护理时、用药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了解患者有无药物禁忌症
B.检查药物制剂的批号
C.检查用药方法
D.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E.查对患者姓名
17.用药护理中的三查八对,八对不包括()
A.对床号
B.对姓名
C.对药名
D.对药物剂量
E.对药物价格
18.下列对选择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性的相对性
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C.是药物分类的依据
D.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作用
19.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
A.治疗作用
B.预防作用
C.副作用
D.局部作用
E.“三致”反应
20.下列对成瘾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依赖性
B.患者对药物不敏感
C.患者停药对药物可产生戒断症状
D.又称身体依赖
E.使用麻醉药品时易产生
21.下列有关变态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B.是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C.与剂量有关 D.不易预知
E.以上都不正确
22.哌替啶用药成瘾后,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与什么有关()
A.后遗效应
B.继发反应
C.精神依赖性
D.生理依赖性
E.毒性反应
23.决定药物副作用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药物的选择作用
C.药物的安全范围
D.患者的年龄和性别
E.给药途径
24.某男47岁,因患“荨麻疹”,睡前服用苯海拉明,次晨出现头晕、嗜睡等,此现象是()
A.过敏反应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继发反应
E.特异质反应
25.患者,女58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炎入院,医生给予氨苄西林静脉滴注,第二天患者出现药疹、皮肤瘙痒,该反应属于()
A.副作用
B.继发反应
C.药物过敏
D.急性中毒
E.特异质反应
26.患者,男,40岁。患者胃溃疡,医生给予抗酸药氢氧化铝口服以中和胃酸,这种药物作用属于()
A.选择作用
B.局部作用
C.吸收作用
D.对因治疗
E.预防作用
27.患者,女,46岁,近来常感乏力、倦怠等,血液化验显示血红蛋白7g(低于正常)。医生给予铁剂治疗,治疗目的()
A.对症治疗
B.预防作用
C.心理治疗
D.对因治疗
E.减轻妊娠反应
28.与用药目的无关,用药后对机体产生不利或有害的反应称为()
A.治疗作用
B.不良反应
C.毒性反应
D.继发反应
E.过敏反应
29.下列哪种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二重感染
D.过敏反应
E.成瘾性
30. 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
A.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C.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D.与受体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
E.与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
31. 受体激动药的特点是()
A.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C.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D.与受体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
E. 与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
32.与受体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较弱()
A. 激动药
B. 拮抗药
C. 部分激动药
D. 竞争性拮抗药
E. 非竞争性拮抗药
33.当某药与受体结合后,产生与该受体兴奋效应相似的作用,该药属于受体的()
A. 阻断药
B. 激动药
C. 抑制药
D. 拮抗药
E. 变性药
34.甲药对某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乙药对该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则()
A.甲药为受体激动药,乙药为受体阻断药
B.甲药、乙药均为受体激动药
C.甲药为部分激动药,乙药为受体激动药
D.甲药、乙药均为受体阻断药
E.甲药为受体阻断药,乙药为受体激动药
35.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或阻断受体取决于()
A.药物的作用强度
B.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
C.药物的剂量大小
D.药物的脂溶性
E.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
36.受体的数目、亲和力或内在活性下降,称为()
A.向上调节
B.受体增敏
C.受体脱敏
D.受体阻断药
E.反跳现象
37.耐受性产生的原因 ()
A.受体的向上调节
B.受体的向下调节
C.内在活性增强
D.亲和力增强
E.亲和力降低
38.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称为()
A.无效量
B.最小中毒量
C.中毒量
D.治疗量
E.致死量
39.常采用比最小有效量大些比极量小些,疗效最显著那一部分的剂量()
A.无效量
B.最小中毒量
C.中毒量
D.治疗量
E.常用量
40. 药物副作用在何种剂量产生 ()
A最小有效量
B治疗剂量
C极量
D最小中毒量
E最小致死量
41.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是()
A.药物的效能
B.治疗指数
C.半数有效量
D.最小有效量
E.极量
42.下列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是()
A. 最小有效量
B. 极量
C. 治疗指数
D. 半数致死量
E. 半数有效量
43.安全范围是指 ()
A. 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之间的距离
B. 有效剂量的范围
C. 最大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D. 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E. ED95与LD95之间的距离
44.治疗指数是指()
A.LD50/ED50
B.ED50/LD50
C.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
D.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E. ED95与LD95之间的距离
45.LD50是指()
A.引起50%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
B.引起50%实验动物中毒的剂量
C.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D.与50%受体结合的剂量
E.以上都不是
46.毒性最大的药物是 ()
A.A药LD50=60mg
B.B药LD50=10mg
C.C药LD50=500mg
D.D药LD50=40mg
E.E药LD50=100mg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