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态-文化-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青铜峡市为例

各位参与者:您好!
       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调研!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将直接助力[探究宁夏生态-文化-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优化与改进。为保证问卷结果的准确性,请您在填写前阅读以下说明:匿名保障:本问卷仅用于数据收集,所有信息将严格保密,不会泄露您的个人身份并且请根据您的实际经历或想法作答,无需顾虑他人观点。
1. 您的身份
2. 您本次来青铜峡的主要目的?
A1 生态保护感知
3.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认为青铜峡湿地/黄河水质保持良好(生态基流充足)。
我看到景区存在“高耗水项目”(如大面积稻田、高耗水游乐设施)。
我愿意为“生态补水基金”支付门票附加费(如5元/人)。
4. 您是否注意到景区存在节水措施
A2 湿地与农业体验
5.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青铜峡湿地的观鸟、游船等设施能满足我的体验需求。
同进村苹果采摘、葡萄酒庄参观等项目我愿意再次消费。
我认为当地农特产品(苹果、葡萄酒)价格与价值相符。
6. 您参与过一下哪些湿地旅游项目?
A3 文化资源与消费
7.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108塔、鸽子山遗址等文化点的展示方式生动有趣。
我能轻松买到具有青铜峡特色的文创产品。
夜间娱乐/演艺项目丰富,我愿意留宿一晚以上。
A3-D 黄河味道与饮食体验
8.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能方便地吃到地道的黄河鱼等本地特色菜。
我认为这些特色饮食的价格与品质相符。
我愿意参加“沿黄风味”主题餐厅或美食节的打卡活动。
我能方便的买到青铜峡沙地西瓜、小吊瓜等时令农产。
我愿意在景区或高速服务区参加“西瓜创意市集/夏日快闪”活动。
A4 数字化与便利度
9. 您是否使用过“畅游青铜峡”小程序/线上预约系统?
10.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畅游青铜峡”小程序/线上预约系统好用。
我希望景区增加AR/VR等沉浸式解说。
11. 您未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12. 您希望增加哪些数字服务?
A5 开放题(限50字)
13. 请写下您对青铜峡“文化-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一条建议。
14. 您所学/研究方向?
B1 家乡生态与资源认知。
15.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认为家乡水资源(黄河、湿地)保护比经济增长更重要。
我愿意参与暑期“生态基流监测”志愿项目。
B2 产业升级与实习机会
16. 您返乡就业最关注:
17.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青铜峡苹果、葡萄酒产业有足够实习/就业岗位吸引我。
家乡企业在数字化(电商直播、智慧农业)方面做的足够好。
我愿意毕业后返乡创业,条件是获得≤ 30万低息贷款。
18. 您还希望家乡企业提供哪些数字化实践场景?
B3 文化资源活化
19.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能说出至少一个青铜峡非遗项目的名字。
文化IP开发参与度
20. 你愿意参与哪些文化创新?
21.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愿意利用专业技能(设计/编程/传媒)帮助家乡打造文化IP。
B3-C 饮食IP与家乡味道
22.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能说出至少一个以青铜峡农产品为原料的网红美食/饮品。
我愿意利用专业所长(设计/传媒/食品科学)帮家乡打造“黄河味道”区域公用品牌。
23. 如果打造“西瓜+”研学课程,您最想加入的环节是?
B4 政策与机制
24.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认为政府对青年返乡创业的政策宣传到位。
我希望政府建立“校地企”联合实践基地。
B5 开放题(限50字)
25. 您最期待哪类返乡政策?(开放题)
26. 您所在单位层级?
C1 水资源与生态管理
27.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本市“以水定产”政策在本部门执行顺畅。
生态基流考核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存在冲突。
现有水权/碳汇交易平台操作便利。
28. 您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C2 产业协同
29.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农业(苹果、水稻)节水改造资金缺口大。
铝产业园绿色技改项目审批流程过长。
湿地保护红线与旅游开发用地矛盾突出。
C3 文化保护与文旅融合。
30.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中,社会资本占比<20%。
108塔、鸽子山等遗产点的运营主体缺乏专业团队。
本市文旅项目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现象。
C4 数字化与人才
31.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本市已建立跨部门“生态-文化-经济”数据共享平台。
高端文旅运营人才引进政策落地难。
32. 除现有平台外,您认为最急需上线的数字化功能是?
C5 长效利益共享
33.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退耕还湿/生态修复项目已建立居民分红机制。
村集体在旅游项目收益中的分成比例合理。
C6 开放题(限100字)
34. 您认为破解“文化-生态-经济”协同困境的“牛鼻子”政策是什么?
35. 您所在学段?
D1 生态教育与学生影响
36.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将“青铜峡湿地—黄河生态”作为教学案例的频率(1=从不,5=每学期≥3次)
学生通过生态研学活动对本地经济价值的理解显著提高
学校与景区/企业合作开发“生态+文化”校本课程的意愿
D2 文化资源与课程融合
37.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能便捷获取108塔、鸽子山遗址等本地文化素材用于教学。
青铜峡非遗、农耕文化已系统融入综合实践课程。
38. 你已带领学生参与过的本地文化实践活动有?
D3 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
39. 学校是否曾组织过“校园农产节/文创市集”的类似活动?
40.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学校组织的“校园农产节/文创市集”,对学生家长消费本地产品作用显著。
您认为教育系统对本地“生态+文化”产业链的“直接经济贡献”程度(“直接”指:校本课程、研学活动、校园市集等渠道,直接带动农产或文创销售。例如:学生去果园研→动手制作果汁→在校园市集销售,所得收入计入产业链销售额。1=贡献极小,5=贡献极大。
41.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愿意在课余担任“生态—文化”主题研学导师并获得合理报酬。
您认为教育系统对本地“生态+文化”产业链的“直接经济贡献”程度(“直接”指:校本课程、研学活动、校园市集等渠道,直接带动农产或文创销售。例如:学生去果园研→动手制作果汁→在校园市集销售,所得收入计入产业链销售额。1=贡献极小,5=贡献极大。
D4 数字教育工具需求
42.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我已使用“畅游青铜峡”或其他文旅数字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43. 您最希望增加的数字化教学支持是?
D5 开放题(限50字)
44. 请提出一条“教育赋能青铜峡文化-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45. 您的居住地属性?
E1 生态影响感知
46.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几乎没有贡献-->贡献非常大
  • 1
  • 2
  • 3
  • 4
  • 5
生态改善对您家庭收入的贡献程度。
47. 您是否因生态保护获得过任何现金或实物收益?
48. 请勾选获得现金或实物收益的具体类型。
49.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您参与本地非遗/民俗活动获得的直接经济收益(1=无现金收入、仅获赠小礼品;2= ≤500元/年;3=501-2000元/年;4=2001-5000元/年;5=>5000元/年)
您愿意以社区股份形式参与文化景区运营分红
E3 产业协同与就业
50.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项:1-->5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本地农业节水改造对您就业稳定性的帮助
51. 如果政府提供免费或低价培训,您有能力并愿意从事哪些岗位?
E4 数字化便利度
52. 您购买本地农产/文创的频率?
53. 在上述购买中,通过手机下单的占比。
E5 开放题(限50字)
54. 请写下一条最期待的具体做法,让“好生态、好文化”真正变成咱老百姓的可持续收入。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