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掌握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并能运用解释心理现象。
2. 我把握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并能结合教学场景做好应用。
3. 我熟悉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并能做好应用。
4. 我掌握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等知识与方法。
5. 我掌握变态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做好心理障碍的识别与转介。
6. 我熟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做好转换应用。
8. 我了解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学生管理的方法。
9. 我掌握常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如 AI、办公软件、教学管理平台等)的使用。
10. 我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念、沟通技巧和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12. 我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主题(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相关内容。
13. 我掌握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相关的知识。
14. 我熟悉学生心理健康个体与团体辅导的知识与策略。
15. 我掌握学校心理危机预防、识别和干预相关知识与策略。
16. 我具备扎实的通识性知识并持续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17. 我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18. 我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内在联系。
19. 我掌握了支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工具性方法知识。
20. 我了解教师自我成长和职业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政策。
21. 我能综合政策、校情和学情设计符合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22. 我能针对特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和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3. 我能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24. 我能应用多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并做好反思改进。
25. 我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意识和能力。
27. 我能运用倾听、共情等技巧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29. 我能与班主任、家长和专业人员协作处理学生心理问题。
30. 我能运用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来管理情绪和压力。
31. 我能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主题明确的心理健康活动。
32. 我能统筹活动资源保障心理健康活动顺利开展。
33. 我能协调学校、家长和社区等多方资源支持心理活动。
35.我能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并迭代改进以做好应用。
36. 我能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9. 我能应用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0. 我能规范整理和表达研究成果便于交流和推广。
41. 我能通过友善真诚的态度和言行让学生乐于交流。
42. 我能在面对学生强烈情绪或突发状况时保持情绪稳定。
43. 我常以积极视角引导学生关注成长可能性和希望。
45. 我能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感受与处境并准确把握其需求。
46. 我认同并接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角色和重要性。
47. 我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有责任心并愿意主动投入精力。
48. 我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持续主动学习提升。
49. 我始终秉持 “学生为本” 的理念并将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作为核心目标。
50. 我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相信工作的长期价值。
51. 我会主动寻求专业成长机会并积极应对职业挑战。
52. 我会持续关注并学习工作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
53. 我会积极与同行交流经验并从中做好学习提升。
57. 我清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边界和角色职责。
58. 我恪守心理辅导伦理规范(如保密、知情同意)。
59. 我会在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