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大使培訓后测問卷
積極心理學健康大講堂系列之正念大使培訓及研究項目
參與知情同意書
尊敬的參加者:
您好!您即將參與一項由澳門城市大學大健康學院主辦的培訓及研究項目。本正念工作坊融合了 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課程核心元素與積極心理學研究成果,結合理論介紹、冥想實作、正念飲食、正念交流、身體掃描、帶領技巧與討論反思,適合深化正念體驗以及把正念應用於社工工作中的參與者。研究部分旨在瞭解正念培訓在社工工作中及對其個人的影響。
研究採用匿名方式,參與培訓不收費,不會收集和使用任何個人隱私資訊,聯絡方法將用於聯絡提醒出席及填答問卷,並不會與問卷內容相互辨識,問卷及後續焦點小組內分享的資料會被匯總並形成不帶個人資訊的學術資料。如有任何問題,可與創新社會工作系陸珍妮(jennylok@cityu.edu.mo)或張東航(dhzhang@cityu.edu.mo)聯絡。完整完成後您將會獲得出席證書。是次培訓持續十二小時,參與培訓不會對您造成任何危害,但您可以隨時選擇退出,同時,我們將會在參與前,培訓參與後,及後一段時間邀請您填寫問卷。我們需要這份同意書來確保您瞭解參與的目的和條件。
簽署本同意書,表明我同意以下內容:
我自願參與,並可以隨時退出工作坊。
參與者簽署及日期
研究員簽署及日期
一、
基本背景資料
(請在最符合您情況的選項□內打✓)
1.性別
男
女
2.年齡
25歲以下
26-30歲
31-35歲
36-40歲
41-45歲
46-50歲
51歲以上
3.婚姻狀況
未婚
已婚
分居
離婚
其他
4.最高教育程度
副學士/高級文憑
學士
碩士
博士
其他
5.所属部門
家庭服務
兒青服務
長者服務
社區服務
防治藥物依賴服務
康復服務
社會重返廳
賭博失調防治服務
其他
6.擔任的職位
社工
輔導員
主管職級
社工學生
活動協調員
其他
7.從事社工專業年資
一年以内
一至三年内
三至五年内
五至十年内
十年以上
8.現職機構年資
一年以内
一至三年内
三至五年内
五至十年内
十年以上
9.您對當前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如何?(1=非常不滿意;4=非常滿意)
1
2
3
4
10.在本次課程之前,您是否曾有過任何形式的正念練習體驗?
是,有過
否,從未有過
11.在本次課程之前,您通常在什麼情況下或通過什麼方式進行正念練習?(可多選)
未進行過規律練習
閱讀相關書籍/文章自學
跟隨線上音頻/視頻引導練習
參加過線下工作坊或短期課程
(非8週系統課程)
在心理諮詢/治療中接觸過
朋友或社群帶領練習
自行練習
(無特定引導)
其他
12.在本次課程之前,您是否完整參加過基於正念的減壓 (MBSR) 或正念認知療法 (MBCT) 等標準的8周正念課程?
是,完整參加過
(至少完成6週及以上核心內容)
否,從未參加過
參加過部分內容
(少於6週核心內容)
不確定/不記得
第二部分:
指導語:請評估過去一個月內,以下陳述的發生頻率。
從不 偶爾 有時 常常 總是
1.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你有多少時間因為發生意外的事情而感到心煩意亂?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2.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多少時間你感到無法掌控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3.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多少時間你感到神經緊張或「快被壓垮了」?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4.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多少時間你對自己處理個人問題的能力感到有信心?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5.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多少時間你感到事情發展和你預料的一樣?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6.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多少時間你發現自己無法應付那些你必須去做的事情?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7.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時間你能夠控制自己的煩怒情緒?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8.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多少時間你感到處理事情得心應手(事情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9.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多少時間你因為一些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事情而感到憤怒?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10.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多少時間你感到問題堆積如山,已經無法逾越?
從不
1
2
3
4
5
總是
第三部分:
指導語:請評估以下陳述與您實際情況的符合程度。
1. 痛苦的經歷使我難以過上理想的生活。
從未
1
2
3
4
5
6
7
總是
2. 某些感受讓我感到害怕。
從未
1
2
3
4
5
6
7
總是
3. 我擔心控制不了自己的憂慮和感受。
從未
1
2
3
4
5
6
7
總是
4. 痛苦的記憶破壞了我愉快的生活。
從未
1
2
3
4
5
6
7
總是
5. 情緒擾亂了我的生活。
從未
1
2
3
4
5
6
7
總是
6. 大多數人似乎比我更能應對生活。
從未
1
2
3
4
5
6
7
總是
7. 瞻前顧後阻礙了我的成功。
從未
1
2
3
4
5
6
7
總是
第四部分:
指導語:請評估以下行為的發生頻率。
幾乎從不 很少 有時 經常 幾乎總是
1.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後,我會感到自己的缺點很多。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2. 我試著去理解和容忍自身性格中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3. 當一些令人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儘量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它。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4.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覺得很多人可能比我幸福。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5. 我儘量把自己的失敗看成人生經歷中的一個必然部分。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6. 艱難的歲月裡,我會關心、善待自己。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7. 遇到煩心事,我會儘量想辦法讓自己保持情緒穩定。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8.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容易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承受失敗,感到孤獨。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9. 情緒低落時,我會被各種不順心的事困擾。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10. 當我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時,我儘量提醒自己,大部分人和我一樣,都不完美。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11.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反對和批判的態度。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12. 我無法忍受自身性格中自己不喜歡的那些方面。
幾乎從不
1
2
3
4
5
幾乎總是
第五部分:
指導語:請評估以下情況在您生活中的發生頻率。
幾乎沒有 很少 經常 有時 常常 幾乎總是
1. 有些情緒可能早已發生,但我卻過了一段時間後才覺察到它們。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2. 我會因為粗心大意、不專心或心不在焉,而打破或打翻東西。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3. 我覺得持續專注於當下發生的事情是很困難的。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4. 我通常一路直奔到目的地,而沒有注意一路上的種種景物。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5. 我不容易注意到身體上的緊繃或不舒適的感覺,除非這種感覺嚴重影響到我。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6. 別人才告訴我某人的名字,我馬上就把它忘記了。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7. 我做事情常像反射動作一樣,而沒有意識自己到正在做什麼。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8. 我倉促完成許多活動,但卻沒有真正關注它們。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9. 我太專注於想要達到的目標,因而沒完整考慮自己正用什麼作法來達成目標。 1 2 3 4 5 6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10. 我會不自覺地做著事,而沒有注意自己正在做什麼。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11. 我會邊聽別人說話,同時邊做其他事。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12. 我會不自覺地騎車前往某處,然後才去想自己為何前來。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13. 我常被過去跟未來占據心思。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14. 我發覺自己會做事心不在焉。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15. 我會不自覺地吃著零食。
幾乎沒有
1
2
3
4
5
6
幾乎總是
第六部分:
指導語:請評估以下工作感受的出現頻率。
從未出現 到 非常頻繁
1. 我覺得我的工作困擾著我。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2. 我認為我沒有成功實現我的人生目標。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3. 我會回想與服務對象有關的畫面(如悲痛、痛哭、絕望、受傷、自殺或死亡等一種或多種嚴重程度不同的情境)。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4. 我覺得我在工作中是一個失敗者。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5. 我會夢見那些類似於服務對象曾體驗過的可怕經歷(如悲痛、痛哭、絕望、受傷、自殺或死亡等一種或多種嚴重程度不同的情境)。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6. 面對幫助服務對象,我對助人工作產生了絕望感。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7. 作為一名社工,我經常感到虛弱、疲倦或精疲力竭。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8. 在幫助情況急需的服務對象下,我會出現困擾性的想法。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9. 我的工作生活感到沮喪。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10. 我在幫助服務對象時會突然不自覺地回想起可怕的經歷(如悲痛、痛哭、絕望、受傷、自殺或死亡等一種或多種嚴重程度不同的情境)。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11. 我覺得我沒有成功地將工作和個人生活分開。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12. 服務對象的創傷經歷(如悲痛、痛哭、絕望、受傷、自殺或死亡等一種或多種嚴重程度不同的情境)會讓我失眠。
從未出現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頻繁
第七部分:
指導語:請在最符合您情況的選項下打钩。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1.課程內容與時間分配合理,每階段安排恰當。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2.課程流程掌控合理,每個活動(如講解、練習、討論)銜接流暢。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3.課程開始、結束及重點練習有明確標示與說明及清晰的引導。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4.能針對團體動態或個別情況適時調整教學計畫。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5.對每位學員展現尊重、包容與開放心態。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6.用身體語言與語調傳達專注聆聽、不急於評斷。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7.能覺察並正向回應學員的情緒或需求。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8.講師自我狀態覺察高,在教學過程中持續保持對自身狀態與反應的覺知。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9.講師展現正念態度,包括「不評判」、「接納」等正念核心素養貫穿言行。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0.講師在遇突發情況能以正念方式面對及回應。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1.講師運用精準清晰的引導語:語句恰當、語速語調適中、避免評論。
非常不满意
1
2
3
4
5
非常满意
12.講師確保安全與選擇權:鼓勵學員根據自身狀態選擇參與程度。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3.講師協助學員建立自我覺察:練習後安排分享、促進反思討論。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4.講師使用啟發式探詢而非填鴨式教學。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5.講師能將理論串連至實際體驗。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6.講師利用提問啟發自發反思與理解。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7.講師鼓勵分享參與,每位學員皆有表達和參與的機會。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8.講師適時引導群體討論,化解衝突,管理小組動態。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9.講師鼓勵建立互相支持關係,鼓勵彼此傾聽、合作共學。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