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单选题2
500.( )是在进行康复活动安全监控时的必要内容。
A. 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
B. 忽略老年人的主观感受,专注于客观数据
C. 检查康复设备的新旧情况
D. 统计参与的人数
501. 指导压力性尿失禁老年人进行功能训练时,错误的做法是( )。
A. 可用口令指导老年人
B. 每次收缩训练的速度不能相同
C. 尽量少吃糖、少吃辛辣食品
D. 减少跳跃运动或大运动量活动
502.( )不属于指导压力性尿失禁老年人进行功能训练的正确方法。
A. 定时训练,每日训练不少于 10 次,每次收缩训练不少于 10 下
B. 训练适当,切勿过量
C. 恢复控制小便后,仍要坚持不懈地练习,持之以恒
D. 为老年人选择宽松、易穿脱的松紧裤
503. 护理员在指导压力性尿失禁老年人进行功能训练时,( )是正确的。
A. 定时训练,每日训练不少于 10 次,每次收缩训练不少于 10 下
B. 训练过量
C. 恢复控制小便后,无需练习
D. 为老年人选择宽松、易穿脱的松紧裤
504. 盆底肌锻炼适用于( )。
A. 尿潴留患者
B. 尿失禁患者
C. 肠胀气患者
D. 盆腔炎患者
505. 盆底肌肉锻炼每次收缩时间不少于( ),连续做 15-30 分钟。
A.1 秒
B.2 秒
C.3 秒
D.3 分钟
506. 盆底肌肉锻炼每次收缩时间不少于 3 秒,连续做( )分钟。
A.15-30
B.10-15
C.5-10
D.1-5
507. 老年人出现尿失禁可通过( )进行自我管理。
A. 控制饮水
B. 控制饮食
C. 使用尿布
D. 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508.( )不属于功能训练过程中,鼓励老年人正确对待尿失禁自我管理策略。
A. 主动参与
B. 配合训练
C.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D. 使用纸尿裤
509. 张奶奶是一位备受压力性尿失禁困扰的老年人,不属于她的自我管理要素的是( )。
A. 主动参与
B. 积极配合功能训练
C.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D. 控制进食、进水
510. 功能训练效果评估不应包括( )。
A.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B. 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C. 平衡和协调能力评估
D. 肌肉力量测试
511. 老年人使用手杖的主要作用是( )。
A. 显示身份
B. 转移位置
C. 预防疾病
D. 改善步态,改进步行功能
512. 站立架是用于站立活动的辅助器具( )。
A. 适用于站立功能障碍的老年人
B. 使用非常不方便
C. 只能在医院使用
D. 不适用于老年人
513. 关于常用简易康复器材及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 训练用平衡杠:行走时上肢握住扶手,保证身体稳定
B. 训练用扶梯:健侧手扶扶手,上台阶时患腿尽量踝伸展
C. 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适用于上肢无力、手部把持能力低的老年人
D. 木插板:适用于肩、肘、腕、手控制障碍的老年人
514. 指导老年人使用简易康复器材进行活动时,错误的是( )。
A. 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康复器材进行训练,量力而行,因人而异
B. 康复器材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情况,确保安全
C. 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D. 根据老人要求选择康复器材,不需评估老人能力
515. 护理员指导老年人使用简易康复器材进行活动,训练以多长时间为宜( )。
A.30~60 分钟
B.30~40 分钟
C.40~60 分钟
D.40~90 分钟
516. 辅导老年人做健身康复操,养老护理员准备不包括( )。
A. 着装整洁
B. 了解老年人情况
C. 老人自我保护
D. 掌握健身康复操操作步骤
517. 肩梯主要适用于( )。
A. 改善肘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B. 改善前臂旋转功能的训练
C. 改善腕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D. 肩关节活动障碍的恢复性训练
518. 健身器材不仅适用于人体健身、健美运动,还能应用于( )。
A. 老年人康复训练
B. 治愈高血压
C. 治愈糖尿病
D. 治愈呼吸系统疾病
519. 老年人使用康复器材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必须检查( )。
A. 是否有其他老年人陪同训练
B. 康复器材是否完好
C. 老年人是否携带通讯工具
D. 老年人是否佩戴口罩
520.( )是维护康复器材最基本的检查内容。
A. 老人使用的频率
B. 检查设备是否有松动的螺丝
C. 康复器材的年限
D. 康复器材的新旧
521. 养老护理员协助老年人完成从坐到站的训练,不当的做法是( )。
A. 向老年人说明训练动作并示范
B. 不必评估老年人的配合程度
C. 训练用的椅子高度要适宜并结实
D. 训练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22. 坐位功能平衡可分为三级,( )是老年人最早相对容易完成的动作。
A. 自动态平衡
B. 静态平衡
C. 动态平衡
D. 相对平衡
523. 在进行坐位静态平衡训练时,老年人的躯干和头部应处于( )位置。
A. 向前倾斜
B. 向后倾斜
C. 任意位置
D. 中间位
524. 指导偏瘫老年人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不包括( )。
A. 辅助站立训练
B. 站位被动平衡训练
C. 独立站立训练
D. 站位动态平衡训练
525. 老年人站立平衡训练不包括( )。
A. 静态平衡
B. 被动平衡
C. 自动态平衡
D. 他动态平衡
526. 在平衡训练中,观察到老年人出现头晕或恶心等症状时,应( )。
A. 继续训练直到症状消失
B. 立即停止训练并让老年人休息
C. 调整训练强度,继续进行
D. 增加训练频率以加快适应
527. 指导老年人进行坐位静态平衡训年人进行坐位静态平衡训练时,应使老年人能够独立保持静态平衡( )。
A.5~10 分钟
B.10~20 分钟
C.20~30 分钟
D.30~40 分钟
528.( )器具不属于移动类辅助器具。
A. 穿衣辅助器
B. 助行架
C. 轮椅
D. 四脚拐杖
529. 选择辅助器具时,( )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A. 个性化需求
B. 使用者的身体条件
C. 器具的可靠性
D. 器具的颜色
530. 双下肢瘫痪的老年人选用( )辅具更合适。
A. 肘杖
B. 四脚手杖
C. 腋杖
D. 带座拐杖
531. 指导或协助老年人使用洗浴辅助器具,表述正确的是( )。
A. 老人进餐后即可进行洗浴
B. 洗浴前查看老人皮肤状况及有无留置的管路
C. 洗浴前不需要检查仪器状态
D. 每次洗浴后不需要询问老人有无不适
532. 老年人坐上轮椅后双大腿与扶手之间应有多少的间隙( )。
A.2.5~4 厘米
B.2~5 厘米
C.3~5 厘米
D.4~6 厘米
533. 助行器使用前进行评估不包括( )。
A. 对使用者进行全面评估
B. 了解使用者的生活环境
C. 了解使用者的生活方式
D. 了解老年人的经济情况
534. 偏瘫老年人下楼梯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
A. 养老护理员在楼梯台阶上方拉拽
B. 患足先下
C. 健侧手扶栏
D. 健足先下
535.( )不是选择轮椅的基本原则。
A. 位置稳定、舒适
B. 使用方便
C. 压力分布均匀、安全
D. 颜色鲜艳
536. 在评估郝奶奶使用电动轮椅的适应性时,( )不是评估内容。
A. 郝奶奶的坐立位平衡能力
B. 郝奶奶的上肢肌力
C. 郝奶奶的认知能力
D. 郝奶奶的财务状况
537. 养老护理员协助老年人进行站立、行走活动( )。
A. 先协助站立,再协助坐起
B. 不能使用自制保护性腰带协助行走
C. 老年人身体状况,注意保护
D. 老年人有心慌、气喘,可以继续活动
538. 在使用电动轮椅前,( )不是必要的安全检查。
A. 检查轮胎是否充气充足
B. 确认刹车系统是否正常
C. 测试电动轮椅的最高速度
D. 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539. 轮椅下坡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直行
B.“之” 字行
C. 倒行
D. 根据护理员习惯
540.( )情景最能体现双向沟通。
A. 护理员询问老年人的饮食喜好并根据回答调整餐食
B. 护理员播放音乐给老年人听
C. 护理员向老年人解释用药说明
D. 护理员在公告栏上发布活动通知
541.( )属于沟通情景中的双向沟通。
A. 护理员与老人沟通护理服务内容
B. 护理员给老人唱歌
C. 护理员给老人读报
D. 护理员跳舞给老人看
542. 属于双向沟通的是( )。
A. 打电话
B. 写信
C. 视频电话
D. 面对面聊天
543. 养老护理员与上级沟通交流的程序正确的是( )。
A. 事前汇报、事中汇报、事后汇报
B. 事前汇报、事中主动汇报、事后总结汇报
C. 事前汇报、事中汇报、时候总结汇报
D. 事前汇报、事中汇报、总结
544. 正式沟通的优点是( )。
A. 速度快
B. 效率高
C. 富有权威性
D. 形式不拘
545. 非正式沟通的优点是( )。
A. 效率高
B. 富有权威性
C. 信息易失真
D. 形式固定
546. 非语言沟通方法是( )。
A. 耐心倾听
B. 表露自己情感拉近关系
C. 目光的接触
D. 接纳老人的情绪和行为
547.( )不是语言沟通的方法。
A. 尊重
B. 倾听
C. 提问
D. 着装
548. 组织老年人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沟通,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年人活动时要注意应轻松愉快,但是要注重结果
B. 给予老年人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表达,要有耐心、不催促
C. 接纳、支持、不争辩,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D. 尊重老年人,不用上对下指令方式
549.( )沟通类型强调信息在组织结构中的传递。
A. 人际沟通
B. 组织沟通
C. 群体沟通
D. 文化沟通
550. 组织老年人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沟通,说法正确的是( )。
A. 老年人活动时要注意应轻松愉快,但是要注重结果
B. 给予老年人简短的时间进行自我表达,时间长可催促
C. 接纳、支持、不争辩,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D. 尊重老年人,可对其指令
551. 不属于沟通功能的是( )。
A. 增强失落感
B. 交流信息
C. 传递情感
D. 调节行为
552. 沟通结束时要表达感谢错误的做法是( )。
A. 感谢是真情的回报
B. 感谢内容要具体
C. 表现出诚恳的态度
D. 冷漠假惺惺感谢
553. 沟通的形式不包括( )。
A. 语言
B. 非语言
C. 手语
D. 认知
554. 与老年人家属沟通交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老年人或家属做自我介绍
B. 不要当着家属的面,评价老年人的不当情绪或行为
C. 避免与家属发生冲突,对其言语或行为不批评、不指责、不评论
D. 与家属沟通后,记录的内容及结果不需要存档
555. 护理员与老人沟通前要明确的内容不包括( )。
A. 老人的情况
B. 沟通的目的
C. 沟通的方法
D. 工作前景
556. 非语言沟通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
A. 面部表情
B. 触摸
C. 体态语
D. 高音频语言
557.( )不属于触摸传递的情感表达。
A. 关心
B. 体贴
C. 理解
D. 忽视
558. 老人最易接受触摸的部位是( )。
A. 头
B. 颜面
C. 胸部
D. 手
559. 在撰写给老年人的健康指南时,应优先考虑( )。
A. 使用专业医疗术语以确保准确性
B. 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直观的插图
C. 包含大量的图表和数据以增加可信度
D. 长篇幅的描述以涵盖所有细节
560. 书面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
A. 沟通速度快
B. 所传达信息的严谨性不高
C. 便于与接收者交流信息
D. 接收者比较重视
561. 关于书面沟通方式的使用情况不正确的是( )。
A. 电子邮件简短消息,快速反应
B. 函件保存正式记录
C. 用建议书提出带有论点的提案
D. 以图形图象形式形成报告书
562. 在使用电子邮件与老年人沟通时,应优先考虑( )。
A. 确保邮件内容简洁,使用清晰的字体和大字号
B. 发送长篇幅的邮件以详尽解释所有细节
C. 使用复杂的格式和颜色以吸引注意力
D. 邮件中包含多个链接和附件以提供更多资源
563.( )是使用电子邮件与老年人沟通时优先考虑的内容之一。
A. 确保邮件内容简洁,使用清晰的字体和五号字体
B. 发送长篇幅的邮件以详尽解释所有细节
C. 使用简短的格式方便查阅
D. 邮件中包含多个链接和附件以提供更多资源
564.( )不属于与老年人使用电子邮件沟通优先考虑的内容。
A. 确保邮件内容简洁,使用清晰的字体和大字号
B. 使用简短的格式方便查阅
C. 邮件中不能出现多个链接和附件
D. 发送长篇幅的邮件以详尽解释所有细节
565.( )是影响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社会因素。
A. 体力不支
B. 离退休
C. 记忆力下降
D. 患有慢性病
566. 在观察老年人情绪变化时,( )不是常见的负面情绪。
A. 孤独感
B. 焦虑感
C. 抑郁感
D. 积极感
567. 老年人能力评估中,情绪行为参数项目中不包括( )“评估事项等级”。
A. 情绪
B. 行为
C. 判断能力
D. 沟通能力
568. 对有攻击行为的老人,当发生冲动时可( )或保护约束病人,执行保护约束护理常规,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进一步措施。
A. 酌情隔离
B. 密切观察
C. 保护周围人的安全
D. 电击棒制止
569. 对有不洁行为的老人,要加强日常生活和( )料理,可以经常督促检查。
A. 个人卫生
B. 饮食
C. 如厕
D. 排泄
570.( )不属于老年人情绪不安的特点。
A. 情绪情感体验淡化
B. 情绪变化迅速且强烈
C. 情绪情感持续时间短
D. 情绪表达方式较为含蓄
571.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行为特点是( )。
A. 暴力行为
B. 消极、厌世
C. 自信开朗
D. 猜忌疑心
572. 老年人的行为变化特点不包括( )。
A. 行为不足
B. 行为过度
C. 行为不当
D. 行为主动
573.( )属于识别老年人情绪变化的正确说法。
A. 养老护理员要注意加强对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教育,引导其关注生理健康
B. 协助老年人辨析不合理信念时,主要使用倾听、澄清等沟通技巧
C. 以保护老年人的自尊心,老人说什么都是对的
D. 老年人情绪低落时,不用分析其原因,可直接联系家属
574. 老年人行为变化的生理因素中,不包括( )。
A. 大脑生理功能的衰退
B. 活动能力和生理机能的减退
C. 体力和耐力的增强
D. 适应性行为的变化
575. 老年人行为变化的生理因素中,包括( )。
A. 大脑生理功能的衰退
B. 活动能力和心理机能的减退
C. 体力和耐力的增强
D. 适应性心理的变化
576. 老年人退休后如果不能尽快适应可能出现( )。
A. 经济问题
B. 健康问题
C. 退休综合征
D. 家庭问题
577. 老年人社会适应自如的表现不包括( )。
A. 与客观环境保持良好接触
B. 懂得爱他人
C. 个体满足生存需要
D. 具备改造环境的能力
578. 能让退休老人得到心理补偿的方法不包括( )。
A. 参加文体活动、社会群众团体活动
B. 力所能及参加社会工作
C. 不愿意接受别人帮助
D. 保持与亲人友好往来
579. 不属于患病老人常出现的负面情绪是( )。
A. 焦虑
B. 恐惧、失望
C. 积极、稳定
D. 抑郁、无助
580. 疾病极易导致老年人产生( )的情绪。
A. 消极
B. 积极
C. 乐观
D. 平和
581. 老年人与子女发生冲突,作为护理员应该( )。
A. 与己无关,不要过问
B. 谨慎分析,小心处理
C. 在老年人面前指责子女
D. 为老年人和子女传话
582.( )行为是不符合用电安全常识的。
A. 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
B. 操作电器时保持手部干燥
C. 检修时佩戴隔源手套
D. 私拉乱接电线
583.( )消防安全标志代表 “禁止吸烟”。
A. 一个绿色人形图案
B. 一个黄色三角形内有一把钥匙
C. 一个红色圆圈内有一个斜杠和一支燃烧的香烟
D. 一个红色圆圈内有一根水管
584.( )不属于个人信息。
A. 身份证号码
B. 手机号码
C. 工作经历
D. 公开演讲内容
585. 对于卧床不起的老年人,最适合的清洁方式是( )。
A. 淋浴
B. 擦浴
C. 局部清洁
D. 全身泡澡
586. 不属于老年人误吸表现的是( )。
A. 突然剧烈呛咳、气急
B. 严重者出现喉鸣、吸气时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C. 严重者出现口唇、指甲青紫,可数分钟窒息死亡
D. 嘴唇干裂
587. 老年人排便不畅,一般缓泻剂不能刺激粪便顺利排出时方法正确的是( )。
A. 人工取便
B. 清洁灌肠
C. 简易通便法
D. 保留灌肠
588.24 小时尿量小于 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小于 17ml,称为( )。
A. 多尿
B. 少尿
C. 无尿
D. 尿滴沥
589. 老年人睡眠障碍可能引发的疾病是( )。
A. 心血管疾病
B. 脑炎
C. 肠炎
D. 骨质增生
590. 急性流行性感冒的隔离属于( )。
A. 消化道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接触性隔离
D. 昆虫隔离
591. 关于碘伏消毒液描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有效成分是碘酒
B. 可以杀灭肠道致病菌、医院感染常见菌及芽孢
C. 仅适用于皮肤消毒
D. 皮肤消毒时用原液涂抹擦拭,作用 3~5 分钟
592. 废旧荧光灯管属于( )。
A. 玻璃
B. 有害垃圾
C. 不可回收垃圾
D. 可回收垃圾
593. 不能站起的老人测量体重,使用地秤正确的计算方式是( )。
A. 直接读取测量的数据
B. 去除老人乘坐轮椅的重量后的数据
C. 去除同款轮椅数据
D. 护理员抱起老人后的测量数据
594. 为老年人口服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类药物后观察内容有( )。
A. 有无体温变化
B. 有无咳嗽、咳痰症状减轻
C. 有无胸闷、心慌症状减轻
D. 有无尿量变化
595. 不属于老年人口服药物 “三查七对” 内容的是( )。
A. 查对老年人的姓名
B. 给药途径、剂量
C. 给药浓度、时间
D. 老年人家属过敏史
596.( )情况时,即判断鼻饲管不在胃内。
A. 灌注器直接抽吸出胃液或胃内容物
B. 灌注器往鼻饲管注入 10~20ml 空气,听诊器同时在胃区没有听到气过水声
C. 胃管末端放入盛水杯内,无气泡逸出
D. 灌注器往鼻饲管注入 10~20ml 空气,听诊器同时在胃区听到气过水声
597. 大小便标本采集的原则错误的是( )。
A. 依据老人要求采集标本
B. 标本的采集量、时间、方法要准确
C. 采集标本前后要认真核对
D. 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实验室检查
598.( )不是 Ⅱ 期压力性损伤的局部表现。
A. 部分表皮破损
B. 表浅溃疡
C. 血疱形成
D. 皮下脂肪可见
599.( )属于活动设计的主要注意事项。
A. 避开老人休息时间
B. 如老年人厌烦应尽量挽留
C. 尽可能安排长时间
D. 不须考虑老年人喜好
600. 协助老年人床上向患侧自主翻身训练时,养老护理员保护应站在( )。
A. 左侧
B. 右侧
C. 健侧
D. 患侧
601. 老年人坐位静态平衡训练是( )。
A. 让老年人坐在椅子上或床边,双足平放在地上,双手放于膝部,保持稳定
B. 让老年人坐在椅子上或床边,去取不同方向、高度的目标物或转移物品
C. 让老年人坐在椅子上或床边,治疗师从不同方向施加推力,并调整至平衡
D. 让老年人坐在椅子上或床边,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602. 不属于老年人情绪变化的特点是( )。
A. 消极情绪逐渐增多
B. 情绪体验比较深刻、持久
C. 记忆力下降
D. 情绪表达方式更为内敛
603. 老年人行为变化的生理因素中,包括( )。
A. 大脑生理功能的衰退
B. 活动能力和心理机能的减退
C. 体力和耐力的增强
D. 适应性心理的变化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