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素养的现状调查问卷
1. 你的专业类型:
数学类
物理类
体育类
2. 你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 你使用学习软件的频率(如Excel/学习APP):
每天
每周几次
每月几次
几乎不用
4. 你是否参与过跨学科项目?
参加过
没参加过
5. 你希望学校加强哪方面?
实践课程
软件技能培训
团队合作机会
学术方法论训练
6.发现本领域数据中的逻辑矛盾或异常偏差。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7.反思本领域解决方案的潜在缺陷。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8.对课本知识,我会思考是否有其他可能性。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9.解决难题时,我会尝试多种不同方法。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0.小组讨论时,我能指出方案中的漏洞。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1.当方案失败时,我会反思问题出在哪里。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2.我注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如加密实验数据/限制数据共享)。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3.在创新实践中严格遵守学术伦理(如数据真实/引用规范)。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4.我常为加快进度直接复制他人数据而不注明来源。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5.从复杂问题中识别关键影响因素。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6.制定分步骤的问题解决路径。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7.运用技术工具提升本领域工作效率。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8.我完全拒绝使用任何数字工具解决学术问题。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9.发现数据中的异常模式。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0.方案进行多次迭代改进。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1.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场景。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2.数字工具失效时采取替代方案。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3.记录问题解决关键步骤。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4.协调多角色协作流程。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5.曾主导或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并产出成果(论文/课题/专利/竞赛获奖)。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6.使用专业软件完成数据分析任务。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7.理解AI技术在本领域的典型应用。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8.掌握学科前沿工具操作能力。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29.认为技术加速创新进程。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0.能辨识AI生成内容中的事实错误或伦理偏见(如数据歧视/逻辑谬误)。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1.使用生成式AI工具辅助学术研究(如文献综述/代码生成/实验设计)。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2.提出技术赋能的跨领域解决方案。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3.将本专业方法用于他领域问题。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4.向合作者通俗解释专业概念。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5.主动加入跨专业团队。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6.能协同使用跨学科技术工具完成任务。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7.同步不同专业任务进度。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8.参与过"数理体"跨学科项目。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39.选修过其他专业核心课。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40.期待更多跨学科实践机会。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41. 41.您最成功的创新实践案例(含专业/问题/解决方法/AI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
42. 42.请针对AI赋能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具体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