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正在对初中物理跨学科教学进行研究。为了全面了解情况,希望您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填写调查问卷,感谢您的支持!
1. 您的教龄
5年以下
6—10年
11-20年
20年以上
2. 您的学历
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3. 您是否参加过新课标,新教材中跨学科实践活动的相关培训?
多次参加过
参与过1-2次
未参与过
4. 过去一年,您讲授课程的内容是
八年级物理
九年级物理
5. 您此前对跨学科实践教学的认识
没有听过
只是听说过
有一点了解
有深入了解
6. 您认为跨学科实践对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有何作用?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7. 您是否按照新课标、新教材要求开展过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
经常开展(每学期5次及以上)
偶尔开展(2-4次/学期)
很少开展(1次/学期)
从未开展
8. 您目前开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有
制作膈音房
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
制作望远镜
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
制作微型密度计
制作简易杆秤
其他
从没开展过
9. 您开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主要涉及哪些学科
数学
化学
生物
地理
信息技术
语文
艺术(音乐 美术)
10. 您开展跨跨学科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课堂内主题探究
课外小组合作项目
综合实践 社团课
课内讲解+课后小组实践
校园实践活动(科技节,实验展)
校外实践(参观科技馆、活动调查)
其他
11. 在您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对于跨学科实践学习的态度是
非常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一般
开始感兴趣,逐渐兴趣一般
无兴趣
12. 您认为,跨学科实践中较难的环节是
教师缺少跨学科实践的理论知识
如何进行有效设计,让跨学科实践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选择合适主题,让学生既感兴趣又兼顾知识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跨学科实践学习
设计有效教学评价
13. 您认为教材中的“跨学科实践”设计在哪些方面可进一步优化?
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富有本土特色,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可操作强,提供更清晰、具体实施步骤,降低实施门槛
资源提示:明确标注所需资源及获取方式
学科融合度:设计更自然,深入的学科融合点,避免拼凑感
评价建议:提供更丰富,实用的评价维度和方法实例
差异化设计:考虑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提供可选路径
其他
14. 除了教材提供的案例,您还会从哪些方面设计跨学科实践主题
根据教学情景,素材创设学习主题
围绕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热点确定主题
网上参考教育论文,书籍,视频,借鉴优秀案例
只选用教科书中提供的教学主题
15. 在开展跨学科实践前,您是否有全面思考过如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有
没有
16. 物理跨学科实践完成后,您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单选题]
A.不开展评价
B.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价
C.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体评价
D.具体对每个学生开展评价
E.学生间互评
F.其他
17. 您认为开展物理跨学科实践评价对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 。[单选题]
A.非常有用
B.有一定作用
C.一般
D.作用较小
E.没有任何作用
18. 您开展评价的主要目的为( )。
A. 维持正常课堂秩序
B.对学生实践过程给予评价
C.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D.优化实践的开展及评价方式
E.其他
19. 你一般使用以下哪些方式对学生跨学科实践的表现进行评价?
A. 小组间展示和互评
B. 使用量表
C.提问
D. 观察
E. 纸面笔试
F.口头点评
其他
20. 在开展物理跨学科实践评价时,您侧重评价() 。
A.实践作品完成情况
B.实践中的表现
C.参与实践的态度
D.物理学科素养
E.同学间的交流合作
F.物理知识的掌握
G.其他
21. 下列表述与您在物理课堂评价中实际情况符合的程度
很不符合
不符合
一般
符合
很符合
T1不清楚在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T2缺乏课堂评价相关理论指导
T3不清楚对学生物理跨学科实践评价的方法
T4自己对学生跨学科实践的主观性较大
T5学生缺乏在物理跨学科实践中互相评价的能力
T6自己自学了物理跨学科实践评价相关理论
T7新课标实施后自己接受过物理跨学科评价相关培训
22. 您所在学校对开展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支持程度如何
非常支持(提供充足经费、场地、设备)
较支持(提供部分资源支持)
一般(无明确支持或限制)
不支持(存在资源限制或政策阻碍)
23. 您在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缺乏跨学科合作的团队教师
课时紧张,难以安排活动
缺乏合适的活动资源(器材,材料等)
学生思维能力不足,参与度不高
教师个人跨学科素养不足
难以评估活动效果
其他
24. 您希望在哪些方面获得更多支持来开展跨学科实践教学
跨学科教学理念、方法、案例、相关学科知识补充
优质案例库,活动设计模板、配套实验器材/材料包、数字化资源
更灵活的课时安排、减少常规教学负担
建立校内/区域跨学科教研共同体、交流平台
提供可操作、易推广的跨学科实践评价量规和工具
专项经费用于资源购置,活动开展
其他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