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对洧川大集文化景观基因的感知强度与场所依恋调查

本问卷旨在了解游客对洧川大集文化景观基因的感知强度及其与场所依恋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您的真实看法,我们希望更好地理解乡村集市在文化传承、社区凝聚和游客情感归属等方面的作用,为传统集市的保护与活化提供科学依据。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严格保密,请您放心填写。
人口学特征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段:
3.

您的文化程度是?

4.

您的职业是?

5.

您在目前的居住地是?

6.

您来洧川大集的次数?

7.

您此次来洧川大集的主要目的:(可多选)

8.

您了解洧川大集信息的主要渠道:(可多选)

9.

您对洧川大集的历史文化了解程度如何?

文化景观基因感知评价

本部分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细致调查您对洧川大集独特文化元素的感知。

物质文化基因—空间布局

10.

市场格局:我认为洧川大集方格式的摊位分区和通道布局体现了传统集市的空间秩序

11.

市场地址:洧川大集位于三地交界、依河而建、紧邻城隍庙的选址让我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12.

空间景观:集市周边的麦田、百年古树、砖石路、白石灰墙营造的景观环境让我感受到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

物质文化基因—摊位设施

13.

摊位类型:洧川大集的席地式、定制式、自制式摊位形式体现了传统集市的经营智慧

14.

摊位工具:集市上的经幡、手写标牌、老式秤杆、老式缝纫机等工具让我感受到传统商贸文化的魅力

物质文化基因—地方产品

15.

农副产品:洧川大集的粮食种子、经济树木、土养家畜等农副产品体现了本地农业文化特色

16.

手工艺品:集市上的木制擀面杖、手串、古钱币等手工艺品让我感受到集市里手工艺品的文化价值

17.

特色美食:洧川三宝(豆腐、牛肉、锅盔)等特色美食承载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内涵

精神文化基因—文化习俗

18.

赶集文化:农历'三·六·九'的赶集制度体现了洧川大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19.

民俗表演:集市上的肘搁、豫剧、盘鼓、踩高跷、唢呐等民俗表演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20.

传统技艺:洧川豆腐制作、康河酒酿造、木版年画、木雕等传统技艺体现了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21.

养生文化:集市中的传统中医按摩等养生文化体现了传统健康理念的现代价值

22.

占卜文化:周易占卜、算姻缘等活动体现了民间信仰文化的传统特色

23.

方言文化:洧川大集的河南方言声音景观让我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认同

精神文化基因—社交活动
24.

邻里互动:洧川大集是重要的邻里信息交换和休闲娱乐场所,体现了乡村社会的人际文化

25.

即兴表演:集市上的二胡演奏、技艺表演、顺口溜等即兴表演增强了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场所依恋评价

这一部分考察您与洧川大集之间的情感连接,包括对大集的身份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实际依赖程度。通过相关条目,深入了解洧川大集在您生活中的独特意义和情感分量。

场所认同(Place Identity)

26.

PL-1:我觉得“洧川大集”是我身份象征的一部分

27.

PL-2:“洧川大集”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28.

PL-3:我对“洧川大集”有强烈的认同感

29.

PL-4:我对“洧川大集”有深厚的情感

场所依赖(Place Dependence

30.

PD-1:“洧川大集”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1.

PD-2:“洧川大集”的氛围让我感到舒适

32.

PD-3:与其他地方相比,我在“洧川大集”获得更多满足感

33.

PD-4:比起其他大集,我更依赖“洧川大集”提供的服务和体验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